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01月02日 星期一

老司城里 静的文物和活的文化

■中国城市报 刘蕾/整理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01月02日   第 26 版)

  土家族打溜子

  毛古斯舞

  老司城遗址

  土家族织锦技艺

  永顺老司城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使这个有过辉煌土司王朝的神秘之城,一夜间全球聚焦,让人产生了无限的好奇和向往。“五溪之巨镇,万里之边城”,老司城的断壁残垣间是叹为观止的数十年考古现场和引人入胜的八百年神秘历史。

  “凭山作障,即水为池”,老司城藏有厚重的历史,可以看到王城遗址、溪州铜柱、土司印信等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城内古朴沧桑,城外山水环绕。毛古斯舞、摆手舞、土家年、打溜子,老司城里的人世代传承的原味土家民俗,也令这座城别具生机。

  老司城遗址:静的文物

  老司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城东19公里处的灵溪镇司城村。老司城是历史上永顺宣慰司的司治所在,政权自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开始直至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归流结束。它是永顺土司王朝八百年的古都,是土司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老司城作为西南土家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见证了800年的民族变迁和家园盛衰。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土司王彭仕愁与楚王马希范兵刃溪州,史称溪州之战,双方战后议和,立铜柱刻盟约,开创了封建王朝确认土司司治溪州之先河,奠定了老司城土司800年的司治基础。1961年,溪州铜柱成为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彭氏土司世袭27代,35位土司王共818年,历经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永顺土司多次受中央王朝征调,士兵在抗倭等重大行动中均立下了赫赫战功。明朝嘉靖年间,倭寇进犯我国东南沿海。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年仅20岁的永顺土司彭翼南率士兵远赴江浙,千里征战。他斩杀俘获入侵倭寇2200余人,被朝廷嘉奖授昭毅将军并赐三品朝服。《明史》誉为“盖东南战功第一”,立“子孙永享”牌坊以昭纪。土家儿女抗击倭寇,比戚继光抗倭还要早3年,虽然其可歌可泣的事迹在《明史》中没有过多的记载,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是老司城繁荣昌盛历史的真实写照。土司辖制的800年间,作为土司司治的经济中心,老司城长期保持了农耕时代的文明。据说,老司城分为内罗城和外罗城,有纵横交错的八街十巷,人户稠密,市店兴隆。史书有“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五溪之镇,万里之边城”的记载。如今,我们可以通过老司城遗址出土的一件件文物,见证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老司城遗址总面积25平方公里,遗址核心区面积25万平方米,依山傍水分布着宫殿区、衙署区、居民区、墓葬区、宗教教育区五大功能区,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连,城市规划布局十分合理。城池遗址依三级台阶地形分为三区:居民区、衙署区、首领生活区,为“三纵五横”的棋盘式布局。有河街、左街、右街、正街、半坡街、五屯街、鱼肚街和东门街八条街道。

  老司城遗址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市遗址,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土家风情:活的文化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主要聚居在湘鄂渝黔边相毗邻的武陵山区。土家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由于老司城是土司治所,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所以,土家族民族文化在这片区域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

  极具原始风情的毛古斯舞。身披草衣,头扎草辫,讲着晦涩难懂的土语,原生性再现土家族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社会生活内容,这是土家族的毛古斯舞,动作粗犷豪放、刚劲激昂,极具原始风情。毛古斯舞,土家族语称“谷斯拔帕舞”“帕帕格次”或“拨步卡”。毛古斯舞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是土家族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主要流布在湘西的永顺县、龙山县等地。永顺老司城是主要的分布地。每逢正月,老司城村民结稻草为服,扮演土家先民渔猎农耕等故事,用以祭祀祖先创业功德,祈求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毛古斯舞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演程式的原始戏剧舞蹈,它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演土家先民渔、猎、农耕等生产内容,既有舞蹈的特征,又有戏剧的表演性,两者杂糅交织,浑然一体。表演大多与跳摆手舞穿插进行,有时在一定场合里单独表演。毛古斯舞动作特点别具一格,表演者屈膝,浑身抖动,全身茅草唰唰作响,头上五条大辫子左右不停摆动,表演中碎步进退,左右跳摆,摇头抖肩。“打露水”“扫进扫出”“围猎”“获猎庆胜”等内容,可根据表演动作清楚地分辨出来。该舞蹈最突出的特色在于服饰的风格,表演者身穿草衣树皮,古朴大方,极具原始风情。表演对话时要求变腔变调,使观者辨认不出表演者的真实身份。最重要的是毛古斯舞作为一种古老又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可以为土家族舞蹈起源的研究提供较可靠的线索。

