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6月27日 星期一

拿什么迎接旅游大消费时代的到来?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亚欣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6月27日   第 21 版)

  伴随着人均GDP增加、交通方式改善、消费升级需求增加,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消费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旅游大消费时代已经到来,旅游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旅游上下游产业链新的跨界和融合不断深入发展,逐渐形成以旅游为核心,以体育、户外、文化、游学、亲子等周边产业为外延的旅游大消费产业新生态。

  日前,由执惠主办、左驭资本、淳时资本协办的首届《中国旅游大消费创新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来自旅游、投资、体育、户外、娱乐、营销等领域的多位行业精英围绕“消费升级”“跨界”“融合”“创新”等关键词做出探讨。中国城市报记者根据旅业大咖的发言,做出如下梳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执惠创始人兼CEO 刘照慧

  在“互联网+”的助力下,旅游已形成加速发展的趋势,产业层面上已经有较多的延展和延伸。旅游大消费在三个层面展现了它的加速:产业上下游在加速融合;线上线下双向互动;旅游和生活方式的重叠越来越多。在过去20年中,互联网对产业发展包括对社会结构的改造,起到巨大的推力作用,我们不能忽视科技和技术对于整个产业的影响。每一次科技的进步,对产业的提升、社会结构改造以及对人们生活、行为方式都产生重要影响。

  新生态下,我们需要打破对产业的传统认知,需要看一看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需要打破产业内部彼此之间的芥蒂,需要打破我们对消费群体一成不变的服务模式。我们也许需要资源,也许需要技术,也许需要人才,也许需要资金,但更需要的是创新。 

  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认为,经济是动态的,经济的本质并不是均衡的,只有创造性地打破均衡,才能实现新的经济发展,创新才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没有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组织的出现,就不会有真正意义的发展。

  旅游大消费的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已毋容置疑,旅游创业创新的热情不断高涨,但旅游大消费的创新却令人担忧,新生态还极其脆弱,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组织是创新的起点,新生的幼芽更需要扶持。作为行业领袖,我们需要思考能为新势力做点什么;作为资本,我们需要思考如何用资本的力量驱动真正的创新;作为创业者,我们需要思考我们的产品、技术、商业模式是否真正创新,是否真正在解决行业痛点,我们的初心在哪,我们心里的原动力到底是什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抓准客户长期需求,坚持不懈耕耘 

  ——途牛旅游网创始人兼CEO于敦德

  休闲旅游存在一个共性:除了签证以外,其它都是“打包”产品。“打包”的概念包含多个资源而并非是一个简单的产品,这是高客单价品类的一个大特点。这种特点在旅游行业有,在婚庆行业也有,一场婚礼由多个环节组成,如请主持人、租车、订酒店、购鲜花、租婚纱等。这样一来,在大的客单价里便开始慢慢出现碎片化的需求,从原来购买“打包”产品,变成一边购买一边打包,即动态打包。

  获取客户以后,在品类拓展方向上,途牛和一些同行有着不同的逻辑:别人做所有旅游“品类”,而途牛做“客单价”,沿着客单价拓展。在高客单价品类中,获取客户以后,必须要提供更多的服务,才能够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更长、更丰富的服务,才能获得更多收入。

  在区域服务网络上,途牛建立了覆盖一、二、三、四线城市的服务网络。如果是两个品类,每个品类再建一次服务网络的话,成本也很高,但一个服务网络能够服务两个品类、三个品类、甚至十个品类,均摊的成本变得非常低。开始建设的时候,成本可能非常高,但品类拓展开之后,成本就会被拉低,目光一定要长远。不管是从外部环境还是未来拓展机会来看,整个休闲旅游行业及旅游创业者机会仍然非常多,但是关键是能够看到客户的长期需求,然后坚持不懈去耕耘。

  除了口水战、价格战,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同程旅游创始人兼CEO吴志祥

  线上旅行业无法逃出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不断地用钱补贴,以期望拿到更多的客户,用于沉淀在品牌上,沉淀在会员体系里,而线下旅游门店对于资本有着清晰的思路和认知。本次会议的主题“融合”十分重要,何如把线上线下更好地结合起来,是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在过去半年时间,同程旅游在国内接近200个城市进行了快速线下的布局和落地。完成这一步之后,还是存在问题,于是,又与线下旅行社不断沟通,不断体验同程旅游的产品。在烧了钱、塑造概念之后,今天的旅游产品还不能100%让我们自己放心。

  服务将成为核心竞争力。服务不是用钱砸好的,它需要长时间修炼和打磨。在这一阶段,相当一部分旅游竞争将会比之前更猛烈——大家比着赛去融资,谁能拿到最多钱,就要说出或者做出更多的业绩,就要更大规模的投入或更大规模的广告、更大规模的补贴,而之前线上旅游的发展阶段就困在这种恶性循环中。今年,我们看到行业慢慢向它的原点去靠近,大家慢慢开始关注“我到底可以给消费者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回归初心,回归本原。这个行业除口水战、价格战之外,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拿什么迎接旅游大消费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