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8月22日 星期一

艺术品“牵手”金融 想说爱你不容易

■中国城市报记者 何玲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8月22日   第 21 版)

  日前,由上海国际信托发行的《上海信托香花石系列·中国字画艺术品投资(嘉世华年)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产品到期后仅兑付本金,未达到预期收益率。投资4年却只收到本金的投资者将相关信托公司、代销银行举报至监管部门,这让沉寂多年的艺术品信托再次受到关注。

  金融资本与艺术品产业联姻是艺术品行业发展的趋势,这在欧美国家司空见惯,但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属于新兴行业。法国埃菲尔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中国办事处副主任齐呦鸣指出,“艺术品在中国的升值空间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显现,尤其是面临艺术品市场整体萎缩和放缓,这就导致一些无法预测的风险将‘盯’上艺术品信托。”

  艺术品信托未老先衰 

  事实上,从早期的个人收藏时代过渡到上世纪90年代以产业资本为主导的机构收藏时代之后,越来越多的资本通过艺术品抵押、艺术品按揭、艺术品信托、艺术品基金等金融形式进入艺术领域,从而开启了中国“艺术金融”时代。

  以艺术品信托为例,2009年6月,国投信托联合建设银行、保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共同推出 “国投信托·盛世宝藏1号·保利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拉开了我国艺术品信托发展的序幕,并在2011年获鼎盛发展。

  用益信托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信托公司共发行艺术品集合信托产品45款,同比增长幅度达350%。2011年艺术品集合信托发行规模约为55亿元,达到历史峰值。

  然而,根据德勤艺术金融报告的数据,伴随着2012年艺术品市场回调,中国艺术品投资基金发行的规模和数量一直在下降。2012年共有12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了34款艺术品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为33.46亿元,同比下降了39.5%。而当年清算艺术品信托产品中,过半为提前清算。

  艺术品市场行持续走低,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艺术品信托的发行量。用益信托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8月11日,2016年没有一家信托公司推出艺术品信托产品;2015年共推出了5款产品,发行规模仅有1.38亿元;2014年推出了11款艺术品信托产品,发行规模7.95亿元。2011年以来,艺术品信托的发行量逐年下降。

  作为一种非主流信托,除了艺术品本身受众不广、基于艺术品设立的信托少有人问津之外,格上理财研究员樊迪认为,造成艺术品信托的发行量逐年下降的原因,还包括艺术品市场存在较大泡沫以及艺术品的真假评估难度较大、花费较高、定价市场化程度不高、交易透明度低等原因。

  逐利蕴含市场风险 

  “中国的艺术品信托可以说被不守规则的人玩‘坏’了,尤其是在2011年,基本上是以理财的方式获得了暴发式的增长。”山东明翰伯通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万龙友指出。

  以国内现有艺术品基金发展模式来看,其产业链并不完整,多数是以有限合伙和信托基金为主,通过跟投、回购、优先和劣后分层的结构设计等条款来控制风险以增加投资人的信心。而不少业内人士也指出,艺术品是一种长线的投资品种,艺术品信托和基金产品的运作周期设计为2至3年是极不合理的,这种投机性的操作必然会伴随着高风险。

  与一般信托产品不同的是,艺术品信托基金产品除了要支付投资者与其他信托产品相似的收益率外,还要覆盖艺术品咨询遴选、鉴定估值、保管保险、宣传推广和拍卖佣金等费用。而艺术品具有其特殊的属性,要想在短期内快速升值,实属不易。然而,逐利的本性让一些人企图借制造事件、炒作和过度包装等做法在短期内实现高回报,这扰乱了本就不成熟的艺术品金融市场,不利于艺术市场的长远发展。万龙友称,因为这种不按照规则出牌的运作方式让持续火爆的艺术品信托在2012年戛然而止,并且从2015年开始,不少艺术品信托被曝出现兑现问题,艺术品信托由鼎盛跌到了沙滩上。

  行业规范亟待重塑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艺术金融市场发展受到制约,主要由于在赝品风险、估值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人道德风险等方面缺乏监管。

  艺术品行业的价值评估问题成为了阻碍艺术金融发展的一大障碍。齐呦鸣认为,目前信托公司发起信托计划、维持日常事务运转几乎完全依赖于第三方聘请的艺术经纪、投资咨询管理中介机构。产品本身应该是核心,而核心都无法掌控,想要客观、合理做投资价值判断更是枉谈。

  面对国内艺术品价值评估无统一标准的问题,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主任陆建松建议,可以打造一个第三方专业平台,集中一批已经退休的文物专家,专门从事文物鉴定工作,同时,成立相关法律监督第三方机构,确立相关的技术标准,明确第三方机构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除了制度的建设,金融机构也需要正确认识艺术品投资的特性,创新更多适合艺术市场的金融产品,这也成为了艺术品金融领域人士的共识。“金融要积极作为,主动认识艺术市场的规律。艺术品市场也应该主动寻找和金融融合的机会,利用金融杠杆推动自己长得更快、更健康。” 潍坊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史跃峰如是说。

  面对艺术品金融市场的乱象,史跃峰语重心长地说,“中国艺术市场还是个孩子,有很多小孩子的毛病,包括冲动、说谎、不守规则……但是我们可以管教他,孩子总要长大。”中国的艺术品金融化的过程虽曲折,但广阔的市场前景还是让不少业内人士对此充满无限期待。

艺术品“牵手”金融 想说爱你不容易
“Hollow”树木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