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8月08日 星期一

复合型金融人才的成长之路

■中国城市报特约记者 郭春兰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8月08日   第 07 版)

  大资管时代,以及互联网精神带来的金融脱媒趋势,给资产方和资金方都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和更便捷的对接机会。同时,正是由于选项的琳琅满目,使所有参与者都面临着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知识和技能的压力。能够娴熟运用各种金融工具的复合型人才日益成为市场的宠儿。日前,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南开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上海世博商学院(筹)、上海南开允能进修学院等机构在上海举办了《复合型金融人才的成长之路》研讨会。

  扎实的经济学理论是基础

  力鼎资本创始合伙人兼CEO高凤勇认为,作为一个金融从业人员,最基础的经济学、金融学知识非常重要。对这些理论的掌握,能够帮助一个投资人或者投资经理不会犯低级错误。有些行业专家出身的投资人,往往会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经济学训练,在投资的基本逻辑方面出问题。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刘澜飚也认为,大学期间为学生打下最基础的理论底子是很重要的。我们很难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明确他以后做什么,只要底子好,以后向任何方向发展都没有问题。

  大学课程应增加实战内容

  中国新城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茅一平认为,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让更多业界精英进课堂,另外,如果能够让学生保留学籍,先到社会上工作一年再回校继续学习,就会令学生的实战能力得到大大提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校友会秘书长刘勇、太平洋保险香港公司筹备组负责人金兆新都提出应该在大学一年级就开始实习。上海南开允能进修学院院长佟鑫也力主增加实战课程,允能学院已经聘请了一批金融家、企业家作为讲师,既为在校生讲课,也为在岗的金融从业人员进行跨界培训。

  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同样重要

  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庄涌指出,大学基本上没有办法培养出复合型金融人才,但可以为一个人成为复合型金融人才打好基础。这方面,在他看来最重要的不仅仅是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同样重要。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抗压能力、交往能力、团队精神等都决定着一个人发展的空间。南开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白云龙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泛在教育目前在技术上没有障碍,4A(即Anyone、Anytime、Anywhere、Anything)学习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大学期间通过人文课程等方式加强对人格的培养更重要。

  持续学习能力是成才的关键

  复星创投的人力资源总监马德刚特别在意新进员工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指出,学校学习的知识在实际中也许会用不到,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则可以让这个人不管面临什么行业,不管想进入什么岗位,都可以快速的学习,快速的适应。而良好的习惯也包括认真钻研的劲头。认准事情之后,要有足够的内驱力,不弄明白不罢休。

  北方信托董事长王建东也指出了持续学习的重要性。他同时也赞同庄涌的观点,认为复合型金融人才是需要在长期实践中通过持续学习而养成的。

  常晟投资董事长王维钢认为,业界人员与在校生的交流,既能够帮助到在校生,也能促进业界人士不断学习和思考。

  对于什么是复合型金融人才,各位嘉宾提出了不同的角度。跨学科型的金融人才(金融+计算机),跨行业的(了解保险、私募等各个行业)的人才,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还有品格与能力并重的人才。这些人才都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培养,用不同的机会去造就。这需要大学、金融机构以及从业人员共同努力。

“免费下午茶” 银行来请客
“唐山世园会·卡酷嘉年华” 促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复合型金融人才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