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9月26日 星期一

古人上班“不容易”

■中国城市报记者 刘蕾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9月26日   第 28 版)

  如今,很多现代人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为了自己的生活奔波着。殊不知,若干前年的古人也和我们一样过着忙绿的上班生活。

  而古时上班的人,多是有功名的读书人,为朝廷工作的官员。他们上下班的“书面”表达方式是:上朝、上值、朝参、朝班及退朝。

  在古代,各个朝代对于官员的上班时间、交通工具、迟到处罚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各种手段层出不穷,今天读来,颇有趣味。

  鸡鸣即起

  古代的上班下班时间,和现代相似,也是晨聚昏散,但具体时辰上,又比现代一般机关之朝九晚五的通例要提前,与农业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作息习惯相适应,往往鸡叫时分就得起身准备。《诗经·齐风》中有一首《鸡鸣》,描写的就是春秋时齐国官员的上班情况:“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公鸡打鸣时,官员已准备上朝了;“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当东方已亮时,官员都已站满朝堂。

  古人鸡鸣即起准备上班的传统,至少在春秋时代就已形成。往后,这个时段逐渐定型为卯时。卯时对应现代24小时制是早上5点至7点。

  由中国传统的行政体制所决定,古代公务员的所属机关,可分中央和地方两类。凡在中央各机关供职的官员,一定品秩以上,或有职务所规定,必须参加由君主亲自主持的最高国务会议,通称“朝会”,故京官上班的第一道程序,便是“上朝”,亦称“朝参”。朝会有大朝、常朝等区分。《梁书·武帝纪》里有一篇梁武帝的诏书,上面写道一切国务必须先在朝会上咨询大家的意见,所以百官应该“旦旦上朝,以议时事,前共筹怀,然后奏闻”。也就是说,除法定的节假日外,这种具有实际内容的常朝,几乎每天都要举行。倘是君主生病或怠政,所谓“从此君王不早朝”,那便是例外了。

  现代办公场所一般都设有“门禁”,古代也不是随便进出的,“办公大楼”前往往设有“门籍”。据晋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籍者,尺二竹牒,记人之年名字物色,县(悬)之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也。”据此解释,古代的门籍是由一尺二寸长的竹片做成的,上面写有官员的名字和特征,悬挂于宫门上,等门卫查验后方可进门上朝。这种“门籍”很像现代的“花名册”“点名簿”。

  唐宋以后,门籍为随身携带的身份证明所取代,如唐宋有“鱼符”“虎符”明清有“牙牌”“腰牌”,这既是一种“身份证”,又是上班“通行证”“工作证”。

  门籍、鱼符、腰牌什么的,相当于今中央部委高级官员所用。他们上班就是参与由皇帝主持的相当于现代早班会的朝会。朝会有大朝会、小朝会两种,小朝会是常会,每天例行的早班会,时间不是很长,多在辰时(相当于现代上午7点至9点)结束。朝会结束,上午也就下班了,通称“散朝”。

  对于地方上班族来说,上下班时间与京官并没有什么区别,也要卯时到岗。从程序上来说,“击鼓升堂”是地方主政官员每天办公的开始;下午下班也要打鼓,称为“散堂鼓”。

  “三品乘轿,四品骑马”

  古代上班乘车,也有档次之分,并且要求与身份相称。早期上班族所乘车辆的档次高低,主要表现在装饰材料上。车轮多少、拉车马匹数量等,都是衡量标准,车轮越多、用马越多,车的档次和车主的身份越高。如在汉代,六百石以上官员可以将供遮蔽用的左轓漆成红色。两千石以上的可以将左右两轓均漆成红色;车顶盖也有区别,老百姓只能用青布盖,只有千石以上的高官才可以使用绸缎这样的精美面料制作车盖。

  乘车上班,在唐宋以后控制从紧,提倡骑马上班,特殊情况下才允许乘车。当时骑马上班和今骑自行车、电动车上班一样,在唐宋的街头很常见,一直到明清都这样。

  明清时期更为流行的坐轿子上班,也是从唐宋时期开始的。但坐轿子上班,一般以文职官员和年长者为主,武官一般骑马,以保持尚武精神。这也是“文官坐轿,武官骑马”的由来。但文官也不是谁都可以坐轿子的,在明代得三品以上,三品下官员还是要骑马上班,即所谓“三品乘轿,四品骑马”一说。

