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01月16日 星期一

全面提升中国城市品牌国际竞争力

■刘正良 常量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01月16日   第 18 版)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品牌的建设和价值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2016年,中国城市报品牌价值提升研究项目组根据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的要求,组织多名专家、学者、对我国城市品牌建设的发展现状,中国城市管理者对城市品牌建设发展的贡献,企盼和思考,广大城市市民对城市品牌的认知,以及中国城市品牌建设在国际城市品牌建设发展中所处的地位等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项目组通过采访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分析摸底。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城市品牌建设的先进经验,完成了《中国城市品牌评价标准》的起草拟定工作。并形成了《中国城市品牌竞争的比较分析》论文,先后在中国城市报等国家级媒体上公开发表。2016年10~11月,在全国随机抽检了一部分城市,按标准进行了试验评估,评估结果得到了评估城市市长的一致认同。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的广泛关注。

  品牌价值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从建国初期,国人对“矛盾”牌肥皂,“开封”火柴,“上海女人”化妆品的一致青睐,到五、六十年代“钟山”手表,“飞鸽”“永久”“凤凰”牌自行车多年畅销大江南北,足以说明广大人民群众的品牌意识,对优良品牌的追捧由来已久,也充分说明我国广大企业家,打造优质民族品牌的用心与成功。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宝”化妆品,“中华”牙膏,“南孚”电池,娃哈哈,伊利,蒙牛乳制品等众多民族品牌,如雨后春笋,在中华大地上迅速崛起,很快占领了国内外市场,成为中国人民的首选和骄傲。

  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细心的中国人在放心愉快地挑选使用自己心仪民族品牌的产品时,意外的发现,他们心目中引以为豪的民族品牌中,许多已贴上了外文的标签,成为被他国企业收购的产品。与此同时,许多外国品牌声势浩大,旁若无人地闯进中国市场,有的甚至很快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主导位置,给了苦心发展的中小民族企业当头一棒。

  经过一番思索,聪明的中国人为了买到让自己放心,满意的产品,转换思维,用心将产品与产品所在地的城市联系在一起,由此便很快形成了纯净水,蜂蜜首选长寿之乡广西巴马生产的;丝绸首选杭州、苏州生产的;皮革首选浙江余姚、海宁生产的;面粉首选中国面粉城河南省永城市生产的;家用电器首选格力、海尔等“中国制造”的消费新格局。

  这一现象很快受到广大城市管理者的关注,他们联系改革开放之初,国务院率先在深圳开启“经济特区”建设后,短短30年时间,这个默默无闻的海边小渔村已发展成为今天的副省级大城市,2016年进入中国宜居城市前十强。素有“九朝古都”之称的河南省洛阳市,2014年被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后,政治、经济发展很快步入快车道,在近两年一些城市房地产业发展摇摆不定,洛阳的房地产却一路攀升,被日渐看好。

  广大城市管理者进一步发现了城市品牌价值中隐含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商机。广州、杭州、北京、大连等城市率先启动了提升城市品牌价值的攻坚工程:浙江省在2014年率先提出了在全省发展特色小镇的工作要求,并很快取得重大突破,收到了超过预期的政治、经济效果。

  探索者在城市品牌价值提升工作中取得的先进经验,很快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全面完成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由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由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要求。在国务院的支持下,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成立以来,选定每年的12月12日,进行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的权威发布。2016年初,在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的指导、帮助下,以人民日报中国城市报为基地的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提升研究工作全面启动。这标志着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提升工程已步入一个完全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品牌评价更注重可持续发展

  2016年9月22日,由中国城市品牌提升技术委员会,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提升研究项目领导组共同完成的《中国城市品牌评价标准》,顺利通过了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组织的推荐性国家标准立项评估。这标志着对中国城市的科学、全面评价,将有国家标准。

