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04月03日 星期一

城市精细化管理从垃圾分类抓起

——访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固废处负责人冯向鹏

■中国城市报记者 乔妙妙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04月03日   第 13 版)

  垃圾分类在我国推行近二十年,虽荆棘载途,但步履坚定。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文明先行成为政府管理城市的基础思路。去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中指出,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在今年两会上,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 

  连日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继推出垃圾分类的强制性措施,垃圾分类管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在垃圾分类管理方面将有何新的举措?为此,中国城市报记者对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京市城管委)固废处负责人冯向鹏进行了专访。

  中国城市报:北京市城管委有关垃圾分类管理的体制基础是什么? 

  冯向鹏:蔡奇市长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多次深入到基层进行调研,并强调要上门入户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作用,增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加强习惯引导,形成良好氛围。 

  2016年7月28日,北京市城管委挂牌成立,这是以原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的全部职责作为基础,增加了部分管理职能权限。其中,将商务委再生资源回收管理职能划为北京市城管委管辖,在体制上实现了生活垃圾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的“两网融合”。将再生资源的管理纳入北京市城管委并作为市政基础事业加以推进,是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的英明决策。北京市也成为了全国首个在管理体制上实现“两网融合”的城市。

  中国城市报:北京市城管委垃圾分类的新举措是什么? 

  冯向鹏:垃圾分类是城市垃圾管理的核心,贯穿在整个生活垃圾的全过程,是城市垃圾管理的主线。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只有将四个环节全部做好,才能实现生活垃圾的精细化管理。 

  当前,我市垃圾分类的基本路线是“资源回收,干湿分开。”当务之急是要将再生资源回收的管理链条补齐,否则再生资源回流到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后,生活垃圾处理方面的压力将会更大,要做到提质增效。

  中国城市报:北京市城管委垃圾分类的管理思路是什么? 

  冯向鹏:垃圾分类管理的基本思路可以描述为一个金字塔式,最上一层是减量化,第二层是再利用,第三层是资源回收,第四层是焚烧,最后是填埋。目前,北京市基本已解决好第四层和第五层的管理问题,现在重点要抓好一、二、三层的统筹管理。

  垃圾分类中资源回收是重要抓手,干湿分开是分类基础,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资源回收中,玻璃、塑料、包装物、衣物织物和塑料瓶这五类再生资源的产业链条需要再健全。 

  干湿分开后,干垃圾更有利于焚烧,而湿垃圾可以进行有机垃圾的生化处理,形成沼气和有机肥料,实现系统价值的最大化。

  中国城市报:如何让居民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冯向鹏:宣传教育对于垃圾分类来讲至关重要。近年来,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诉求强烈。通过建立政府与民众的互信,专车专用,杜绝混装混运,易于取得市民的支持。相关部门只要略加引导,实现垃圾分类并非难事。 

  今年,我们将进行经常性宣传发动和引导工作,制作市民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做到一户一册进行宣传。从长远来讲,如果居民在家将垃圾分类减量化,将可显著降低社会成本,对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有裨益。 

  北京市城管委将会同首都精神文明办、社会办、团市委、总工会和妇联向全市发出鼓励垃圾分类的倡议书。同时,我们也要对市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党员干部职工带头垃圾分类提出要求,要做到垃圾分类我先行,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中国城市报:目前,北京实行的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如何? 

  冯向鹏:“十二五”期间,我市垃圾分类侧重于居住小区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应该说我市已经具备了开展垃圾分类的硬件基础。今年,将开展示范片区创建工作,示范片区内要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即所有单位都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再生资源、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要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核心区垃圾分类全覆盖。 

  北京市人大委员会正在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执法情况进行检查,随后将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进行修订,从而为我市开展垃圾分类奠定更为坚实的法制基础。

城市精细化管理从垃圾分类抓起
第三届中国环境互联与大数据峰会在京举办(资讯)
提高环保考核指标设计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