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8月22日 星期一

积分落户 北京门槛高在哪?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迪 郭立琦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8月22日   第 01 版)

  8月11日,北京接连发布了《北京市实施<居住证暂行条例>办法》《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北京“居住证”的申请标准,以及积分落户的各项指标等。北上广深4大城市的积分落户政策以北京浓墨重彩的一笔收尾。

  政策一出,各方反应不一。刚毕业的大学生觉得,七年时间撑不撑得过还不好说;有些在北京待了七八年,早已买房买车、安家立业的人对户口好像已没有执念;更多的人,还是拿起计算器,一项一项算完,但面对每年不确定的“分数线”,他们也直呼,“心里没底,希望渺茫”。

  “北京积分政策中没有规定明确的分数线,在我看来,是政府想要留有一些回旋余地,不想释放明确信号。对于北京这样的城市,控制人口总量的难度非常大,以后每年的落户指标,也将是多方利益博弈后的结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

  设置教育背景指标不是歧视

  由于北上广深发展特点不一,积分落户指标体系也不尽相同。而北京尤其体现了对高端人才和高学历人才的重视。

  学历方面,北京规定,大学专科(含高职)10.5分,大学本科学历并取得学位15分,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硕士学位26分,研究生学历并取得博士学位37分。而上海的各项积分指标中,专业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指标最高分值140分,高于取得博士学历学位的积分110分。

  而北京上海两地,大专(含高职)以下学历均不计分,而深圳和广州都明确了大专以下教育程度申请人的积分。上海、广州、深圳还将职称、职业技能作为加分指标,北京则没将职称纳入积分。

  专家表示,就目前北京公布的积分落户政策来看,门槛还是很高,特别是对低技能劳动者来说,落户仍然困难重重。

  早前,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曾提出,在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的探索实践当中,存在政策歧视,从事服务行业或体力劳动的低技能群体远没有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受欢迎”。

  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教授张强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北京积分落户政策里关于学历方面的加分项,并不是对所谓低端劳动力的歧视,而是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城市定位来引进和控制人口。“北京的定位就是文化、科技创新中心,更多需要的也是这方面的人才,积分政策是在引导,希望这样的人群进入北京。”张强说。

  对此,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规划院副院长文辉也认为,既然是积分落户,自然有一定标准和门槛,毕竟不是普惠政策。单纯说对某个群体有门槛,意义不大。“农民工在学历,纳税,创新创业不占优势,但在荣誉,守纪等方面却可争取,所以不能一概而论。”文辉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

  未来每年落户不超万人

  项目赋分代表着人口导向。正如文辉所说,各城市积分政策有的是宽进严出,有的是严进宽出,积分标准和条件都是根据城市发展需要设立的。

  记者发现,导向指标中的创新创业指标与“科技创新中心”这一定位不谋而合,在科技文化领域获国家级奖项,担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高管等,都可成为加分条件。

  此外,北京还规定,如果居住地由城六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转到其他区,每满1年加2分,最高加6分;如果就业地和居住地均由城六区转到其他区,最高可以加12分。而这也对应着北京“到2020年,城六区人口将减少15%”的硬指标。

  不论如何比较,目前,北上广深4座人口超千万的城市都面临着控制人口的任务。

  公开数据显示,上海从2012年起执行以积分制为主体的居住证制度,至2015年年底,共2.6万人落户。2015年,广州积分落户的指标是4500名。深圳2010年至2013年8月13日共有9.8万名外来人口积分落户。

  北京积分落户每年能解决多少人?学者经测算认为,不会超过万人。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在去年征求意见稿公布时对记者表示:“预计每年的落户指标不会超过5000人。”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于今年年初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末北京常住外来人口为822.6万人。对于他们来说,落户是千里挑一。

  上海、广州、深圳积分落户好似一幕幕“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励志大戏,而北京这部“悬疑片”现已公布上映日期,如何上演,还未可知。

积分落户 北京门槛高在哪?
图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