  整个评价标准认真贯彻中央城市工作精神,参考了欧洲一些国家城市品牌研究成果,按照我国提出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质量、服务、创新 品牌5要素,共设定了40项评价指标,涵盖了城市的自然环境,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实力,社会进步,人文景观,创新发展,社会影响等多个领域。为突出生态、宜居、创新、发展的评价原则,评价标准在设定各指标间的评价权重时,重点强化了“城市建成区绿化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万元GDP耗能量”,“新能源使用占总能耗量的比率”“当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数”“省级及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3A级及以上景区数量”等指标的评价值。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评价标准首次将城市名人、名事、名地的影响和总结传承情况列入城市价值的评价标准。为提升中国城市品牌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标准中增设了“入选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入选世界级文化遗产”“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年承办国内外重大会议、赛事数”等指标。评价标准还将人民群众对城市管理者和城市发展的满意度,共享城市发展成果的水平作为城市评价标准的评价内容,将“人均住宅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居民就业率”“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平均预期寿命”等同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内容,列入城市品牌价值的评价范围。

  考虑到我国东西南北,众多城市间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发展基础不同的差异性,在设定评价标准时,既注重城市的总量和现状,又注重发展潜力和当年增速,增加了“当年获得国家,世界权威机构认定特色品牌的个数”等评价内容。为那些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在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方面独具特色的城市,安排了公平竞争的空间。并计划在近二年的城市品牌价值评价工作中,继续尊重和使用国家相关部委在专项考核中的评选成果。在2017年开展城市品牌价值评价的同时,组织“十佳生态宜居城市”“最具文化传承价值的魅力城市”“中国影响力的特色城市”等专项评估。

  品牌提升要突出中国特色

  为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激发各地在特色城市,特色小镇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现并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城市品牌。2017年,我们在组织城市品牌评价和优秀特色城市评选工作的同时,还将在全国评选50个具有地方特色,发展迅速,成效明显,影响较大,最具竞争力,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小镇给予重点宣传推介。

  特色作为提升城市品牌价值的活力之源,无论是国际先进发达城市在城市品牌建设与发展中取得的宝贵经验,还是我国城市品牌建设先行城市及江浙等地特色小镇建设的成功实践,都反复说明城市品牌价值的提升,必须立足当地基础,张扬自身优势,走传承—创新—提升的发展道路。绝不可在城市品牌价值提升中迷失了自我,丢弃了数千年的文化传承,改变了自身具有独立个性的民族和城市特色。

  特色发展就是要在总结、传承、提升城市个性化优势中,进一步搞好特色产业的定位,提升特色产业的优势,完善为产业发展服务的相关配套,实现特色产业的个性化加快发展。

  城市品牌的发展还离不开文化的扶持。文化作为提升城市品牌的动力之魂,一个城市有了文化才有灵气,有了优势产业才有发展后劲,有了文化才有绵远悠长的历史生命力。

  纵观5000多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任何一个城市,当她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水平时,必定形成其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而一旦形成了城市文化,必定会促进这个城市更好更快的发展。城市文化实质上是城市开拓者和建设者,在建设发展城市中先进思想的集萃和提升,是引导城市发展模式和方向的灵魂。

  要提升城市品牌价值,必须认真总结城市文化,用心传承民族文化,在传承城市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把城市文化打造得更完美,更能代表城市的形象。

  全面提升城市品牌价值要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要不断研究吸纳先进发达国家在城市品牌建设工作中的先进经验,总结推广我国城市品牌建设先行城市的成功实践。从中找出适合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科学模式,进一步完善城市品牌价值提升评价标准和办法,使我们的城市品牌价值评价工作更接地气,更具科学性,更具先进性,更具引导性,更具公平性,更具公认性,更具可操作性。使城市品牌价值提升研究工作,真正发挥指导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牌价值的作用。努力在此项工作中,通过3~5年的努力,在全国培育打造一批优势城市品牌,进入世界优势城市品牌行列,发挥中国优势城市品牌对世界城市品牌建设的引领作用。

  全面提升城市品牌价值要发挥科学评价的杠杆作用。城市品牌评价不仅要当好城市品牌价值提升工作的裁判员,还要努力当好教练员和服务员。既要按照科学的评价标准,搞好评价数据的收集、甄别、整理、分析、评判和信息发布工作,做到评价工作的科学、公平、公正和公开。又要在分析每个城市,每项指标总体和个别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性的同时,帮助广大城市管理者清楚,清醒地认识自己所管理城市的总体发展水平,历年的动态发展变化,同其他城市相比自身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从中理清加快城市科学、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还要在这些工作中,主动了解城市管理者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及时提供各种服。

  (刘正良、常量系国家城市品牌提升项目组副组长)

全面提升中国城市品牌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