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12月05日 星期一

古人怎么捱过严冬

■中国城市报记者 刘蕾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12月05日   第 28 版)

  随着小雪节气的到来,这两天全国各地的气温都大幅下降,人们纷纷穿上了羽绒服,躲进了暖气房,比起古人,算是享了福了。可古人是怎么取暖的呢?

  在中国古代,经济水平和居住条件远不如今天,冬季取暖无疑是一件大事。为了取暖,人们从生活中积累了很多御寒的经验,而不同阶层人的取暖方式也有很大不同。

  吃火锅 舌尖上的温暖

  古人为了御寒,会选择在冬季吃一些养生的食物来补充热量。平民一般会用鬲来烹调食物,贵族则用陶或者铜鼎,虽然材料不同,但都是在器皿下通过柴和炭生火,做出来的食物有点像我们今天吃的火锅。在食物的选择上,会挑一些性暖的,比如生姜、羊肉和狗肉等。

  明代火锅盛行,且吃法已经和现代人差不多,不过他们更加讲究。明代宋诩所撰《竹屿山房杂部养生部》讲述了涮牛肉的方法,其中一种是将牛肉“视横理薄切片,用酒、酱、花椒沃片时,投宽猛火汤中速起”。到了清朝,火锅尤为盛行。它不仅是著名的“宫廷菜”——清宫御膳食谱上有“野味火锅”,还曾被作为国宴。有资料记载,乾隆皇帝对火锅情有独钟。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八月十六日至九月十六日的御膳,共上火锅23种、66次,有鸡鸭火锅、全羊火锅、黄羊片火锅,还有鹿肉、狗肉、豆腐、各种菜蔬等不同火锅食材。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在乾清宫筵宴宗室,一次办了530桌火锅,其盛况可谓是当时中国火锅之最。

  穿“褐、裘” 御寒保暖

  在冬天,御寒衣服是必不可少的。古代,贫穷百姓冬天大多是靠穿“褐”来御寒。褐是一种衣服的料子,属于麻制品,限于当时的工艺水平,用褐做的衣服既不能保暖又不美观。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说其“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短褐”就是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即使这样的衣服,还有洞和补丁,真难以想象此种衣服怎样御寒。

  不过对有钱人来说,情形就不一样了。古语有言:“御寒莫若重裘。”裘是有钱人的冬装,用以做裘的皮毛很多,如狐、犬、羊、鹿、貂、兔等,其中狐裘和貂裘最为珍贵,属于奢侈品,为达官贵族所穿。鹿裘、羊裘虽然品质略逊一筹,但也非普通百姓所能享用,穿得起的至少也算是当时的中产阶级了。古人认为狐腋下之皮毛最为轻暖,用其做成的狐白裘非常珍贵。还有一种重要的取暖材料就是动物的皮毛,用各种动物皮来做大氅、披风、帽子,厚实又保暖。

  当然,如果只是衣服穿厚是没有用的,露在外面的手如果没做好保暖作用,也会冷。这个时候一双手套就是必需品,古人深谙此道。在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文物中,就有露指短手套,这些手套绣有各种精美的花纹,既美观又实用。此后,其他朝代的墓穴也有手套出土,有和今天一样把手指全部包住的样式,而且这些手套上绣有花纹,放到现在,也是难得一见的时尚装饰。

  椒房火墙 室内如暖春

  古人在实际生活中想了很多办法来解决建筑取暖的问题,这些奇思妙想一直传承至今。

  在一些穷人家里,只能用灶灰取暖,而条件稍好一点的人家,则用泥制盆装烧火做饭的“灶灰”来取暖,后来演变成了火塘,也叫火炕。北方的民居一般都设有火炕,同时配备有火盆等取暖设施。

  除此之外,皇宫以及一些富贵家庭还出现了一些更高级的取暖设备,类似于现在的“空调房”。

  东汉科学家张衡《西京赋》里“朝堂承东,温调延北”一语中的“温调”,说的就是温调房。《三辅黄图》曰:“温室殿,武帝建,冬处之温暖也。”故可见“温调房”与“温室殿”都是古代冬天用于调节温度、进行保暖的屋子,只不过“殿”就属于皇宫的建筑了。汉代未央宫与长乐宫皆有温室殿,以后历朝大约皆承其制。

