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城市规划应加入品牌创新元素

■眭谦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12月19日   第 16 版)

  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很多城市都在面临经济转型问题,都在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发展方向,而在转型当中又常会引起整个城市形象发生改变。已盘锦为例,盘锦市原本是石油化工城市,区域中心在双台,但现在建了一个新城,城市的区域中心首先从地理上改变了,整个城市环境发生了变化;第二,产业的经济发展方向调整了,不再固守原来的产业,增加了新的科技产业。盘锦的城市品牌形象也就随之改变了。 

  目前所做的城市创新创业方面的研究,很多集中在制度层面、经济层面,这是带有一定刚性的、依靠数据的研究。而城市在沟通层面、传播层面尚存在很多问题,不是可以用数据来量化的,因为它更多的是人们对城市一种认知,应基于人的认知模式来构建一个模型进行研究。 

  城市品牌跟心理学密切相关,对一个城市来说,传播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东西,每个人、每个不同的城市利益相关方群体对于同一个城市的看法是不完全一样的,有的人是来创业的,有的人是来投资的,有的人是来旅居的(半创业半生活),要求不一样,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可能有交集也可能会有分岐,很难聚焦在一个方面,这一点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做城市品牌和做城市创业指数不同还在于,创业环境研究关注的更多是统一性和规范性,甚至是标准化的东西,可进行自主体系建设。城市品牌强调的是个性,其特性就是要非标准,只有充满个性才能够保持对不同受众的特殊吸引力。 

  应该怎样保持差异?笔者认为得有创意,哪怕是简单的一个激发点。创意的基础是城市的文化资源,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做文化产业,但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内容。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历史文化很发达,但问题是这些文化资源怎么能够转化为经济利益?这需要城市管理者或者是与经济发展有关的管理部门去思考。如果没有创意化的思路及创意机制,永远不可能将其转化为城市建设的形象。 

  城市规划要从品牌入手,构建城市发展的愿景,在创意的品牌之下做规划。如果这个城市的发展目标是旅游城市,在做规划的时候,就要把旅游的功能和配套的基础设施、公共文化建设结合在一起,兼顾外在的形象和内部功能的发挥,在品牌的指导下进行城市建设,保证内部基础建设与外在城市形象相吻合。 

  (作者系清华大学城市品牌研究室副主任、教授)

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出炉(资讯)
城市规划应加入品牌创新元素
搭建国际平台加速中欧城镇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