  毛古斯舞不仅对研究土家族最初的生活形态、生活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其表演形态中所保留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神崇拜等远古信仰符号和写意性、虚拟性、模仿性等艺术元素,更是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古老的交响乐——土家族打溜子。土家族打溜子是土家族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它历史悠久,曲牌繁多,技艺精湛,表现力丰富,是土家族独有的艺术形式。土家族打溜子主要分布在石堤、灵溪、芙蓉等乡镇。

  土家族打溜子与土家族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打溜子在老司城非常流行,老司城人的婚嫁、寿诞离不开打溜子,年节喜庆要打溜子,特别是土家族的传统舍巴日更是少不了打溜子。由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组成的溜子乐队,能将各类乐器的技巧融于一体,充分发挥每件乐器的演奏技艺。

  现存的土家族溜子曲牌约有100个,其内容可分为绘声、绘神、绘意三大类。绘声类如《鲤鱼漂滩》《雁儿拍翅》等;绘神类如《小纺车》《闹年关》等;绘意类《四季发财》《观音坐莲》等曲牌。此外还有《安庆》《迎风》《八哥洗澡》《画眉跳杆》《双龙出洞》《燕排翅》《古树盘根》《扭插秧》等数十首代表性传统曲目。在我国少数民族器乐艺术中,打溜子以独特的组合、精湛的演奏技艺自成系统,具有极大的代表性。它不仅能为民族学、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不可忽略的重要材料,也可作为音乐学中音色旋律学研究的极其珍贵的原生性文化标本之一。

  土家族织锦技艺。土家锦用棉线织成,俗称“打花”,主要有打花铺盖(土家语叫西兰卡普)和花带两大品种。其中西兰卡普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它采用“通经断纬”的挖花技术,分为“对斜”平纹素色系列和“上下斜”斜纹彩色系列两大流派。土家族织锦技艺主要分布于湘西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地。永顺老司城作为织锦的主要分布地,清朝诗人彭勇为有精彩描述:“老司城畔柳丝斜,闺女抛梭扇子花,花样织成皆并蒂,不知执赠与谁家”。

  西兰卡普使用古老的纯木质腰式斜织机织造,其技艺流程主要由纺捻线、染色、倒线、牵线、装筘、滚线、捡综、翻篙、捡花、捆杆上机、织布、挑织等12道工序组成,另以“反织法”挑织成图案花纹。土家族织锦技艺历史悠久,自成形以来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体现了中国少数民族织锦技艺体系的基本特征。土家锦的四百多种传统图案花纹是其民族文化心理和不同时代文化积淀的独特表现方式,充分展示了土家人的创造力,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积极的见证意义。

  湘西酉水流域是土家织锦技艺的原生地和最后一块热土,也是全国土家族中至今仍保留民间织造风尚的唯一区域。

  除此之外,老司城地区还存留着诸如土家年、酉水号子、梯玛歌、传统古歌、挖土锣鼓歌、八宝铜铃舞、吹木叶、吹牛角、挑花、牵花、绘画、雕刻、剪纸、纸扎等数不胜数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会和老司城遗址一起,向世界展示它们无与伦比的魅力。

老司城里 静的文物和活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