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7月18日 星期一

县域旅游看好“思南模式”

■中国城市报记者 孟航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7月18日   第 06 版)

  刘世贵,47岁,十几岁时开始学习制作思南花烛,入行时,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这门手艺现如今成为了思南的城市名片。

  在7月15日召开的第四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启动仪式上,思南花烛传人刘世贵带来的龙凤花烛吸引了众多参会人员的目光,加工造型,染画色彩,刘世贵现场制作的花烛上,那一朵朵蜡制的“鲜花”活灵活现。“只要是思南县政府在外地旅游推介,就会带上我。”手艺人刘世贵对记者说道。

  为创新做足功课

  继第三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走进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后,即将于今年10月召开的第四届论坛将落户于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而本次启动仪式也是思南县的一次全面的对外旅游推介。

  思南县位于贵州省铜仁市西部的乌江中下游,地处武陵山腹地,乌江流域中心地带,东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西倚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南靠泉都石歼县接黔东南镇远古城、荔波等景区,北顺乌江达重庆涪陵入长江。

  推介会上向我们展示的龙凤花烛、喜文化刻纸仅能代表思南县石林、温泉、乌江及历史文化四张旅游“名片”中的其中一张。自2013年开始,思南县旅游业开始致力于创新发展,成功走出了一条快速、科学、健康的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之路,创造了县域旅游产业发展后发赶超的“思南模式”。而思南县也在全国旅游转型升级和贵州旅游转型升级中走到了发展的前列,勇于担当了旅游改革创新的先锋角色。

  旅游创新为思南带来了累累硕果。据中共铜仁市委常委、副市长牛建国介绍,思南先后荣获了国家地质公园、全国温泉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楠木之乡、国家级古建筑群、“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等多张国字号殊荣,打造了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4A级景区、九天温泉4A级景区和万圣山森林公园等一批3A级景区。

  谈及旅游改革创新,需解决“创新在何处?”“如何求创新?”,为此思南县做足了功课。为了发现思南优质丰富的旅游资源,思南先后邀请国家、省、市有关专家把脉问诊。与此同时,思南还在旅游营销管理上大胆让“外来的和尚念经”。其中,以九天温泉、腾龙峡风景旅游度假区、万圣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等为代表的思南外来旅游“专家库”,正在成为思南旅游产品推向山外的中坚力量。目前,全县约有50位外籍人成为思南旅游业的管理者与经销商。

  全域旅游雏形初现

  旅游是一个大投入带来大产出的行业,在“五位一体”总体战略下,“创新旅游+”与“全域旅游”是促进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源动力。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张辉在会上就全域旅游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全域旅游要形成空间域、管理域、要素域和产业域的旅游完备,比如空间意义上,旅游要形成景区、度假区、购物区、休闲区等这些点状、块状的形态,以满足人们观光、休闲、度假的需要。

  通过实施城旅一体、农旅互动战略,思南全域旅游已雏形初现。其中,石林景区、九天温泉城、腾龙峡旅游度假区、白鹭湖景区、安化古街等一批景区的打造,为古老山城增添新的发展动力。

  农旅互动的乡村旅游是思南县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辉指出,中国30多年的旅游产业发展,其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是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使农民可以不离开乡土,照样可以获得资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劳动性收入。因此,对于山村经济来说,旅游化是非常好的发展路径。

  毫无疑问,对于工业欠发达,但自然资源丰富的思南县来说,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依靠工业化与旅游化两条腿走路必将是一条阳光大道。

  为此,思南县秉持着“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发展理念,统筹推进旅游与现代农业、新型工业融合发展,衍生旅游新业态和新产品。另外,思南县还重点打造塘头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张家寨生态茶园、许家坝高山草场建设,辐射带动各乡镇产业园区发展,增加园区观光、休闲、体验、科普、展销、旅游工艺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功能。同时,思南县还积极探索和创新“园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园区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

县域旅游看好“思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