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8月01日 星期一

津市:小城里的“大幸福”

■中国城市报 陈敏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8月01日   第 23 版)

  “小城幸福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津市来,感慨特别多……”每当华灯初上,在津市城区三湖公园漫步时,男女老少轻盈的舞姿,灿烂的笑脸,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勾勒出了一幅和谐幸福的画卷。

  这幅动人的画卷,正是津市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落实“四个全面”及“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常德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以敢于担当、时不我待的精神,大力推进全市创新发展所勾画的,使津市实现了华丽嬗变,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

  津市位于湘西北,濒临洞庭湖,历史上曾是湘鄂省际经济交流的要道,澧水流域最大的物资集散地。20世纪80年代,津市完备的工业、街市的繁华就令人青睐和羡慕。鼎盛时期的津市拥有50多个部优、国优产品,一度比肩湖北工业重镇沙市,有着“北有沙市、南有津市”之美誉。然而,随着水运没落和区位优势丧失,津市经济开始衰落,于90年代中后期陷入低谷。

  步入新的历史时期该何去何从?津市人没有沉沦,而是以抓铁有痕的韧劲,艰辛探索,奋发图强,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和城乡一体化战略。经过10多年的苦心经营,津市经济实力得到提升,城乡功能逐步完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一个个小小的幸福因子汇聚成了津市人民的大幸福,这个山水环抱的精致城市终于重现勃勃生机。

  着眼大局,经济发展是幸福的前提

  津市老百姓的幸福感到底要从哪里来呢?津市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幸福只有从发展中来,往大了说,只有蛋糕做大了,分到每个人的分量才有保障;往小了说,经济发展了,充分就业才能迎刃而解。”

  2005年,津市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并开始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十年来,津市历届班子都坚定不移地走“工业立市”之路,努力推动产业在集聚中调整、在调整中优化。全市上下形成了共同忧工业、谋工业、干工业的浓厚氛围。

  十年间,津市工业园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从2005年总税收不到1000万元,到2015年增长至1.4亿元;规模工业企业从8家增加到71家;园区规划面积从6.4平方公里扩充到18.96平方公里。仅2015年,津市工业园就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71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41.4亿元,同比增长25%。

  津市在资源、交通、区位、人脉上跟其他区县市比没有优势。市委书记王学武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年津市始终是以“拼抢意识”抓发展的,时刻需要抢人才、抢资源、抢客商。市长陈章杰对此也深有体会,在别的区县市2000万的项目都不算大,而在津市50万的项目就是大项目了。

  由于有了这种“拼抢意识”,凡省里的竞争性项目,津市必有作为。3月底,陈章杰带领团队在省级海绵城市建设申报遴选现场陈述和答辩,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试点。此外,在激烈的竞争中,基础条件并不占优的津市还将智慧城市、油菜大县项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抢入囊中,为发展争取了更多实实在在的动力。

  “很多工作没有机遇,我们创造机遇也要上。”王学武介绍,有些项目,国家、省里还只是准备干,津市就会在第一时间找到对应路径和答案。2012年,津市就开始着手棚户区改造,因为动手早,向上争取了很多指标,城市面貌变化很大,“整体开发运营、项目捆绑建设”的模式更是得到了省住建厅的肯定和推广。

  2015年,新华社一篇关于农业污染威胁洞庭湖区生态环境的文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而津市毛里湖从2013年就开始禁止投肥养殖,将养殖场搬离湖区,开展循环养殖消纳粪便,探索出了一个既适合本地经济发展又兼顾生态保护的湖区生态循环畜牧水产养殖业发展样本,毛里湖重现清澈,中央电视台、湖南日报就此专门报道。国家农业部来到津市考察后,直呼比想象中的还要好,要将津市列为全国试点。

  凭着群众的支持和干部们的一股子拼劲,近年来,津市成功跻身新型城镇化试点(国家级)、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良好湖泊生态保护工程(国家级)、智慧社区试点(国家级)、全国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整县(市)推进试点(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省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省级)等一系列项目,还正式启动了津澧融城、融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对接长江经济带等项目。这些金字招牌,承载的是津市热火朝天、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保障的是广大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源头活水。

  关注民生,百姓满意是幸福的关键

  要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到幸福,真正感到满意,就必须在改善民生上下大力气。这是津市市委、市政府的一贯追求。他们以城乡一体化统领民生,除了让百姓有殷实感、舒适感、安全感、愉悦感,还下足了工夫让农村居民有公平感,按照“城乡统筹、全域覆盖”的思路,重点探索推进城乡供水、城乡公交客运、城乡医疗保障、城乡养老、城乡环境整治改革,通过保障供水、完善交通、社会保障、清洁环境等,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到津市每一位城乡百姓。

