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治霾切忌乱投医

■乔妙妙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12月19日   第 13 版)

  对雾霾治理的急切诉求,像达摩克里斯剑悬在人们的头上。病急容易乱投医,在面对雾霾的时候,公众和城市管理者也应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 

  雾霾治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从世界各国治理雾霾的经验来看,至少要花三十至五十年的时间,才能将雾霾彻底根治。据史料记载,英国伦敦雾霾产生原因是煤炭燃烧发电所造成的超标排放。美国“雾都”洛杉矶的罪魁祸首直指汽车尾气。这些欧美发达国家经历过的雾霾史,激烈程度不亚于我国现今的雾霾拉锯战,而且也是在经历过艰难的摸索和痛苦的挣扎才得以脱掉“雾都”的帽子。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我国雾霾产生的原因比以往任何国家都要复杂。面对老百姓环保利益的诉求,城市管理者的环保压力可谓“鸭梨山大”。于是乎,各种“治霾神器”横空出世,如雾炮车、雾霾塔等环保产品。 

  笔者无从探究“治霾神器”何时开始被人们津津乐道,但其实这个词汇多少带有调侃和娱乐的成分。先不讨论这些产品治理雾霾的效果如何,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从产品的诞生之日起,就已经采取了审视和质疑的态度。无伤大雅的环保产品,成为一种引起人们反思的环保行为艺术。 

  作为城市管理者,环保是工作的一部分,是管理效果的成绩单。他们千方百计地采取各种措施冲破利益的壁垒为公众的环境负责。一切对环境有利的项目纷纷上马,与政府的支持有密切的关系。雾炮车的走俏,成为政府财政投入城市环境建设的缩影。 

  从专家的观点来看,雾炮车就是个洒水车。对雾炮车的盖棺定论,也道出了公众心底的质疑。如果单靠几辆雾炮车就能缓解或者解决城市的雾霾问题,雾霾的治理就不可能那么复杂。复杂到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政府,从制度以及法规方面规范环保管理。 

  雾炮车做为市政建设投入的一部分,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有人借雾霾治理的名义夸大雾炮车的作用,蹭热度的嫌疑就板上钉钉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洛杉矶雾霾爆发的时候,就有商人开始动起了卖空气的主意,大街小巷时不时冒出身背罐瓶的小商小贩,瓶身写着“如水晶般透明的空气”。现今,网络上也充斥着售卖瓶装新鲜空气的商品交易。这种换汤不换药的营销手段,看起来更像是一场营销策划,保持理性就能鉴别真伪。

“治霾神器”有玄机
MTBE或可替代? 专家:多方论证试点推广(资讯)
治霾切忌乱投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