  花椒也是冬季取暖的主要用品。汉代更有宫殿名为椒房殿,在西汉都城长安城内,属未央宫建筑群,是皇后所居之所。《汉宫仪》上称,“皇后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由此可知,汉代是将花椒磨碎与泥混合,作为一种特殊的防寒保暖材料,制成墙壁保温层。在这样的房间里生活,冬天自然不会感觉寒冷。以花椒为保温层的方法,亦为后人效仿。《世说新语》载,西晋首富石崇便 “以椒为泥涂室”,南朝庾信《梦入堂内诗》中也有“香壁本泥椒”。

  古时的宫廷建筑师们还采取了科学的方法为皇宫供暖,其中一种就是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里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为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而且这种火道还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宫殿内其他人的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暖阁”使整个宫殿都感到温暖如春。

  取暖神器 炉不离手

  在古代,不是每个家庭、每个房间都采取火墙等建筑结构,因此还需要一些灵活多样的设备来辅助取暖。古人没有现代的电热取暖器,主要的取暖工具是火盆、炉子一类,其中手炉、足炉、熏炉等,应该是中国古人冬天最常用的取暖器具。

  火盆,又叫“神仙炉”,是一款具有极强的地方风韵与传奇色彩的取暖设备。史料记载,火盆起源于黑龙江,据说是在“三国时期”开始使用的,传到今天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了。火盆的形状以圆形为主,大小不一,其直径大多都是五六十厘米,有的还在盆边刻上吉祥花图。

  除了火盆,还有一些个人用的取暖设备,比如手炉和足炉。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写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里描写的是当时相对富裕的人家已经用上了精致的手炉。手炉就是冬天暖手用的小炉,多为铜制。它是旧时中国宫廷和民间普遍使用的一种取暖工具,形制如小瓜大小,可随手提动,这就比火盆、火炕等取暖工具方便得多。且古代人宽袖大袍,手炉可置于袖中或怀中带着,所以又有“袖炉”“捧炉”的雅称。手炉由炉身、炉底、炉盖和提梁组成。炉身有两层,分外壳和内胆。内胆多为铜制,放燃炭以产生热气,而外壳包裹内胆,既能保存内胆的热量,又能通过内外两层之间的空气传导,将热量由内胆口沿上的镂空炉盖散发出来。

  足炉要比手炉大一些,是用锡或铜制成的一种扁瓶子,里面灌热水(有点像现在的暖水袋),主要用来焐脚,既可随身携带,也能放入被窝中,故此炉又称为“脚婆”“汤媪”。如此小小一件取暖用品却曾经被许多大诗人歌颂过。黄庭坚《戏咏暖足瓶》诗:“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到明。”

  在这些常用的取暖设备基础上,文人墨客还发明了一些比较雅致的取暖设备,熏炉就是其中之一。熏炉是用陶土或铜铁制成的贮火器具,铜质器具做工精致,多为宫里使用,而陶土或铁制器具多为民间使用。白居易有一首写熏炉的诗,名为《别春炉》:“暖阁春初入,温炉兴渐阑。晚风犹冷在,夜火且留看。独宿相依久,多情欲别难。谁能共天语,长遣四时寒。”

  炭气逼人 分炭按尊卑

  再说一说古代的取暖材料。冬天时,人们常用木柴、煤炭等作为取暖的原始燃料。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煤炭并利用煤炭生火做饭、取暖的国家。古人称煤炭为“燃石”,传上古炎帝时已使用燃石。晋人王嘉在《拾遗记》(卷四)记载,“及夜,燃石以继日光……昔炎帝始变生食,用此火也。”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笔下的卖炭老人冬日里衣着单薄、心忧炭贱的情景。

  炭也分很多种,有条件的人家,多使用人工烧成的木炭取暖,贵族之家还会有各种讲究。唐玄宗时期,杨国忠家里取暖用的炭非同一般,它是用蜂蜜将炭屑捏成双凤形,烧炉时用精贵的白檀木铺在炉底,烧完之后,一尘不染。

  在古代,官员工资主要由俸银、禄米、柴直(值)银三大部分组成。柴直银,就是冬天包含薪炭费用在内的生活补贴。早期烤火费多是实物发放,到了明代,则将这种月俸补贴改为“柴薪银”,折成现金发放。明代皇室设有“惜薪司”,专管宫中所用柴、炭及衙门、山陵等处官用柴炭的供应。清代后来改成“营造处”,内设“薪库”,专门负责储运宫中所用的木柴、炭的采购和发放。

古人怎么捱过严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