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8月22日 星期一

“成都中心”规划方案披露

将历史照进现实

■中国城市报记者 郑新钰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8月22日   第 11 版)

  图为“成都中心”规划示意图

  秦朝建城,汉代兴盛,清代形成“两江环抱、三城相重”的城市格局。时光流逝,这座“天府之城”不断向现代化迈进的同时也在思考着如何重现历史荣光。

  近日,成都市规划局透露,为了复兴历史,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和世界文化名城,成都将以天府广场、后子门区域为核心,打造集文化中心、城市遗址、中央公园和产业高地为一体的国际一流新地标。

  “这是一个‘千年一遇的规划’。”成都市规划局副局长王松涛表示,就国内而言,相类似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中心,只有北京、西安等不多的城市。在这样的区域进行这样的规划建设,在全国都很少见。

  复原历史 再现“中央公园”

  民俗专家刘孝昌是个“老成都”,对“成都中心”的规划,他认为是件好事情,有利于传承成都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

  事实上,此次规划的“成都中心”所在区域,即天府广场、后子门一带,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在,都是成都的地理、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

  2014年5月,在古代成都皇城坝中闻名一时的“摩诃池”于成都体育中心南侧的一处工地里被发现。据史书记载,它曾是古成都的“中央公园”,建成之初面积达500余亩,唐朝时曾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到前后蜀和明代,摩诃池修建得更为精美,一度成为皇家园林。

  据了解,根据目前已经确定的规划,将对唐代的摩诃池、宣华苑予以重现。而重现的摩诃池位于目前的成都市体育中心以南北干道为中轴线的对面,与体育中心差不多大。届时,“中央公园”将会有超大草坪,配一些全生态的小型游憩设施,供市民游憩、活动、散步,甚至举行小型演艺活动。“未来,成都市的中央公园将不比纽约的中央公园差。”王松涛说。

  对于规划部分修复摩诃池,刘孝昌很期待,他认为可以在摩诃池上种植荷花,沿湖岸栽种柳树、芙蓉和银杏,这样一年四季,摩诃池都有迷人景致。同时,还可利用现代技术,针对部分点位和景致进行恢复。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在中轴线上出现过的历史建筑——为国求贤坊、旁求俊义坊、明远楼、厚载门,在规划方案中也建议复原。而其他重要元素,包括池、苑、遗址、建筑等,将通过保留改造进行更新。

  “通过历史遗存的恢复,更能激发出成都人和外地游客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刘孝昌说。

  对接现实 完善城市功能

  今年5月,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成都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对于这个称号,成都期盼已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方茜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打造‘成都中心’不仅是成都对成为第六个国家中心城市的热情回应,还意味着成都城市中心区进入转型升级期,是成都优化空间布局,细分城市功能,向国际化大都市进军的号角。

  成都市规划局方面表示,重构后的成都中心,在格局上,天府广场及周边文化建筑将围合形成“城市客厅”,结合中央公园,形成“前厅后苑”的布局。在功能上,将依托体育中心,拓展全民健身功能;结合遗址和体育场,组织现代演艺活动;以中央公园为核心,提升都市生态休闲功能,全面打造都市旅游产业;在外层区域,打造金融商务商业功能;规划建设“城市旅游中心”。

  方茜认为,“成都中心”规划的亮点可总结为“高大上”三字。她向本报记者解释称,“首先,基础设施、制度设计都可以模仿,但文化藏在骨子里,既是成都的面子,又是成都的里子。‘成都中心’凸显成都历代文化精髓,将成都的‘里子’亮出来,这是高明之处;其次,‘大’是指“成都中心”的包容性。‘成都中心’周边有不少文化、创意场所,如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美术馆、成都体育中心等,还有著名的春熙路商圈。加上摩诃池、中央公园,‘成都中心’将承担文化中心、中央公园、城市遗址和产业高地的功能,体现了城市综合体的丰富内涵;第三,“上”是指“成都中心”的建设不仅有历史气息,还足够时尚和新颖。比如,虽然没有城市空间,但可以使用三维全景的虚拟现实技术来呈现明远楼。而摩诃池的建设离不开“海绵城市”缔造,必然会使用先进的雨水收集回用装置。”

  此外,方茜还指出,“成都中心”处在旧城的中心,是与蓬勃发展的天府新区遥相呼应。旧城换新颜是旧城释放历史文化魅力,与新城各领风骚、差异化发展所需。

  “这个规划已经经历了几代人的打造。”参与规划设计的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淼透露,目前公开的版本不一定就是最后的实施版本。在实施过程中,会根据这样那样的情况,广泛吸收社会各界的建言建议。最终的落地版本可能会比这个公开版本更合适,功能性更强。

  专家:不仅是旅游地标 将带动区域发展

  随着城市不断被开发,城市核心地带富集了高端商务、城市功能性建筑、高端消费卖场等丰富的业态,更注定了城市核心土地资源和物业的稀缺性。在中心城区进行这样大规模的规划难免引起争议。

  有人认为,成都已有天府广场、春熙路商圈这样的地标,扩大市中心的必要性需要商榷。毕竟市中心寸土寸金,费时费力再造一个“成都中心”的意义不大。

  针对这一质疑,王江涛回应称,“成都中心”不仅仅是吸引游客的旅游地标,它同时将作为城市公共活动的载体。

  对此,方茜也表示,春熙路商圈与“成都中心”在空间上是相互独立的。两者功能也不同,不是竞争关系。春熙路商圈重“商”,但购物只是城市的一个功能。在“吃住行游娱购”这几个选项中,后工业化时代的人们更倾心于“游”。“成都中心”是在补差,完善天府广场、春熙路商圈的不足。

  在方茜看来,未来“成都中心”的崛起,不仅有利于聚合城市中心区资源,形成新的旅游资源,促进商业圈、文化圈、旅游圈环环相扣,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周边区域生态环境;而且对整个西部、成渝城市群的发展都是有利的,会通过集聚效应、溢出效应,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规划看起来是设计,但体现的是理念。我们有理由相信,‘成都中心’将成为成都的地标。”方茜说。

将历史照进现实
世界级中央公园周边物业价值看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