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月23日,记者从2017年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和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上获悉,北京将用3年时间整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16个区同步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
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测结果显示,2016年市、区两级食药监部门共完成食品药品抽样监测样本16.3万件,其中食品抽验14.8万件,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猪肉、蔬菜、豆制品等重点食品统一监测抽检合格率98.5%。
记者了解到,想要成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必须做到食品安全状况良好、食品安全源头有效治理、监督执法检查全面覆盖、社会共治局面基本形成等六大方面。其中包括近三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重点食品安全监测抽检合格率以及本市生产的食用农产品、果品、蜂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辖区居民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达70%以上;消费者投诉举报办结满意度达到80%以上;设立专项资金,实施有奖举报等。据介绍,顺义区、西城区已经率先申报“食品安全示范区”,正等待考核。
北京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市食药监局局长丛骆骆表示,16个区将设立专项资金,实施有奖举报,探索在社区建立食品安全工作站、联络点,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员、志愿者队伍,参与食品安全隐患排查。
丛骆骆指出,今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将进一步加快京津冀协同监管进程,实施问题产品统一下架,跨区域违法案件属地牵头、三地统一协作查办,检验检测结果共享。
(郑新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