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一

京津冀雾霾再起 区域治理白热化

■中国城市报记者 乔妙妙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10月24日   第 14 版)

  10月19日,环保部向媒体通报,自10月17日以来,我国京津冀及周边城市持续出现雾霾。

  事实上,自国庆长假开始,京津冀地区就已开启“雾霾”模式。

  环保部派出8个督查组对北京、唐山、邯郸和邢台等重点城市的大气治理及应急响应情况进行督查。同时,环保部表示将对违法排放行为及时曝光并加重处罚。

  霾从何来?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主任马军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京津冀出现大面积雾霾,是提示大家目前雾霾的治理还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今年前9个月,我国整体的空气质量有比较明显的改善,这是建立在良好气象条件的基础之上。一旦扩散条件变差,就会出现连续长时间的雾霾。

  我国雾霾问题似乎陷入在“靠大风吹”的魔咒中。今年,一直被各路媒体津津乐道的“北京蓝”在入秋之后,又随即陷入“霾锁”京城的困局。在环保部的通报中,特别指出不利的气象条件是引发雾霾的一大诱因。

  所谓的不利气象条件,是指秋季地面温度较低而上层温度较高,形成“下冷上暖”的稳定结构,底层的空气无法对流,污染物无法垂直扩散。秋季风速小,但是遇到偏南风,污染物就堆积在燕山脚下的北京。保定、石家庄、邯郸和邢台处于太行山的山前平原,东南风或者西南风会将该区域的污染物吹向北京方向。而北京几乎是一个三面环山的“簸箕”。一旦污染物在北京沉积,再加上本地污染物排放的叠加,容易造成雾霾。

  随着人们对雾霾的了解逐步深入,部分城市对本区域的污染源进行了解析,北京将机动车作为首要污染源,天津将扬尘作为主要污染源。而以目前科学界对雾霾的认识,已达成了区域联防联控的共识。

  马军认为,放大到京津冀、山东和河南北部的整个区域来看,本轮雾霾的发生最根本的原因是燃煤和工业废气的排放。京津冀有4亿吨的燃煤,山东也有4亿吨燃煤,河南燃煤量也很大。再加上该区域的钢铁、水泥、建材、化工、石化等企业相当多,规模也很大,污染物排放自然水涨船高。

  实时在线监测是关键

  北京市环保局大气管理处副处长梁文玥此前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说,空气质量变化主要受地理气象条件、污染排放总量、区域传输等综合因素影响。短期内受气象条件变化影响较大,但长期来看,主要取决于区域内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马军指出,总体上看,我国污染物排放量还是太高,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在这种情况,单位和个人要进行长期的减排,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

  新环保法和大气法明确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实时公开排污数据。

  然而,环保部督查组发现京津冀地区部分高架源企业仍在超标排放污染物,部分企业和工地应急减排措施未落实。

  马军认为,在线监测可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区域内比较大的污染源,比如火电、钢铁、水泥、化工和石化等企业必须提高在线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很多企业已安装了在线监测设备,有的企业进行了及时的更新,有的企业所公布的数据则存疑。另外,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排污单位应该公开在线数据,但是目前的落实情况不乐观。

  天公不作美,唯有人加倍努力。“气象条件是我们不能左右的。目前有两个办法,一是应急减排,二是长期的减排。应急减排就是要摸清雾霾形成的规律,精细化开展应急减排。简单讲,就是需要根据气象条件的变化结合环保排放数据来确定这轮雾霾大概从什么地方开始,传输通道在什么地方。然后从源头就开始控制,在传输路径上也要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加大传输路径上减排的力度,因为即使某些地方空气质量不差,在传输路径方面还是会对其他区域产生重大影响。长期减排,就是整体削减排放的强度,实现产业结构优化。”马军说。

  据悉,新修订的《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即将印发,京津冀协同合作治霾的步伐或将迈进新的一步。

京津冀雾霾再起 区域治理白热化
资讯
华港集团:“气化河北”为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