  古代官员上班所乘交通工具,多是“公车”“公轿”,都由朝廷配给,不少都是“专车”。

  退食自公

  对于参加朝会的官员来讲,退朝即意味着上班告一段落,接下来便是准备吃饭,故退朝又叫“退食”。《诗经·召南·羔羊》有“退食自公”一语,唐代起,京朝官在退朝后,都可在宫内饱餐一顿皇帝请客的“朝食”,“退食自公”遂成典故。元傅若金《寿王左丞》诗:“焚香凤阁春开宴,鸣玉龙墀午散朝。”因见“退朝”与“散朝”又有微妙区别——散朝应该把吃过朝食的程序也计算在内,而此时已是中午了。

  参加朝会,是古代京朝官每天按时上班的第一要务,凡无故缺席,迟到早退,或朝班失仪,都属于违纪,历代均有处分条例。唐代起,凡盛暑、雨雪、泥潦,酌免朝参,谓之“放朝”,这一制度为以后历朝沿袭。唐白居易《雨雪放朝因怀微之》诗云:“归骑纷纷下九衢,放朝三日为泥涂。”明李东阳《早朝遇雨途中即事》诗云:“纵道君恩屡放朝,端居未敢忘巾栉。”所述都是因天气缘故放朝。设想拂晓即起、五更趋朝的辛苦,难怪要当“君恩”歌颂了。

  但放朝不等于放假,班仍旧要上。即使是正常天气,京朝官在退朝就食之后,亦多要去各自所属的机关“署事”,也就是办公。至于那些没有资格出席朝会的一般官员,以及属于办事员、勤杂人员范围的书吏、衙役等,也当在每天卯时即去机关工作。

  严格考勤

  在古代,上班考勤比现代要求严格。比如京官,如果不能上朝,需要说明情况和理由,并且在“花名册”上注明,称为“注门籍”。如身体不好,便在名字下注明“病”字。

  正常情况下,官员是不能不上班的,特别是在京高级官员,不参加例行朝会属严重错误,用现代话来说这叫“违纪”。平常只有出现雨雪这类极端天气,或是皇帝主动取消朝会时,早上才可以不上班,即所谓“放朝”。放朝只是取消出席皇帝主持的早班会,但并不是不用上班,仍要到衙署坐堂,处理“署事”。

  地方公务人员的考勤,相对京官朝参来说,因为天高皇帝远,并不十分严格,但同样有一套成熟的制度。上班族每天要参加点名或签到,因为点名时间设在卯时,故称“点卯”;如果不点名,就搞签到,时间也设在卯时,故又叫“画卯”。

  后来比较规范、认真的考勤不再简单地画卯,而是和注门籍一样,在“签到簿”上签到。即使因公出差,也要先在签到簿上注明不能到岗的原因,方便检查。元代的《元典章·吏部七·公规一》中就有这样的考勤规定:“京府州县官每日早聚圆坐,参议词讼,理会公事,除合给假日外,毋得废务。仍每日一次署押公座文簿,若有公出者,于上标附。”

  虽然考勤制度这么严厉,但在好多朝代很多时候,形同虚设,官员“晚至早退,政务废弛”很常见。有的人画过卯就离岗了,甚至不去坐堂上班,如在北宋宋太祖时期,便有地方州县官员不到衙门坐堂的现象。据清人褚人获《坚瓠集》“努头放衙”条,赵匡胤曾训诫县令,“切勿于黄绸被里放衙”,意思是,你们千万不要不上班办公,而在家睡懒觉。

  那么,古代由谁来负责考勤呢?这要分情况。就明清来说,地方上由地方官吏来考勤;高级别的京官,由主事太监来考勤,迟到早退,门口值班太监都会登记下来。有正当理由和经过允许提前下班的,也要记录下来,以备核查。

  为了对付点卯后“溜号”,古代还有上班时间多次点名、抽查的现象。如在唐代,《唐律疏议·职制》中规定:“诸官应值不值,应宿不宿,各笞二十,通昼夜者,笞三十”;“诸官人无故不上(班)及当番不到,若因暇而违者,一日笞二十,三日加一等;过杖一百,十日加一等,罪止徒一年半,边要之官,加一等。”

  宋代考勤制度和唐代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在唐宋两代,即便上班族没有品级,也一样受罚。明清两代则相对宽松,惩罚强度有所减轻,但也比现代严厉。《大明律·吏律·职制》中就规定:“凡大小官员,无故在内不朝参,在外不公座署事,及官吏给假限满,无故不还职役者,一日笞一十,每三日加一等,各罪止杖八十,并附过还职。”

  上述考勤制度实际上已成了司法条款,上班迟到、旷工不是“违纪”,而是“违法”了。

古人上班“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