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01月02日 星期一

社区公共艺术讲述城市故事

■中国城市报记者 何玲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01月02日   第 21 版)


  ① 《长颈鹿》作者:马涛


  ② 《春暖花开》
  作者:尹毓俊、卢远良


  ③ 《童年的纸飞机》
  作者:黄彩萍

  ④ 《喇叭花》
  作者:马涛

  2016年,被称为中国公共艺术元年。2016年12月28日,由南方公共艺术研究院策划与实施的社区型公共艺术展——第四届公共艺术节暨大悦生活艺术展在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的大悦花园开展。策划人及艺术家根据大悦花园的空间特色,通过一系列颇具独创性的公共艺术创作思路,总体提升了大悦花园社区生活的文化价值。

  公共艺术,是一种以社会生活为基点,以艺术融入为基本理念的艺术方式。艺术通过“被公共”的过程融入公共生活,使之成为公共艺术。

  南方公共艺术研究院依循“艺术走入生活”的策划理念,打造了社区型公共艺术作品。在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中心调研部负责人同时也是此次活动的策划指导卢远良看来,本次展览推动了中国公共艺术在社区的发展,并以一种年轻的、国际化的视野,为中国的公共艺术带来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社区公共艺术的设置案例。

  意义:活化社区环境

  “公共艺术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进入城市社区里面,是一个值得纪念及让人兴奋的事。”潮汕民俗专家林凯龙表示。

  经过近一年的紧张筹备,在公共艺术领域专家学者及广东建达地产的大力支持下,第四届公共艺术节暨大悦生活艺术展成功落地。此次展览是中国公共艺术节走进社区的首例,同时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作品也将永久陈列于大悦花园,与居民朝夕相伴。

  “在过去,将公共艺术引入小区,有人做,但都是零七八碎的做,没有一个完整的指导思想或系统。”潮汕民艺专家陈志民认为,通过这样的策展方式,让艺术家的作品在社区落地,改变了人们对公共艺术的传统认知。

  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公共艺术工作室主任秦璞眼里,公共艺术就像象牙塔,需要不断提升,经过提升后还需要走出来。“这次活动的场所是一个新青年社区,需要有活力,我们艺术品不能是说教类型的,需要艺术家从心灵里、有智慧、有感而发地去创作。人们创造了环境,同时环境创造了人。我们做公共艺术,一定要从人性的角度去挖掘。诸多事物都有共性,亦有个性,其中文化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过去的房地产商拼硬件,让小区缺乏艺术性。这次大悦社区的公共艺术展给人以小惊喜,活化了社区环境。每件作品都不同,都有着不同的味道。”

  对此,卢远良也有着特别强烈的感受,“这次公共艺术节在推动汕头大学公共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将公共艺术节带出了校园,走进了社区。对于中国的城市以及社区而言,都有着莫大的实际意义。”

  困难:设计与角色的统一

  作为深圳地铁公共艺术项目的策划组织者,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艺术部策划总监张晓飞一直在思考如何引导及帮助艺术家去完成公共艺术项目。他认为,公共艺术节是一个非常好的公共实践活动。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问题在于停留在创作方法和技巧手法上,但事实上,没有去实践接触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公共艺术创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而当个人风格进入公共空间时,还不得不面对妥协的问题。

  “社区是一个微型社会、一个居住空间、一个生活交流空间、一个为社会、城市提供生产动力的空间。在过去中国的空间历史里,尤其是潮汕地区,艺术就在我们的身边,艺术就在屋檐上。但现在呢?几乎都没有了。我们的居住空间缺乏艺术,没有任何艺术可言。在有深厚的地域文化传统的汕头,艺术家将公共艺术带到了社区,个中艰难,参与策划执行的同学、老师都深有体会。”卢远良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

  在此次社区的公共艺术项目中,怎样的展览成果才能让民众接受?成为了活动策展人和艺术家面对的一大难题。

  “我们潮汕人有自己的一种审美观,自己的生活之道。比如说我们的房子,无论大小,至少都要自己装修房子。人人都有主见,每一个人都是艺术家,在潮汕很少有精装房子,所以每个人都自以为很懂。”林凯龙表示,在这样一个地方做公共艺术,是一项挑战。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教授马钦忠也认为,公共艺术研究的一个难点是社区,社会公共艺术是公共艺术创作中的一个尖端难题,这个尖端难题就是我们缺乏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关于社区公共艺术的想法:一是社区规划缺乏互动性,需要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的输送;二是公共艺术在社区中的作用,要从场所、生活形态和心理之间的关系建构模型;三是人的角色扮演和艺术角色塑造问题,社区空间设计与居民的角色要达到统一;四是反对社区建设中的宏大叙述;五是社区公共艺术是一个尚未得到重视的重要课题。

  虽然困难重重,但从活动实际效果来看,众多艺术家均表示实现了预期。“虽然这次活动发生在汕头这样一个三线城市,但它取得的经验值得推广到全国。”陈志民表示。

  经验:融入地域传统文化

  让艺术的作用在社会衍生,台中教育大学副教授颜名宏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如同一颗石子在水面中产生涟漪,产生影响力”。然而,颜名宏也发现,城市需要艺术,根据艺术在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还要探讨谁与艺术有关、如何参与艺术、为什么要参与公共艺术等问题。

  以此次展览为例,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马涛指出,汕头市属于中小型城市,对公共艺术的认同感很低,社区性的公共艺术项目很受限制。低姿态的公共艺术项目容易进入社区,但低姿态不代表低水平。其中,我们需要考虑几个问题:第一,如何产生归属感,让作品与居民生活形成关联;第二,公共艺术需要共享,艺术作品不仅需要个性,也要有共享的姿态;第三,作品的信息量,不能是凭感觉做出的东西,同时需要建立起公众可以理解、接受的渠道。

  让公众看得懂、能接受,成为了各方共识。陈志民强调,“公共艺术在社区,要平民化,要融入生活,而不是单纯的教化功能。”

  高级环境艺术设计师、广东华文联行董事长侯陆勋在研讨时也分享了几点关于公共艺术进社区的经验总结。他认为,首先要尊重当地风俗。潮汕地区居家很重视风水,做室外艺术品时,也同样要注意朝向和位置,比如亭子的角,要考虑到不要正对某一户人家的门窗等。其次注意创作主题。某些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学术性和探索性质,但进入社区就要选择带有美好、吉祥的意念、避免产生歧义的创作内容。当艺术走进社区,公共艺术就变成了要符合大众生活审美的艺术品,每一个公共艺术作品,都可以成为长辈向孩子讲述的故事。最后,要考虑有关功能性的问题。艺术家要考虑社区中有意识、无意识的破坏,在材料选择上注意老少使用的安全,同时要有利于物业的检修维护,还要注意装置的设立不要造成安全死角存在隐患;在易于清洁方面,也要注意不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

社区公共艺术讲述城市故事
影子的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