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01月09日 星期一

鼓浪屿:建筑背后的旧时光

■中国城市报记者 刘蕾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01月09日   第 28 版)

  “依着海岸或是爬到坡上去的马路,都有着静寂和清雅的南国风味。一些带着白色窗幔的别墅窗眼,则从绿树枝叶的稀疏处,悄悄地窥着缓步而行的游人。车马的喧嚣,市声的繁噪,简直是没有的。大约整日可以听见海风徐徐踱过林间,和早晚泛在街头的学童的欢笑吧。”作家艾芜曾经这样描写20世纪30年代的鼓浪屿。

  鼓浪屿,号称东海明珠。鼓浪屿位于厦门岛的西南面,原名“园沙州”,开拓于元末,明朝时改称“鼓浪屿”。在小岛的西南海边,有两块相叠的岩石,长年累月受海水侵蚀,中间形成一个竖洞,每逢涨潮时,波涛撞击着岩石,发出如鼓的浪声,人们称它为“鼓浪石”,鼓浪屿因此得名。

  旧时的历史

  明代鼓浪屿得以开发,1573年日光岩上出现了全岛最早的石刻“鼓浪洞天”。

  明末清初,鼓浪屿成为郑成功最初的根据地,实现了初步繁荣。据《南疆绎史》记载,隆武二年(1646年),郑成功在南安故里焚青衣起兵后,立即“与所厚陈辉等90余人第一旅遁入金门,随往南澳收集余众,得数千”,随之“移屯鼓浪屿”。郑氏起师伊始,军费拮据,处境困难。恰好有一艘郑家的商船从日本开来停泊在鼓浪屿,郑成功遂将这艘商船带来的10万两银子用来募兵和购制军械。接着在鼓浪屿日光岩等要地屯营扎寨,设水操台练兵,并积极从鼓浪屿引兵配合闽南抗清力量,在泉州、同安、海澄一带抗击清军。直到永历四年(1650年),郑成功在日光岩安营扎寨,操练水师,计夺厦门岛,兼并郑彩、郑联的军队,留下了“寨门”“水操台”“拂净泉”等遗址,形成了包括鼓浪屿在内的金、厦抗清根据地。郑成功率师驻鼓浪屿前后四年,为其以后的抗清复台大业打下了基础。

  18世纪后半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殖民者不断向外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封闭的旧中国成为它们的一个侵略目标。厦门是清代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航运贸易中心,早为西方殖民者所垂涎,并被列为用武力侵占和被迫通商的主要目标之一。道光十二年(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遣胡夏米等人乘坐武装商船前往包括厦门在内的中国东南沿海进行侦察。事后,胡夏米向英国外交大臣建议,如果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一定要封锁并占领厦门。英国当局在制定侵华战争计划的过程中,也一再提到厦门,把侵略的矛头指向厦门。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争伊始,英军便多次派遣兵船闯入闽粤海面窥探和挑衅。当时领导福建沿海抗英斗争的是闽浙总督邓廷桢。邓廷桢是一位爱国的抵抗派代表人物。由于邓廷桢积极备战,加强了防御力量,加上厦门军民同仇敌忾,英勇杀敌,英军接连几天的武装侵略,均遭到厦门军民的迎头痛击,以失败告终。英舰退出厦门后,继续北上,用武力恫吓清政府。清朝统治者见势不妙,遂采取妥协态度,在福建方面调颜伯焘接任闽浙总督,同时下令“撤兵省费”。1841年,英国侵略者再次派遣侵华全权代表璞鼎查亲率舰队直攻厦门,狂妄地要求清政府地方当局“放弃城池及厦门之一切堡垒”。历经8日炮战后,厦门守军虽然击中数艘英军兵船,无奈寡不敌众,金门镇总兵江继芸和部下官兵坚守阵地,同敌人血战到底,最后全部壮烈殉国。厦门和鼓浪屿同时陷入敌手。

  鸦片战争后,厦门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西方列强纷至沓来,全面展开对厦门和鼓浪屿的侵略,且迅速地扩展和深化。在此期间,英、美、法、德、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奥地利、挪威、瑞典、菲律宾等国都曾在岛上设立领事馆,开办洋行、医院、学校和教堂,一些华侨富商也相继来建住宅和别墅。外国洋行和公司越办越多,外国商人不满足于通过转手、投机买卖攫取暴利,开始在厦门创办工厂企业,直接利用当地的资源。英商厦门船坞公司和设在鼓浪屿的英商厦门机器工程公司就是其中较大的外国公司。为了进一步操纵中国的市场,外国势力培植了一批买办,为他们效劳。列强们同时相继兴办起航运公司、银行、电报局。

