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9月26日 星期一

以人为本 拂去智慧城市虚火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9月26日   第 02 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科技的发展应用将人们带入到互联网时代,进而产生智慧城市,并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相较于传统城市的发展,智慧城市的规划更依赖大数据分析和互联网的贯通,智能化也成为不少城市新的发展规划方向。作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市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支撑,智慧城市建设正被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重视。

  然而,如果细致分析就不难发现,在很多城市加入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着诸多“趋之若鹜”现象:有些城市盲目跟风,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贪大求全,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只求速度不求质量;有的把智慧城市仅仅定位在工程建设,没有明确主要的工作任务和实施路线,也没有跨部门的共享和业务协同的信息机制、政策机制,只重投资,不求效果,贴标签的现象明显;有些地方甚至连什么是智慧城市都没有搞清楚,却把旗子举得非常高,当做政治口号在宣扬;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价值归宿到底应该落脚在何处也并没有清晰的认识。

  智慧城市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汇聚人的智慧,赋予物以智能,使人和物互存互动、互补互促,以实现经济社会活动最优化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新形态。通过全面感知、互联互通、信息智能处理,实现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智能管理,实现政府、企业、家庭和居民智能化,确保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高效率与人民生活的高质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来说,有三个阶段需要递进,第一个阶段聚焦于“技术”层面,包含着物联网、云计算等基础网络的铺设;第二个阶段属于“管理”层面,即如何通过大数据将各种网络管理起来,从而实现有效性的结果;第三个阶段才是“人文”的阶段,即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是否符合人们的习惯,是否懂得人性化设计等等。建设智慧城市不能仅依靠技术,以人的智慧加上先进的技术,才有可能实现智慧城市。因为技术本身并不会考虑人的需求,所以智慧城市的核心思想是要用智慧去建设、推进城市发展,而不是用技术来主导城市。

  当然,任何技术和管理的本质,都是要让人变得更加强大、让环境更适宜人的生活、为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让人与人的沟通更加顺畅……,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建设应以城市居民为主体,强调市民体验,以增强城市的人文关怀和文化精神作为新的智慧城市建设价值定位,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其所对应的是生命体城市观。

  智慧城市的其核心在于运用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力量,搭建能对城市居民之需求作出实时回应的城市生活体系。这个被构建出来的“城市”,应该能善解人意地了解你的需求,体谅你的不便,一切回归人性化。智慧城市建设就是要让这一切更加的以人为本,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因此,从智慧城市递进的三个阶段看,“以人为本”才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

  智慧城市,不只是智能手机与App,更不只是“互联网+”。智慧城市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涵盖了智慧政府、智慧社区、智慧家庭、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气象等,但其核心是人,“智”只是技术、“慧”才是根本,智慧城市的真正落脚点是惠民。因此,以民生为导向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突破口。“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留在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说道。

  理想的智慧城市应该是智能化无处不在。小到智能家居、智慧养老,大到城市管理、产业发展,信息技术在城市社会各领域实现全面普及和融合应用,城市居民将时刻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和实惠。因此,真正的智慧城市,必须时时刻刻坚守“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诉求,从“人”本身出发,获得一种人性的灵感,这才是智慧城市的最终价值归宿。

  当然,建设以人为本、更为包容、更加持续的城市绝非易事,智慧城市建设中顶层设计的完善、体制机制的创新、解决方案能否做到以人为核心、大众参与度等问题,必须集众人之能,借各领域之力才能实现。

以人为本 拂去智慧城市虚火
以新理念构筑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基石
鼓励“告老还乡”复兴农村经济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