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11月07日 星期一

一个制造业大省的转型突围

浙江省已累计发布“浙江制造”标准114项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兴旺 康克佳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11月07日   第 01 版)

  “2015年创新产品比例超过56%,通过持续不断的产品创新与研发,10年里,产值始终保持着每年两位数增长,至今增长了6倍多,人均产出增长了8倍。” 

  10月底,在浙江省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的一间办公室里,作为一家在22年时间里专注生产一根吸管的义乌民营企业,双童吸管董事长楼仲平向中国城市报记者介绍的这份成绩单显得与当下不少中国制造企业所面临的困境有些“格格不入”。

  从粗放经营到规则制定

  1994年,已经在20多个行业摸爬滚打过的楼仲平,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选择生产“一根小吸管”,当时,薄利多销、粗放经营是双童的真实写照。 

  但2000年的一次日本之行,彻底改变了楼仲平对吸管的认识,让他转变发展思路,带领“双童”趟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子。 

  楼仲平对记者回忆说,他第一次跟随客户桑原道昭先生到日本考察业务时,去了奈良的一家一次性筷子工厂参观,这个小工厂只有十来台不算太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一二十个员工,但生产出来的一次性筷子却让他十分震惊:虽说是一次性筷子,但做得像工艺品,包装极为精致。当然,售价也吓了他一跳:五双包装的一盒筷子,出厂价格竟然高达四百多日元,相当于人民币六元多一双,是国内同类一次性筷子批发价格的一百多倍。 

  “为什么一个日本小小的企业存活了50多年?没有很好设备的,就是做一次性筷子的。”李二桥从2001年的一个普通理管工成长到现在的双童总经理,他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说。 

  那次参观让楼仲平很受触动,让他跳出传统制造业的思维模式,深刻地认识到通过坚持和创新完全可以改变企业,逐步走上了精细化管理、生态环保、与员工共成长的道路。 

  记者发现,双童的成功,就在于专注和创新。楼仲平坦言,“不要把创新说得高高在上,创新应该是非常平民化的事情。双童把创新看得非常简单,唯有简单才可以让普通人去做,才能全民参与,我们人人都是创新者。”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球吸管行业的知识产权,三分之二都已被“双童”掌握。今年7月,瑞士日内瓦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向全球162个成员国发布了《聚丙烯饮用吸管规范》ISO国际标准,这一标准正是由双童主导制定的。“双童”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际行业规则的制订者。

  创新研发缩短行业差距

  记者采访的第二家企业是浙江锋锐发动机有限公司,这是吉利控股集团下属的今年刚在义乌绿色动力小镇投产的企业。据吉利动力义乌基地陈柯部长介绍,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该公司十分重视发动机创新研发。 

  “发动机和整车,所有的东西都是从研发开始的,研发的好,产品就好,研发的不好,产品就不行,研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陈柯对中国城市报记者分析道,“在汽车领域,由于中国起步比较晚,日本和德国的发动机以前肯定要比我们先进,现在我们通过不断创新,差距在明显缩小。” 

  “吉利进步比较明显,研发团队的自主研发能力非常强,我们很多的工程师都有外资车企的工作经历。”在陈柯看来,吉利收购沃尔沃以后,对整个吉利品牌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吉利最早是做摩托车的,后来发现汽车被垄断,开始造汽车,起步非常困难,那时谈不上系统开发,能够把车子做好跑起来就非常不容易。”陈柯坦承,现在整个市场不一样了,种类非常多,品牌非常多,消费者为什么要选吉利?肯定是吉利有特色和亮点,吉利的理念是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 

  吉利、双童在自己的领域取得的成绩十分可观。但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的一份调查显示,目前,浙江传统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一方面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资源环境容量压力加大,低成本制造优势的削弱;另一方面国际竞争加剧,发达国家提出“重振制造业”和“再工业化”,周边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优势明显。

