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成,武不就”的混混刘邦,坐上龙椅即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他生动诠释了“得人才者,得天下”的道理。近代中国在用人之道上可与刘邦比肩的,恐只有“文人封武侯”的曾国藩。曾国藩是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与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并称 “四大名臣”,谥“文正”,是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有人推崇他为千古第一完人,用人之道更是自有一套。
以前读过《曾国藩传》,近又读到唐浩明的长篇小说《曾国藩》修订本(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颇有所感。
一介书生曾国藩,从回乡办团练到组建湘军,直至剿灭太平军,扶大厦之将倾,做了清帝国的擎天柱。他的成功,端赖其善识人、用人,广罗人才。据说,蒋介石对他的用人之道很推崇,还想要学习仿效。
苏轼《策别二十》曰,“天下未尝无才,患所以求之道不至。”明代张居正也在《陈六事疏》中称,“不患无才,患无用之之道”。布衣曾国藩深明人才是创业之关键,且行兵布阵、沙场厮杀非自己强项,故在出山办团练之初就全力实施人才战略,以求贤若渴的态度招揽人才。彭玉麟、江忠源、罗泽南等,或为普通平民,或是江湖侠士,曾国藩都能放下架子,以三顾茅庐的真诚打动、感召他们,又放手使用他们,使之在战火中迅速成长为湘军著名将领。
曾国藩不只能知人善任、用人所长,而且十分乐于举荐、造就人才。熟知“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他,不求全责备,不“因微瑕而弃有用之才”。他说过,“牦牛不可用来捉老鼠,骏马不能用作守门,宝剑若用来劈柴则不如斧头;用得合时合事,哪怕是平凡之才也可发挥大作用”。李鸿章就是一例。曾氏门徒、幕僚的李鸿章,生性狡猾、不诚实,与曾国藩力行的“诚”字存有差距,但他精明练达、机智过人,曾国藩仍很器重,并悉心栽培之。经曾国藩的教诲、甄别、保举、超擢,李鸿章可以独立操练淮军,终成一军之帅、封疆大吏。曾国藩调教出来的人才不知凡几,其门下四百多个幕僚,后来做到三品官的有47人,督抚大员33人。曾国藩造就人才之众,从一句流行语“国之重臣悉出曾门”,可见一斑。
南宋刘克庄《贺新郎》诗云,“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用亲人、友人、门生都不难,最难的是不计恩怨、不避嫌隙,能使用跟自己过不去的人。
“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就是说,用人慎重须以知人至深为前提,具备察人本质的眼力。曾国藩的眼力如何呢?淮军草创之初,曾国藩曾让李鸿章把淮上豪士悉数邀往一处食宿,他要亲眼辨识鱼龙。这一天,曾与李鸿章不骑马,也不带随从,悄悄步入宿馆。只见有一人裸腹踞坐南窗,左手执书,右手持酒,朗诵一篇,饮酒一盏,长啸绕座,还读我书,大有旁若无人之概。视其书,司马迁《史记》也。于是,曾国藩对李鸿章说:“将来成就最大者,南窗裸腹持酒人也。”事实证明,曾国藩看得很准,那个人就是后来在台湾保卫战中闻名于世的淮军将领刘铭传,后任台湾首任巡抚。
做到唯才是举不易,做到用当其人、用当其事、用当其时更难。曾国藩真有宽弘大量,能容纳、举荐开罪于己、桀骜不训的人才。比如自称“今亮”(当世诸葛亮)的左宗棠,与曾国藩脾气不合,甚至有过龃龉。曾国藩有次给左宗棠写信,出于礼貌、谦让,用了“右仰”一词,左宗棠读了来火,回一句“难道要我‘左俯’不成!”曾国藩听说后也不悦,后作语调侃云,“季子敢鸣高,与予意见大相左。”这话包含左宗棠的姓(左)和字(季高),又有揶揄左宗棠太自负的意思。左宗棠听闻后即恶语还击:“藩臣徒误国,问他经济有何曾?”语中同样有曾国藩的姓(曾)和名(国藩),对仗工整不说,还用意恶辣、斥骂曾国藩是误国的草包。要搁在小肚鸡肠的官人手下,对左宗棠早就会打压报复了。但就是这个脾气大又有过节的左宗棠,曾国藩视为不可多得的奇才,由营官举荐为四品京堂候补。1860年,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次年,又被委以节制苏浙皖赣四省军务的重任。他从大局出发、上表奏请“以左宗棠专办浙省”,称左宗棠有胆识谋略,堪独当一面。当时驻防广信的左宗棠,接旨后向浙江开拔,历两年多苦战、终收复杭州。左宗棠也官升浙江巡抚,随后又被授以闽浙总督,做了与曾国藩一样的朝廷重臣。曾氏心胸之宽广、待人之宽容,传为佳话。
欧阳修说,“用人之术,任之必专,信之必笃,然后能尽其材而可共成事。”爱才、识才、用才的当下领导者也来个古为今用,如何?
链接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