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01月02日 星期一

盘点2016交通大事件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迪/整理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01月02日   第 11 版)

  编者按 在已经过去的2016年,交通行业可谓政策频出,风波不断,新兴事物此起彼伏。政府、企业、消费者都牵涉其中,几家欢乐几家愁……新年伊始,本期交通版将对2016年交通行业的大事件做一次回顾,细数这一年来“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新政新措。

  新能源汽车骗补

  1月21日,工信部发布《四部门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核查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联合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委启动相应的新能源骗补调查。

  之后曝光的骗补企业名单竟多达72家,骗补车辆总计达到76374辆,涉及金额共92.707亿元。12月20日,工信部公布了对苏州金龙等企业的行政处罚决定,对涉及“有牌无车”的4家企业给予“责令停止生产销售问题车型、暂停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申报资质、责令进行为期6个月整改”等处罚措施。

  点评:骗补问题发酵,让持续火爆的新能源汽车很“受伤”,但有关部门的坚决打击,从长远看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自从新闻曝光后,要求“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的舆论甚嚣尘上。这样一来,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嫌。从国际经验来看,对于促进产业发展,除了财政上直接补贴,更多靠包括税收、政府采购等多措并举的方式引导。正如业内人士普遍所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确需政策再扶一程,但要更着眼于内生动力与核心技术的同步提升。

  无人驾驶成风口

  4月12日,长安汽车的无人驾驶汽车从重庆出发,经历5天行程2000多公里抵达北京。这是中国整车企业中最长距离无人驾驶汽车测试。8月12号,在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上,百度高级副总裁王劲透露,百度无人驾驶的路径是直接切入完全无人驾驶,2019年将会进行小规模商业化,5年后进行大规模量产。如今,无人驾驶正成为汽车产业和互联网企业争相布局的“风口”。

  点评:从概念到现实,无人驾驶时代渐行渐近,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令人期待。但今年5月,美国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无人驾驶模式下发生车祸,导致驾驶员死亡,以及近日,日产汽车公司在向公众展示其电动车Leaf所配备的最新版无人驾驶技术时,Leaf车辆突然熄火等事例表明,无人驾驶系统尚存在技术难点。无人驾驶的未来如何,还要且走且看。

  滴滴收购优步中国

  8月1日,滴滴出行率先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运营。11月26日晚11:59,老版优步App停止在中国运营。

  点评:在滴滴正式宣布收购之后,有关报备和审查程序如何推进才是关键。由于涉嫌构成垄断,这张“结婚证”能不能领成还是未知数。此外,滴滴出行和优步合并带来的数据垄断隐忧不可不察。必须依法加强对大数据的管理,对涉及国家信息安全的数据,务必确保其安全。对于互联网巨头的合并,有关反垄断执法机构应该从数据垄断、信息安全的角度加以审视,进行有效审查和监管,防患于未然。

  “双十一”物流提速

  11月12日,国家邮政局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双十一”当天,全国各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快件2.51亿件,同比增长52%。国家邮政局宣布,截至12月20日,2016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300亿件,继续稳居世界第一。

  点评:今年“双十一”,由于各大电商平台前期积极备战,并未出现如往年一样的“爆仓”现象,物流也大幅提速。但是,快递实名制形同虚设、暴力分拣、末端配送不到位等行业痼疾并未得到有效改善。目前,物流行业的发展瓶颈主要还是配送和速递,应进一步提升配送企业和快递公司的发展空间,给予优惠政策,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社会大物流体系。

  分时租赁VS最后一公里

  在滴滴、优步网约车平台之后,今年,共享经济的春风还吹到了分时租赁这一更加细分的领域,一边,共享单车摩拜和ofo的“橙黄大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一边,汽车分时租赁服务也在悄然兴起。2016,无疑是“共享经济年”。

  点评:滴滴优步合并,摩拜与ofo的“橙黄大战”,老版优步退出中国,在这场“共享经济”的狂欢盛宴中,几乎所有人都牵涉其中……无论是共享单车还是汽车分时租赁,目前都存在各种问题,但是,我们应该温柔以待,毕竟,“共享经济”给城市出行带来的便利是实实在在的,有望成为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的良方。

  出租车行业改革“破冰”

  3月21日,住建部联合公安部发布关于废止《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的决定。这标志着,自1998年起施行的《管理办法》在18年后结束了历史使命。

  但专家表示,《管理办法》的废止不意味着“份子钱”的取消。《管理办法》中有一个条例规定了出租车经营权的有偿使用。而份子钱是高于经营权的有偿使用费的,即使取消经营权的有偿使用费,份子钱也会存在。但是有偿使用费取消后,份子钱可能会大幅降低。

  点评:近年来,城市出租车改革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固有利益格局和制度体系,被公认为出租车改革的主要障碍。旧办法的废止,让更多人对出租车改革有了新的期待。但它对出租车改革的推动力到底有多大,仍有待检验。

  网约车新规出台

  7月28日,酝酿两年之久的出租汽车改革方案及网约车新规终于揭开神秘面纱,网约车在我国的合法地位自此得以明确。与此同时,《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外公布。

  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和制定,12月21日,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网约车管理细则分别正式对外发布,并于即日起开始实施。其中,北京、上海要求“京人京牌”“沪人沪牌”,而广州要求驾驶员具有本市户籍或取得本市居住证。

  点评:对于网约车的各地新政,专家和网友反应不一,有人指责北京、上海因严格的户籍、车辆限制,违背共享经济的初衷;也有人称,对于户籍、牌照等限制性条款,与其看作一种约束,不如当成一种保护。用较为严苛的标准来表达规范治理网约车的决心,也为未来调整留下了余地。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如何规范,怎样管理,需要各地从实际出发,进行差异化探索。在共享经济之风劲吹下,传统监管如何与时俱进,考验着相关执政部门的智慧。

  巴铁1号试验车试行

  8月2日,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空中巴士”——巴铁1号试验车在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区开始启动综合试验。巴铁1号试验车为一节车厢,车长22米,宽7.8米,高4.8米,额定载客数为300人。车厢内有55个座位,乘客区设有20根竖立扶手,满足高峰时段不同身高站立乘客的需求。巴铁科技旗下自主研发产品“巴铁”,是由民间发明家宋有洲首创,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10年世界科学技术领域最佳、最重大突破的发明之一”。

  点评:自巴铁面世以来,就一直饱受争议,公众除了质疑巴铁落地的可行性、实用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巴铁”公司背后的投资方北京华赢凯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被质疑打着PPP项目旗号,大搞P2P融资。所以,巴铁项目如果真的要“咸鱼翻身”,就应该实实在在地下大气力解决一个个技术难关,而不是把气力花费在讲故事上。

  汽车购置税新政落地

  12月15日,财政部网站发布小排量汽车购置税新政,自2017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对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减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自2018年1月1日起,恢复按10%的法定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购置税减半”的优惠政策已正式结束。

  点评:政策一出,网友表示,想要省一半购置税的朋友,抓紧在2016年12月31日前把车买了,还在观望的朋友,尽量在2017年12月31日前把车买了,2018年以后,优惠是真没了……但是,对于不关注汽车排量或者看重油耗的消费者来说,购置税可能没有太大影响。而对于汽车限购城市,想赶上优惠“末班车”,手里得有号啊。按照公布的购置税优惠政策,专家预计,明年车市的销量增长率预计在4%到5%。

盘点2016交通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