  企业转型稳扎稳打

  浙江制造业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急需改造升级,重塑浙江制造新优势。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调查表明,浙江制造业企业家已经充分认识到转型升级的重要性,转型升级意愿很强。关于“贵企业有无转型升级意愿”,调查结果显示,71.4%的企业家选择了“有意愿”。 

  “不提升产品品质,空谈转型转行,这是很困难的。”在李二桥看来,中国消费者购买能力还是很强的,为什么去日本买马桶盖、去德国买菜刀?中国企业如果能够制造出优质产品,中国的消费能力就能帮助企业转型。

  “从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到中国创造,不一定非要高科技,更应该在产品品质上下功夫。”李二桥直言不讳地说,当前中国制造对产品品质不重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还像以前薄利多销、以价取胜,企业很难存活下去,企业怎么和东南亚国家拉开差距,怎么去提升产品品质才是根本。”李二桥说,劳动力成本上升,要素成本提高,全球经济疲软,这是所有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而企业的困难更多来自于企业管理者的思想意识能不能转变。 

  “如今中国的制造业不缺规模,缺的正是精益求精的品质。”在采访中,两家浙江企业用他们自己的故事诠释了中国制造在产品品质上的追求以及企业发展的愿景。 

  “企业应该把工匠精神和企业的发展方向结合起来,”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过去有的企业可能是一锤子买卖,蒙对了就赚钱,蒙不对就关门。但竞争力是日积月累的,不是一锤子买卖,企业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更加重视品质。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魏际刚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制造业首先要实现质量革命,大规模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品种、品类和品牌,让制造业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

  推广地域品牌需要硬实力

  记者走访的两家企业都是浙江民营企业,由于创新能力强,靠自身努力,走在了转型升级的前列。不过,总体上,当前民营制造业的境况仍然“冰火两重天”。全国工商联一项调研报告显示,当前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分化趋势明显,那些转型升级早,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质量品牌优的企业,驶入了迈向中高端的快车道;那些依靠低价格、低质量、低水平,粗放式发展的企业步履维艰,或面临淘汰。

  报告认为,“这种分化是市场化和优胜劣汰的必然过程,是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必经阶段。” 

  “政府给予的特殊支持不一定重要,但是至少要在同样的条件下对国企和民企有同样的待遇。”白明指出,民企切勿盲目,更多的是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在自己的领域打基础下功夫。基础打得好,民企才能上得去,比如华为、三一重工。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这样可以限制一些非常差的企业,让大家朝高端的品牌发展。”李二桥告诉记者,最近浙江省正在起草“浙江制造”的品牌标准,双童是义乌市第一件“浙江制造”的立项。 

  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的调查表明,浙江制造业企业在新产品研发、设备更新、人才引进、品牌建设和管理升级方面的投入明显增加。自主研发成为企业新产品的主要方式,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情况明显改善,绩效明显提升。但是,调查显示浙江制造业品牌建设相对滞后。

  据了解,为补好这一短板,2014年,浙江省启动“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十三五”时期,浙江省将研制500个左右“浙江制造”产品标准,推动1万家左右企业实施“浙江制造”标准。目前,浙江省已累计发布“浙江制造”标准114项,以高标准推进浙江制造业进入“增长中高速、质量中高端”的轨道。 

  “从推广效果来看,由于各地发展的特点都能体现出来,这比单一的零敲碎打的推广更具集聚效应,”白明直言不讳地指出,但是要依靠产业升级提升综合竞争力,有了实力才能谈得上推广。如果没有竞争力,有可能一时轰轰烈烈,早晚被看穿,可能带来的负效应更大。 

  “这几年,大家都在说现在的产业环境不好,经营困难,”在楼仲平看来,一个好的企业,一定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少产生污染、少耗费资源、不过度依靠政府、不等待政策改变,无论环境如何变化起伏,你始终都能持续发展而长期生存的企业。

一个制造业大省的转型突围
图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