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面临新的经济格局发展思路。在这样一个历史与现实的交叉路口,城镇化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切入点,应如何从“速度”转变为“深度”?城市规划要做哪些变革才能适应新的发展模式?
5月15日,在联合国人居署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暨中国城镇化智库高峰论坛上,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华安·克洛斯(Joan Clos)与我国众多规划界的领导、专家、学者就此展开深入研讨。
城市发展进入后工业化时代
“我们不能够只靠工业化推动城市发展了。”这是当日论坛上,华安·克洛斯在发言中所提到的一句话。
作为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推手,工业化在发展初期,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然而,“阳极必阴,物极必反”。这个道理用在城市发展上同样说得通。如果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过分突出工业化,重视物质的生产,长期缺乏人力资本积累、高品质城市空间,必然导致工业化过程中结构升级失去社会基础而难以为继。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指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是城市群以及大城市地区。为了提高这类人口、产业高密度地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国家大力投入各项基础设施,增加住房和公共服务供给;但伴随人口、产业的高度集聚,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诸如生态环境、交通拥堵、社会公共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正是第三届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简称“人居III”)所要致力解决的,相信中国的城镇化经验将给“人居III”所提倡的目标、路径提供有意义的范例和经验借鉴。
“事实上,工业化走到今天,全球的产能已经面临着过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未来还将会有更多的机器人、人工智能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认为,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这时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城镇化质量成为决定工业化进程是否可持续的关键。全社会需要关注人力资本积累,各级城市品质的提升,从而激发社会各群体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在更高阶段和层次上启动新一轮现代化进程。
规划是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柱
20世纪初,工业时代来临,交通和制造业革命让城市人口规模和生产规模迅速膨胀。大规模的人口集聚、人口移动、生产制造和交通运输令经典城市规划登上舞台。从“田园城市”到“光辉城市”再到“新都市主义”等,城市功能布局和空间形态的种种实践与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如影随形。
去年10月,“人居III”提出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就需要推动城市有规划的扩展,建立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城镇化在全球都是以快速大规模的形式在发展,但是在世界的很多地区,人们大量聚集在城市的周边,他们占用了土地,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城镇化的形式。城镇化是需要有很好的设计和规划的,是应该经过深思熟虑的,它不应该是一个完全自发的过程。”华安·克洛斯说。
华安·克洛斯透露,从世界层面上来看,有规划的城市数量不是在增长,而是在下降。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只有不到50%的城市在新发展的土地是有规划的。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国家已然认识到了规划在城市发展总起到的重要作用。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曾强调,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城镇化分两种,一种是好的,一种是不好的,不好的城镇化有可能带来的不是福祉。好与坏之间有一个关键点,就是规划。在好的规划引导下的城市化会给我们带来福利,这和我们这么多年来的摸索是一致的。”杨保军说。
未来推动城市的是创新和人
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或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一切前提。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石楠表示,作为城市规划师确实要思考,现代主义的这套思路,塑造了城市的形象,塑造了城市景观,但是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呼吁大家更多的从社会的角度,从人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的工作,看待所有的建筑、街道,所有的物质空间。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解决方案可能会不一样。”石楠说。
不可否认的是,新的科技信息流动已经影响到了我们对于城镇化的认识和知识。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凯认为,新城市化发展并非需要过去单一的规划,而更多地是讲复合化、多元化。此外,他还提到,未来城市规划中要有“绿色”思维,这个“绿”不仅仅是绿叶的“绿”,更应该是“绿色能源”和“清洁能源”。
在杨保军看来,未来推动城市的发展的,是人和创新。“未来的城市也会变。但变来变去可能会朝着一个方向,越来越人性化、自然化、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