  为了进一步厦门的经济命脉,控制厦门海关和港口管理大权被列强们视为关键的措施。1862年,西方列强根据《天津条约》的附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在厦门设立海关税务司。同年,设立厦门口理船厅。清初以来就已存在的中国海关变“常关”,被降为对内航运贸易的关卡。到了1901年,根据《辛丑条约》,连这一点点权利都被剥夺掉。海关税务司和厦门口理船厅的设立,使清政府丧失了厦门海关和港务的管理大权,厦门从此进一步落入半殖民地的深渊。1902年鼓浪屿被定为“公共租界”,奥地利、德国、日本等国看到厦门门户大开,有利可图,赶紧蜂拥而入。

  建筑博物馆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历史风貌建筑更是历史的写照。老建筑是鼓浪屿的魂,目前岛上所存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建造的各式建筑共1000余座,其中“鼓浪屿近代建筑群”为鼓浪屿上独具特色的建筑群。

  “岛上的每一栋老建筑,一砖一瓦都蕴含着历史故事。” 由于那段特殊的历史,鼓浪屿的建筑千姿百态。现代文学家林语堂先生的旧居也在岛上,是一幢古木掩映的英式楼房。岛上有闽南风格的飞檐翘角,有被称为“小白宫”的八卦楼,有威严高耸的天主教堂,有红瓦大坡顶的欧式建筑,也有各种中西合璧的别墅,错落有致,别具特色,堪称“万国建筑博物馆”。

  菽庄花园坐落在鼓浪屿港仔后,建于1913年,主人林永嘉,又名叔臧,园名即以他的名字谐音而命名。1894年甲午战争清朝失败,翌年割台湾给日本,林维源及其子叔臧不愿当亡国奴,迁到鼓浪屿居住。其后,叔臧建了这座花园。菽庄依海建园,海藏园中,傍山为洞,垒石补山,与远处山光水色互为衬托,浑为一体。所造楼台亭榭不一其形,迦桥低栏,形若游龙。园内看海,波浪拍岸,依栏远眺,极尽山海之致,复有岩洞之幽,鲜花满径,绿树成行,为难得之胜景。

  花园建造分藏海园、补山园两部分。主要是以园藏海,以园饰海、以海拓园、以石补山、以洞藏天。菽庄花园总面积20328平方米,其中水域3352平方米,建筑物2451平方米。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以小见大,耐人寻味。本来这个庭院以静为主,静中生趣,但眼前波涛拍岸,浪花飞溅。涛声回响,形成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对比,相得益彰,珠联璧合,妙趣横生。

  八卦楼,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907年),位于鼓新路43号,是鼓浪屿建筑的杰出代表,鼓浪屿标志建筑之一。八卦楼原主人为台湾板桥林家三房林鹤寿,与菽庄花园主人林尔嘉是堂兄弟。八卦楼为救世医院院长美籍荷兰人郁约翰设计,1907年动工。1920年因工程资金超支,林家资产被大楼拖垮,林鹤寿远走海外,飘零台岛,并终生未再回鼓浪屿。1924年,日本领事馆出面设计加盖窘窿顶,草加修整,于八卦楼内办“旭赢书院分院”。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以“日伪财产”接管。八卦楼圆顶直接模仿世界最古老的伊斯兰建筑巴勒斯坦阿克萨清真寺的石头圆房顶。82根大圆柱参照公元5世纪古希腊海拉女神庙的大石柱,柱间平托的石梁和线条,可从希腊雅典广场的赫夫依斯神庙看到。十字形通道源于希腊,后用于罗马教堂。建筑外围为古罗马塔什干柱式外廊。八卦楼建筑整体雄浑刚劲,散发着一种理性的美感,但对于林鹤寿,却是一个凄美的悲剧。

  廖家别墅,即林语堂的婚房隐匿在漳州路上一个很深很小的巷子里,一不小心就会被错过,就算特意去找也未必能够找到就算是找到了。

  当然你也很难相信眼前这个残破不堪的院落就是当年显赫一时的廖家别墅,也是大名鼎鼎的林语堂先生的婚房。

  林语堂故居位于鼓浪屿漳州路44号,是一座U形的别墅,鼓浪屿最古老的别墅之一,约建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距今已有150多年了。

  别墅为英式,拱券回廊,前部为两房夹一厅,为两层坡顶,后部中间为小花圃,两旁为二层小楼,连着前面的主房,后花园里还有鱼池。别墅的线脚重叠纤丽,而二楼的栏杆却甚简约。

  地下隔潮层并不低矮,保证了其上的厅房干燥舒适。一楼中厅拱券前为一长长的石阶,石阶四周为古榕、龙眼、玉兰,把小花园笼罩得浓荫婆娑,清新凉爽,一派温馨的氛围。林语堂当年娶了廖家二小姐廖翠凤为妻,正是在这间廖家别墅前厅右侧的厢房里完婚,开始了他们相守一世的婚姻生活。

鼓浪屿:建筑背后的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