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9月26日 星期一

两部委齐推用地新政

停车难“顽疾”再获“处方”

■中国城市报记者 郑新钰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9月26日   第 11 版)

  从通朝大街到南锣鼓巷,开车一小时,找车位30分钟。这是在北京生活的李女士时常面临的尴尬。停车难,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近日,住建部与国土资源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及用地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城市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并从分层建设、规范供地、盘活存量用地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

  住建部城市建设司巡视员刘贺明表示,一方面,通过合理设计,想方设法在有限的空间尽可能增加车位供给;另一方面,通过实施特许经营,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停车设施管理专业化水平,将有利于缓解停车难问题。

  停车场建设迎政策利好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广华指出,此次两部委印发的《通知》从土地供应、利用等五个方面,明确了对停车场建设的鼓励支持政策。

  其中,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通知》中专门提出简化停车场建设规划审批。明确停车场权利人可以依法向停车场所在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也就是说,办理了不动产登记,这些停车场就属于自家的资产,不再容易受到外来的影响。业内人士分析,由于规定办理了不动产登记的停车场不准用作它用,可以使停车场更加稳定。

  此外,为调动各地修建停车场的积极性,《通知》明确,在不改变用地性质、不减少停车泊位的前提下,允许配建不超过20%的附属商业面积。一位地方发改委规划处负责人向记者解释称,例如某单位修建了一个停车场,在向外停车收费的同时,由于在停车场上划出一定的面积修建商业设施,如餐馆,商场等,可以更多地增加收入,使停车场持续运转。

  “对营利性机构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从事停车场建设,涉及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或转让的,在原土地用途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可不改变土地用途,允许补缴土地出让金,办理协议出让或租赁手续。”王广华说。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节地效果明显的停车场建设,两部委在供地计划和供地价格方面也给予相关政策支持。

  具体来说,是指对新建建筑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超过停车场配建标准建设停车场,并作为公共停车场向社会开放的超配部分,符合规划的,可不计收土地价款。

  不过,中研普华研究员周德彬提醒,新旧住宅区在增加停车设施建筑面积时面临的问题有所不同。

  “增加停车设施面积对于新住宅小区的问题并不大,但老住宅区就容易出事,毕竟老住宅区经常存在违规建筑,占用公共地段等问题。那么,‘在符合规划前提下的建设’是否会触及这部分人的利益就待商榷。”周德彬说。

  对此,周德彬建议,应由政府出台立法以及规范建设流程,找准利益的平衡点。例如拆赔的可能性。另外,还得因地制宜,对不同的小区采取不同方法,不能一刀切。

  新疆新土地城乡规划设计院规划师欧阳静认为,解决城市停车问题,不能仅限于简单地根据需求修建停车设施或者提高建筑物配建停车指标标准,而必须更新理念和方法,从系统的角度,对停车设施供应和需求关系进行必要的调控,维持停车供需的动态平衡。

  地下停车楼或成“新宠”

  《通知》提到,可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分层规划停车设施,如在城市道路、广场、学校操场、公园绿地以及公交场站、垃圾站等公共设施地下布局公共停车场,地块用地规划性质为相应地块性质兼容社会停车场用地,以促进城市建设用地复合利用。

  对此,住建部城乡规划司干部王海鹏认为,在不减少绿地、符合原批准的规划条件和项目方案等前提下,要考虑地面停车调整为机械式停车和停车楼。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北京南锣鼓巷附近,一个地下6层停车场投入使用,充分挖掘了地下空间潜力并缓解了居民的停车难的问题。据北京万工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响介绍,这种自动的立体停车库可以在同等条件下最大限度利用空间和土地、停放最多的车辆,适合胡同地区。

  9月21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南锣鼓巷。在南锣鼓巷与前圆恩寺胡同交界处,记者找到了报道中所提到的这一停车场。下午3时,正值人流、车流高峰时期,但记者却看到这一停车场的卷帘门下拉紧闭。看守停车场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停车场车位并不向游人开放,只供南锣鼓巷社区居民使用。

  随后,记者从南锣鼓巷社区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该项目共地下6层,面积达上千平方米,共有74个车位。车辆从入口处被升降机接到车库内,再分别运输、停放到合适位置,整个过程流畅高效。地下机械式停车库前后历时4年多建成,建设投资约4千万元,目前每辆车一年的停车收费约为3千元。

  “以前晚上在家经常听见因为错车、抢车位等的争吵声。”家住前圆恩寺胡同的刘春芳老人说,停车库建好之后,胡同里一辆车也不停,老人们也可以出来乘凉了,再也没有因为停车争吵的情况。

  据东城区城管委相关工作人员透露,接下来还可能会于东直门内大街与东直门南北小街交叉的位置增设地下立体停车场,以此避免增加西段的交通量,缓解簋街现有路段停车难问题。

  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高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技术上来说,地下机械式停车库解决停车难是可行的。但从收费、选址安全的角度上来说,依赖这种方式破解停车难问题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还需时间论证。

  链接

  现存的几种停车方式对比

  ●地面集中式停车场。这种停车方式投资较少,存取较为方便,但对居住区环境影响较大,且占地面积大;

  ●路边停车。这种停车方式增大道路用地面积,影响交通,常用于夜间临时停车;

  ●高层住宅建筑附建半地下、地下车库。高层住宅的结构利于地下空间的利用,目前较为普遍采用;

  ●居住小区单建地下半地下车库。地下停车,地上绿化,虽然造价较高但节约土地,在土地紧张的大中城市中采用可以改善小区的居住环境且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全部汽车停车位均设于地下,空出大量的地面作为绿地,可以使小区的环境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

  ●首层架空停车。这种停车方式中首层成为联系住宅组团内外的全步行空间,对改善居住环境有所帮助,但停车对住户有干扰;有些住宅楼间利用平台联系的可在首层平台下停车,既减少干扰,又提供户外活动场地。

停车难“顽疾”再获“处方”
那些世界顶尖的停车场设计
沪地铁航头停车场规建城市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