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城市新动力助推新发展

■中国城市报记者 郑新钰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12月19日   第 09 版)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城市的发展需要破解当前困境,厚植发展优势,培育发展新动力。 

  12月11日,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大城市委员会、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和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低碳智慧城市委员会主办的“2016城市发展:新理念·新动力研讨会”在天津城建大学举行。会上,来自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的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动力的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会上举办了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与天津城建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当下,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城市提供了新的引擎,与此同时,利益变化导致城市空间重组,在此背景下,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江曼琦提醒,需重视空间治理。 

  江曼琦指出,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创新应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加快城市政府体制改革,创新治理模式,提升城市空间治理的能力。明确政府治理责任,建设“责任政府”;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建设“高效政府”;进一步深化公开制度,建设“阳光”政府;打破部门间封锁,建设“开放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法治政府”。第二,挖掘数据价值,探究城市发展规律,提高城市空间治理决策的科学性。第三,利用互联网络,加强治理方案的监督,提升城市空间治理决策的执行力。 

  此外,新形势下,与会专家纷纷强调,还需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10月以来,受雾霾影响严重的京津冀地区已出现5次持续性大范围霾天气过程。针对京津冀地区雾霾产生的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梁本凡指出,有三个原因:第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煤炭消费占全国50%;第二,地方因财源减少而缺乏淘汰落后产能的积极性;第三,缺乏淘汰与减排的社会与公众监督,地方政府虚报淘汰与减排业绩等。 

  城市怎样才能突围十面“霾”伏?在梁本凡看来,治理雾霾必须在观念、理论与方法上进行颠覆性创新。首先要实现行政机制向市场机制转变;其次建设容量调节市场,实现三个挂钩,即排放总量控制与环境容量挂钩、排放时间与气象条件挂钩、污染削减业绩与企业收入、政府财政收入挂钩。 

  天津城建大学副校长王建廷教授认为,攻克雾霾还需走绿色发展的道路。绿色发展作为党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一直以来都是民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何为绿色发展?王建廷解释称,从狭义的视角看,绿色发展就是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从广义上看,绿色发展包括均衡发展、节约发展、低碳发展、清洁发展、循环发展和安全发展。 

  针对下一步京津冀区域绿色发展之路如何走的问题,王建廷建议:第一,改善绿色要素禀赋状态。通过加强大气治理、水体治理和城市垃圾处理;强化海绵城市建设,提升非传统水源利用水平;城市中心区提倡乔、灌、藤、草复层绿化与垂直绿化;提升森林覆盖率,强调绿色容积率而非绿地率。第二,按照绿色发展要求进行分工与专业化引导、激励。通过要制定区域绿色产业发展规划;加大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大力推进碳排放交易。第三,推进区域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出台GDP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编制区域绿色空间规划;创建全国绿色发展先行区;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支点。

大学城的时代考
城市新动力助推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