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7月18日 星期一

“百湖之城”的内涝之困

■中国城市报记者 郭立琦 康克佳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7月18日   第 01 版)

  暴雨,又一次把武汉推到了风口浪尖。

  2011年、2013年两次暴雨袭城的景象还历历在目,没想到3年后再次遭遇特大洪灾。在抗灾的同时,关于“百湖之城”武汉为何频频内涝的质疑之声也开始让人思考,这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那些湖不填武汉就不涝了?”

  “2002年武汉共有200多个湖泊,2012年只剩下了160多个;建国初期,武汉城区有127个湖泊,目前主城区仅剩38个。”这组反复被媒体引用的数据让武汉水务局有点难堪,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2002年有200多个湖泊这个数据肯定是错的。另外,自颁布《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后,已经遏制了侵蚀湖泊的现象。

  可湖泊面积减少是不争的事实,不过主要因素或许并非是外界普遍认为的房地产开发。据统计数据显示,武汉湖泊面积大量减少的时间在上世纪50-90年代,主要用于围湖造田和围湖养殖,湖泊面积从1581平方公里缩减为80年代的874平方公里。而这次武汉严重受涝的关键原因,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的专家们都认为是“雨量太大”。

  根据国家气象局的检测,截至7月12日,长江中下游的梅雨量已达493毫米,较同期平均值增加了75%,预计到此次梅雨结束,雨量很可能超过1998年572.4毫米。

  “湖面填埋会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市内涝,但(这次)水量太大确实是不可控的。那些湖不填武汉就不涝了?那也未必。”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规划院院长沈迟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说。

  另外,地势低也是造成内涝的原因之一,武汉市区地面的平均海拔高度为24米,汛期雨水全部要靠泵站抽排入江。

  说好的海绵城市呢?

  “当前不少城市出现内涝,这既有降雨集中的因素,也反映出城市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李克强总理察看此次洪水灾情期间说道。在近日举行的武汉市防汛排涝应急救灾新闻发布会上,武汉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标准偏低是造成此次内涝的原因之一。

  我国之前大多数城市地下管网排水设施,是按照苏联标准设计建造的,但苏联模式并不符合我国国情,加之近些年城市发展“重地上不重视地下”“地下跟不上地上”以及城市水系破坏严重等情况屡见不鲜。

  另外,“我国很多城市里的河堤和公园里的湿地其实都做了防渗处理。”中国生物多样性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周晋峰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表面看起来很好,其实并不是建设海绵城市。

  武汉市政府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2011年洪灾后,武汉先后启动了“污水全处理五年计划”和“排水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计划”。可“攻坚战”刚打响,一场“50年一遇的暴雨”就在2013年袭击了武汉,导致近半城严重渍水。

  2015年,武汉市政府印发《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涝、治污、供水两年决战行动计划》,同年,正式入选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央直接投资15亿元,武汉市配套投入102亿元用于建设,然而一年后的暴雨,还是让这座试点城市的处境颇为尴尬。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振强向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当前内涝解决,主要还是得依靠城市灰色基础设施和应急排水手段,将内涝直排到城外的江河湖海之中。”

  海绵城市如何建?

  相较于1998年洪灾的情形,当前我国在防洪体系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提升,但要建海绵城市,不光有资金就能够解决。

  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城市地下管网改造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且不论投资能否顺利到位,即便是天时地利人和都达到了,“海绵城市建设也不是一个投资建了就能立刻看到成效的过程,它需要一个时间段来建设和检验。比如,东京的海绵城市建设就花了10年的时间才做起来。”沈迟说。

  建设海绵城市,从城市的可持续性出发,要坚持国家有关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定,做好地表径流系数的控制和片区竖向设计规划的统筹、衔接和协调。许振强强调,城市开发应该引入第三方监管,特别是借助智慧城市、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手段,强化对城市开发的监督,同时利用该机制实现公众的有效参与,提高城市内涝风险的识别、防控和监管的能力。同时,着力发展海绵城市产业,依托本地化产业来支持当地的海绵城市建设,将刚性产能与当地的产业升级相结合。

  “需完善城市洪水应急措施以及城市应急系统和对内涝的风险评估,也需要认真考虑。”住建部规划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百湖之城”的内涝之困
图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