  为解决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市政府共投入项目资金3.11亿元,建水厂、铺管道网,主管道最远铺设59公里,实行城乡供水水源同库、水质同标、水务同管,用两年时间率先在全省解决了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同时,津市大力创新模式,打破城乡公交客运“二元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乡镇客运和城市公交为依托,投入建设资金近200万元,实现城乡交通资源共享,全面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药山镇距离市区约50公里,是距离市区最远的一个乡镇。“过去人们在这里坐车不太方便,因为渡口到保河堤这一段没有连起来,要转乘过境车辆。现在这一段都打通了,形成了双环线,乘客花的时间也少了,纷纷反映坐车方便了很多。”津市西线客运环线队长许爱军谈起这些,脸上写满了满意的笑容。

  饮水安全了,出行方便了,还要让乡里的环境跟城里一样干净整洁。通过市场化运作,津市已实现了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在村(居)全面实施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的清运处理模式,在集镇、学校等人口集聚区建设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设备,实现垃圾分类减量和垃圾足不出户。在全省的测评中,津市农村综合环境整治排全省县级市第一名。

  为了老有所养,津市积极探索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城乡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建的“棠华敬老院”,占地50亩,总投资520万元,建筑面积达3220平米,开设床位128个,院子场地宽阔、空气清新,内设鱼塘、猪圈、菜园,活动室、医疗室、理发室等等,还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有专人打扫卫生。

  现在,津市已建成各类城乡养老机构77个,养老床位达203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40张,超过了全省要求的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35张的标准,基本实现了全市城乡养老机构全覆盖。

  津市城乡居民幸福感的获得,映射着市委、市政府为民造福的智慧和决心,彰显出从地域管理到治理再到经营的嬗变。当然,其中不变的核心是对人的主体地位尊重和个体权利的实现,这种尊重不仅仅体现在城市居民,更多兼顾弱势的农村居民,并最终落脚于让每个人的生活更加幸福。

  干在实处,务实惠民是幸福的根本

  幸福感不是漂亮的口号,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要干在实处,要务实惠民。

  为进一步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津市提出了新一轮棚户区改造计划,力争再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主城区成片棚户区改造,基本完成“城中村”改造,并将“棚改”工作向乡镇延伸,到2017年底,要完成棚户区改造25273户的目标任务。截至2015年底,全市已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13个,完成改造面积37.4万平方米,建设保障性住房27.3万平方米。

  让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还需要有一支实实在在的干部队伍。为此,津市的各级领导在社会上公开手机号码,直到与群众“零距离”沟通,倾听百姓真实真切的声音,为老百姓切实解决问题。市委书记王学武的手机号公开之初,反映的问题和诉求不断。在一本记事簿上,我们看到里面记满了群众反映的情况、承办落实的部门、最后办理的结果。王学武坦言,刚开始,100多位领导干部的手机号码向老百姓公布,有些干部担心麻烦事缠身,骚扰电话不断。但事实确恰恰相反,群众合理的诉求解决了,老百姓就会满意。原来电话多,确实积累了一些需求为群众解决的问题。但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和一些矛盾的化解,群众的诉求就越来越少。今年情况就大不一样,到目前止,也只接到10多个群众的电话。

  班子团结干实事,更是幸福的保证。津市领导们,心往一处想,谋事不谋人,不光身处一线,更是置身火线。雪丽造纸厂因环保要关闭,800多名工人何去何从的问题,成了津市的大事。市人大主任王育平不仅亲临一线开展维稳,而且他带领的工作组将善后事宜也处理得很妥当。市政协主席姜正才,牵头处置卡谱吉诺公司若干问题,推进得很平稳,为市委政府分了忧,为地方持续发展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

  而广大基层干部,即使再苦再难,也要把工作落实到“最后一站”。干部带头干实事,老百姓积极性也得到提高,三改四化、五城同创、公园绿地建设等等,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一桩桩、一件件落地、抓实,解决了难题、温暖了民心。

  穿行在津市,随便问一位居民,你感觉这里幸福么,都会说:山环水绕、悠闲恬静;文化浓厚、美食诱人;公园美丽、道路整洁……如数家珍的获得感,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表情,将津市的大幸福诠释得非常豪迈而真实。

津市:小城里的“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