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8月15日 星期一

奥运之际,带你“穿越”看古代体育

■中国城市报记者 刘蕾/整理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8月15日   第 21 版)

  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马上已经开始了,相比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中国古代体育竞技强调的是娱乐性、游戏性和仪式性。奥运会上所开展的运动项目,如田径、球类、体操、棋类、水上运动等,都可在中国古代体育活动中找到源头或相近的形式。这种情形在古代其他国家并不多见,表现了中国这一绵延至今数千年的古老文明的魅力。

  中国古代体育竞技项目一部分是从生产实践活动和军事战斗技能中转化而来,一部分是具有技击和保健特色的武术、养生活动。随着竞技项目的流传和推广,那些起初用于冷兵器军事力量、技能训练的体育竞技,许多也都演变成了节日庆典的表演项目和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活动。

  中国古代的体育文化,集中表现为百姓的竞技游戏、士子的修养功夫、历代民间节令的习俗,以及宫廷以至民间各种肢体运动的娱乐和表演形式;它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体现了中原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南方水域文化等多种多样的民族特色。

  竞技类

  竞技类是指那些具有竞赛性、按照较严格的规则进行的运动项目。中国在汉武帝、隋炀帝时曾连续举办过全国性的角抵大汇演;宋元时也有过规模较大的摔跤或长跑比赛,但并未持续流传,也缺乏完整的比赛制度。总的来说,中国古代体育的竞技性同西方相比弱很多,特别是唐代以后,这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特定的生存环境铸成了中华民族清静淡泊、顺乎自然、洁身自好的性格,追求个人与社会、理智与情感和谐统一的理想,这就使得竞争精神很难成为民族精神的主流,也不利于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及对抗性的竞技运动的充分发展。

  射箭——百步穿杨

  “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主要教育内容。其中,“射”就是射箭,“御”就是驾驶马车。

  弓箭的产生,成为狩猎和战争的锐利武器。射术的练习,是古人重要的体育活动。

  周代制定了“射礼”。射礼是指礼仪化的射箭比赛,是古代多种场合必然举行的活动项目,例如祭祀典礼、诸侯朝拜、外交会盟等场合;按等级排列为四种:大射、宾射、燕射、乡射,这使射箭成为一种文化礼仪。战国时期赵灵王提倡“胡服骑射”,把射箭和骑行结合在一起作为军事训练项目。而且射箭运动在古代不仅限于男子,女子也能参与,在乐府诗中就有这样的描写:“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唐代宫廷中的女子也能骑射,杜甫《哀江头》中就有“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的”的描写。可见,射箭在当时的贵族阶层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也是一项日常娱乐活动。

  古代出了许多善射的武士,如先秦时的养由基、纪昌、逢蒙;汉代的飞将军李广;三国时期的曹操也能“手射飞鸟”。

  由于射箭在古代军事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唐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武则天开创选拔军事人材的武举制度,就对射术特别重视。直至清末,射术一直是军事武艺的主要项目。

  宋元以后,由于现代火器的发明和使用,射箭活动中的军事、礼仪等意义日渐削弱,其竞赛性和娱乐性却逐渐加强,但仍然属于武艺的重要内容,直至清末。

  表演类

  体育活动与文娱融为一体是中国古代体育的特色。

  体育表演既出现在宫廷宴会上,也是民间庙会或集会中受欢迎的活动,并且几乎贯穿了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整个过程。

  自春秋战国以来,一些体育项目出现了娱乐化的趋势。许多富有技巧表演性、游戏性、趣味性和艺术观赏性的体育项目相继出现,而这一发展势头在秦汉时期更得到进一步强化。

  角抵——两两相抵

  相传在黄帝部落与蚩尤部落的一次大战中,蚩尤部落的人都在头上戴了假角,“以角抵人,人莫能御。”这种用头冲撞的作战方式,就是角抵的最早起源。殷周时期,角抵是军事训练的一个项目。周天子在挑选出征的武士时,被选者要脱衣扎腰,裸露臂腿,进行徒手的角力比赛。战国时期,角力在军队习练的基础上,发展成一种表演性的竞赛,秦国更正式定名“角抵”,主要作为观赏项目。

  至秦汉时期,角抵非常盛行,但是当时的角抵已演变成一种带有一定表演成分的游戏活动。晋代,角抵出现了另一名称“相扑”。到了唐代,相扑、角抵两种名称并行,特点回归到赛力性的竞技,并且大多在军中进行。

  隋唐时期,角抵十分盛行。唐代帝王也喜欢欣赏角抵,唐穆宗每三日即要不停地观看角抵百戏。晚唐时,宫中更设有“相扑朋(摔跤队)”以供召唤表演。由于当时不少人自幼习相扑,使其逐渐走向专业化。唐代,民间亦流行相扑,现代日本相扑“裸袒相搏”的特色,正与唐代相扑一脉相传。

