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04月17日 星期一

教育资源助力新区建设

■中国城市报记者 康克佳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04月17日   第 14 版)

  编者按

  伴随着带有“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全国意义的新区落地,让北京城外向南百公里,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这片类似白纸的土地上即将承载“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和“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建设优质公共设施,创建城市管理新样板。”等重点任务。

  高校资源作为既带来高新产业又满足优质公共服务的代表,是否“迁”至雄安新区议论频频。

  高校搬迁呼声最高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新闻发言人严鹏程在4月13日召开的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把创新驱动作为雄安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建设优质公共设施、创建城市管理新样板,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着力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努力打造创新高地和科技新城。

  让优质人才流进“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疏解地的雄安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作为推进新区建设的必要“粮草”不可或缺。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谈松华在接受采访时坦言:“‘雄安新区’目前尚在战略阶段,如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虽无具体规划,但可以预料,最先过去的应是和新区产业高度相关的院校。”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此表示赞同,他对本报记者表示,相比于京津两地,河北相对匮乏的高等教育资源是新区发展亟待补齐的短板。因此,高校的搬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选项。

  “北京定位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当然要有与之配套的社会服务功能,此外肯定还要保留创新型产业和一些高精尖的产业,这些都是符合北京需要的。”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随着雄安新区建设得绿色、宜居,而且资源承载力好,开发空间大,将来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包括一些央企及高校迁到那里。“作为一个城市,在初期,中小学、医院等肯定少不了,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其实,早在2016年11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便提出,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继续向两地转移部分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

  今年3月,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会见了河北雄县县委书记万树军、县长杨跃峰一行。双方为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加快校地合作进展进行了交流。会上,校长宋维明表示,北林大和雄县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北林将结合白洋淀生态研究院和京南花谷等项目,继续为雄县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在可持续合作中,为服务地方经济、生态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记者在梳理保定雄县、安新、容城三县的政府工作报告不难发现,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尤其是在教育方面的功能,三地早有布局。

  容城作为“中国北方服装名城”,服装产业历经30余年发展,基础雄厚、独具特色。早在2013年便与北京服装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5月15日,“北京服装学院保定白洋淀服装文化创意中心”“北京服装学院中小学学生装(校服)研究中心成果转化基地(保定)”“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校外实践基地”在容城服装研发设计中心挂牌成立。北京服装学院官网新闻显示,为促进校地合作,该校2015年年中曾派年轻干部前往容城县挂职锻炼,任容城县副县长一职。

  除此之外,在容城的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产业”与教育融合发展的规划更为具体,比如明确提出要强化与京津高校院所合作,做实高校联盟,发挥智力支撑作用,吸引高端科技、人才资源;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力促北京服装学院保定分院在容城落地。

  而在雄县3月23日发布的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当地政府提出要“努力打造京津冀科技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基地”,瞄准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把央企、知名民企、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作为主攻方向,把引进高附加值、高税收项目作为主要目标。为促进教育发展,雄县教育局早在2015年年底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签署合作协议,为该县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指导。

  安新县在2016年发布的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有的放矢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瞄准中央国家机关、央企、知名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学校医院、科研院所、大型市场等,结合安新实际,找准切入点和共振点,精准主动对接”。

  种种迹象说明了河北雄安新区建立的高校,首先应是服务于当地产业发展的需要,和当地的科技产业实现融合,即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同时一些大学可以实现聚集,不同的大学可以资源共享。

  疏解要与教育改革相结合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海臣指出,加快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支持在京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雄安新区转移,而这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就包括了教育资源。

  高校迁入雄安,对于“千年大计”而言只是打基础,未来在这基础上如何繁衍,还需要规划、制度进行保驾护航。白纸作画,不仅指的是规划意义,更是制度意义。因此,除了各种资源倾斜之外,最重要的是,打造一个吸引人才和年轻人的制度高地。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认为,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无人技术等,以及航空航天、机器人等现代走在国际前沿的新产业,可能会在新区落地。高校、医院、研究机构等是集中承载地的配套要求,所以相关的产业、机构、甚至部门,都可能疏解到新区。”

  在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管理学院院长章友德看来,目前北京有8所“985大学”,26所“211大学”,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到一个城市,这必定会吸引优秀人才积聚,造成城市膨胀。“未来可以期待的是,北京部分高校本科招生会集中在雄安新区。”

  而针对名校“搬迁”的难易,熊丙奇认为,将大学从大城市搬迁到其他地区,需要改革整体教育管理体制,一方面,要鼓励大学开拓办学资源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办学,降低对政府财政的依赖程度,另一方面,需要改革由政府主导教育拨款的方式,建立国家教育拨款委员会和地方教育拨款委员会,负责教育预算,并监督政府实施。这既可保障财政性教育投入,又避免政府部门用拨款干预学校办学。

  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指出,雄安新区在建设过程中既要通过“外引”的方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天津地区的学校、医院和卫生部门的搬迁落地,也要通过新建一批高水平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培育和成长一批能够服务于新区的机构和部门。“只有这些公共服务设施日渐完善,雄安新区才能成为吸引人才和产业聚集的巨大‘磁石’。”他说。

教育资源助力新区建设
他山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