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8月01日 星期一

中关村如何引领京津冀协同创新?

■陈智国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8月01日   第 11 版)

  日前,京承两地携手打造—承德德鸣大数据产业园项目3号数据中心正式封顶,一期A标段两栋数据中心楼和一栋体验中心楼预计将于9月底完工投入运营,标志着京津冀大数据走廊建设步入新阶段。

  承德大数据项目,只是中关村与津冀周边区域产业转移、协同创新不断深化的一个缩影。自2014年2月,习总书记对北京“大城市病”治理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以来,三地政府、中关村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首先,政府层面密集对接,协同的深度、广度显著提升。中关村管委会与廊坊、承德、唐山、滨海新区、保定、宝坻等区域签订合作协议,还深度参与天津滨海中关村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曹妃甸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的规划、建设与运营,取得积极进展。

  第二,科研院所主动布局,在带动协同创新方面作用显著。清华大学与廊坊、秦皇岛、唐山等地共建研究院、科技园,成立了智能交通等多个应用研究中心;与天津大学合作共建“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等科研平台。

  第三,企业走出去意愿强烈,形成以园区为载体的合作格局。2015年,中关村流向津、冀技术合同2565项,成交额89.4亿元,同比增长60.5%。

  最后,社会化主体积极参与,有力加速区域协同创新进展步伐。北京创业孵育协会、清控科创等一批服务机构都在通过共建孵化器等方式,实现孵化合作。截至2015年底,中关村产业联盟达到167家,其中一半左右的联盟吸纳了京外地区成员,津冀地区的大部分龙头企业在联盟之中。

  未来发展中,必须要有新理念和新部署,要实现“五大转变”:

  一是要转变抓产业、抓项目的工作导向,把人的高效流动配置作为协同基点。要转变抓产业、抓项目的招商工作导向,把区域协同的基点放在“人”的高效流动上,让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起来,转向依靠“人”的创新创业效能释放的“无极限”内涵式发展。

  二是要转变拼政策、拼成本的竞争思维,把服务提升和环境营造作为塑造区域优势的出发点。要转变传统的拼政策、拼成本思维,转向“拼环境、拼规划、拼服务”,政府要在做好硬件设施、配套的同时,全方位提升政府服务,金融、人才、中介等第三方专业服务以及生活配套服务水平,营造“便商利商宜商”的配套环境,打造企业服务高地、综合成本洼地。

  三是要转变挖存量、重短期的惯性模式,把增量培育、创新转型作为区域协同创新的重心。要转变重存量、重短期效应的思维定势,关注增量培育与长期创新协同效应。增量培育方面,要利用好国家及各区域支持“双创”政策,做好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源头机构对接。要发挥三地比较优势,依托北京的人才、金融、国际平台优势,津冀的生产成本、产业配套优势,打造全球最优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吸引全球高端项目落地。

  四是要转变重经济、轻创新的发展理念,把中关村创新基因移植、放大作为区域协同创新的根本目标。要把中关村创新基因的移植、放大作为区域协同创新的关键,选择若干交通区位、资源禀赋、创新基础、产业条件最为优越的区域,打造一批能够与中关村实现无缝对接的“科技创新卫星城”,形成区域性创新枢纽,共建大区域创新体系。

  五要转变传统产业分工、产业链布局的认知模式,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区域间功能协同与产业升级。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明确各区域创新定位,通过创新链布局,引导资金链,完善产业链,引导整个区域创新体系内各节点区域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周边区域要结合自身特色,明确在细分领域技术创新中心、区域性创新服务中心等功能定位,搭建与中关村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对接与服务平台,实现与中关村的资源一体化、创新一体化。

  (作者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

多规合一后 “一”归何处?
中关村如何引领京津冀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