  宋末元初《文献通考》中记载,角抵作为宫廷的娱乐活动,是各种表演节目的压轴戏。摔跤手临上场前,左右军就擂起大鼓;在急鼓声中,一个个赤裸上身的壮士绕场而入,寻对扭摔;一交上手,场外的观众就呐喊助威;分出了胜负之后,观众欢呼,急鼓三通。

  宋代以后,民间相扑盛行于民间,甚至出现了女子相扑,这种活动多在城市的大型娱乐场所“瓦肆”出现。一类是正式决胜负的比赛,有“打擂台”的性质,在《水浒传》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扑擎天柱”中有所描写;另一类则是平日在瓦舍等场所里进行,表演性更甚于竞争性。

  明代以角抵为练兵活动之一。在民间,南方有“浪子相扑”,即清明踏青时在郊外摔跤;北方少数民族更盛行“摔角”——二人穿厚重短衣束带相勾绊。清代帝王喜爱摔跤,特地选了摔跤好手成立“善扑营”。

  举重——力能扛鼎

  古人重视力量的训练,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举重活动。在商、周青铜时代,人们喜欢用巨大而沉重的宝器——鼎,作为举重的器具。据《史记》记载,秦武王有力好武,秦国的大力士乌获、任鄙、孟说等人,都因举重优胜被封官职。秦武王还亲自与孟说比赛举鼎。

  汉代举重盛行,称举重较力的竞赛为“鼎力”,尊称大力士“鼎士”。考古发掘出的汉墓壁画及汉画像砖、画像石,为我们留下了举重的生动形象。当时“扛鼎”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单手执鼎一足,手臂平伸,将其举起;另一种是两手执鼎双耳,将鼎翻转过来,三足朝天,高举于头顶之上,略似今日之举重动作。

  唐武则天时,武科考试开始列“举重”与“负重”为测试项目,从制度上肯定了力量在武艺中的重要地位,促使人们加强力量训练,大力推动了举重活动的开展。在武举制的影响下,军队和民间都出现了多种多样的举重练力活动,如举石锁、石担、石磴、石狮、桌床,还有拉硬弓、舞重兵器,以及负重物等。

  唐代以后,举重的内容越来越多样化。到了宋代,出现了用石头制成的各种举重器械,《武林旧事》的记载中就出现了举石球、掇石墩。明、清两代进行武举的力量科目考试时,就用掇石替换了唐代的翘关。

  娱乐游戏类

  古代中国体育具有娱乐游戏性质的体育活动很多,在已发现的文物和文献记载中,主要有捶丸、棋类、投壶、木射、秋千等,还有些本来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和竞技性,但后来娱乐性和技巧性逐渐增强,而竞争性逐渐减弱了,成为纯娱乐类活动,如蹴鞠。

  蹴鞠——一蹴而就

  中国古代称踢足球为“蹴鞠”,亦称“蹋鞠”。蹴鞠的源起与军事训练有密切的关系,《黄帝四经》中《十六经·正乱》记载:“于是出其锵钺,奋其戎兵。黄帝身遇蚩尤,因而擒之。剥其革以为干候,使人射之,多中者赏。断其发而建之天,曰蚩尤之旌,充其胃以为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历史记载,古代足球是作为军队中的一项游戏娱乐活动而开展起来的。战国时代,蹴鞠运动已非常盛行。汉代名将卫青、霍去病率军驻守边疆时,曾闲时蹴鞠。

  发展到汉代皇室,蹴鞠规模变得很大,有专门的球场,四周还有围墙和看台。较为正规的蹴鞠比赛分为两队,双方各有12名队员参加,以踢进球门之球数的多少决定胜负。

  唐代时,马球兴起,练兵习武多采用马球,而蹴鞠则向着娱乐方向发展。此时,还发明了以气球作球胆,并设球门进行比赛。这大大促进了运动技术的发展和提高。

  宋代时,蹴鞠在民间已成为最主要的娱乐活动之一。宋代的帝王将相也多是蹴鞠竞赛的爱好者。《水浒》里所描写的太尉高俅,便是凭一脚好球艺而发迹,说明了当时人们喜爱蹴鞠的程度。到了清代时期,蹴鞠又和溜冰结合在一起,出现了一种“冰上蹴鞠”的活动。玩时,双方数十人分位而立,各有统礼,扎一彩球并将其抛起,众人群起而争,边滑边踢球,互相追逐嬉戏。

  中国古代足球的一个显着特色,是在唐代兴起了女子足球运动,这与蹴鞠发展为讲求个人技艺的表演性游戏有直接关系。由于表演性取代了激烈对抗的竞赛性,蹴鞠运动在明代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奥运之际,带你“穿越”看古代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