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一大批形式各异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纷纷涌现。在防止部分城市过度城市化的考量下,中国城市化的基本格局是要形成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均衡发展可谓是大势所趋。
不久前,发改委在官网发布《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的意见》,鼓励开发银行为特色小(城)镇建设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
继上一轮政策福利后中央再次给予的政策支持瞬间点燃了各地的热情,恨不得立马掀起“建镇”新高潮。面对地方的建设冲动,和房地产企业迫切的转型升级需求,不少人却捏了一把汗:“这特色小镇该咋建?可别就是搞房地产啊,上一轮库存还没去完呢!”
“小城镇病”更难治
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计划到2020年争取培育约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随后,各地政府出台了各项政策支持鼓励。迄今为止,全国已有26个省市自治区明确提出小镇计划,其中浙、苏、鲁、湘、粤均拟建100个特色小镇,浙江、天津、江苏、福建、广州、贵州、甘肃等地均出台了相关政策,在土地、租金、税费等方面进行减免优惠。
自此之后,一大批形式各异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但在这红火的建设热潮中,也有专家提出要防止“小城镇病”。
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副司长陈亚军表示,由于小城镇量大面广,规模不经济的局限性,集聚产业和人口功能弱,如果“遍地开花、一哄而上”,对水土资源的消耗、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处理起来可能比“大城市病”更难。
如何让特色小镇的发展既积极稳妥,又扎实有序,避免“小城镇病”的出现?陈亚军给出了答案。
“在城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发展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必须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防止‘穿新鞋走老路’。”他说,在建设特色小镇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小城镇分类施策。对于大城市周边的重点镇,要加强与城市发展的统筹规划与功能配套,逐步发展成为卫星城;对于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城镇,要培育成为休闲旅游、商贸物流、智能制造、科技教育、民俗文化传承的专业特色镇;对于远离中心城市的小城镇,要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成为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的综合性小城镇。
小镇建设要杜绝“房地产独大”
一边是特色小镇的全国化布局亟需社会资本的参与,一边是房企发展面临升级转型,政府引导下“小镇计划”来势异常凶猛,万亿市场规模引得开发商争相入局。据观察,近期不少地产公司披露了涉足小镇建设的计划。“越来越多房企开始把特色小镇作为2017年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新变量,这里面不乏万科、绿地、碧桂园这些大型传统房企。”一些业内人士如此说。
据记者采访发现,不少房地产企业已将新一轮的战略部署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上,以国瑞置业为例,其2017年的重点战略部署即为大力培育和打造“特色小镇”,不断探索和落地“小镇计划”,为集团发展寻找新的利益增长点。
如火如荼的小镇建设却被一些地方简单地把企业参与等同于盖楼卖房,热衷于搞房地产开发建设。到头来,楼房越盖越多,但城市功能配套缺失、产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配套薄弱,华丽的城市外表下掩盖着与城镇化快速推进不协调的杂音。
据了解,一些地方政府纷纷动员房地产商主导开发特色小镇,很多政策几乎是促进房地产发展的翻版。另外,还有一些地方的做法是将原来的产业园区模式复制到了小城镇中,这只是在形态上做了一个改变,不但难以实现预期中的发展模式,而且会面临产业园区模式遭遇的各种问题。
在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看来,房地产商趋向于去小城镇发展,主要原因是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难以去库存,且拿地成本较高,而一线城市的土地日渐稀缺,供应量减少,拿地较为困难。于是一些房地产商看中了小城镇,在这里他们以相对便宜的价格拿到土地,以发展特色小镇的名义行房地产开发之实。而特色小镇的发展过程中,一旦引入房地产,由于成本的拉高,特色产业则难以实现发展,最后会演变为房地产“一业独大”。
为此,住建部总经济师赵晖日前强调:建设特色小镇不能一哄而上,要防止千镇一面,防止“只见新镇不见人”,防止打着特色小镇名义,违法违规搞圈地开发。
中央提出培育特色小镇的思路,其根本出发点是希望回归以实体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以给实体经济创造更多的空间。在这一背景下,追求以房地产为主导的特色小镇,并不符合政策思路和方向,也无助于城市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如何避免“圈地开发”这一现象? 李铁指出,在全国推出一批能够按照市场规律、按照低成本的原则来形成的特色小镇作为载体,通过降低各项成本来促进创新企业的产生,带动未来实体经济的发展,这是提振经济发展的一条路径。当前的大城市正转向以服务业为主导,传统的制造业面临外迁等压力,如果在低成本的小镇上,能够生长一批新兴产业的载体,实现产业转型,将会是一种有力的探索。
与此同时,鼓励企业参与特色小城镇建设,一方面要参与到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短板的进程中来;另一方面,也要参与发展和打造当地特色产业,积极走“产城融合”的路子,实现人才、产业、城市良性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