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6月27日 星期一

无人驾驶与未来城市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6月27日   第 02 版)

  无人驾驶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它将给我们的城市带来哪些改变?且听驾势科技CEO吴甘沙对于无人驾驶的的评说。

  未来无需买车

  目前,堵车已经成为城市不堪忍受之痛,堵车带来了废弃排放,带来了雾霾,也让人们进入了“路怒”状态,而“路怒”又带来了很多交通事故。现在,我们不但开车难,停车也很难。对于上班族来说,一辆车90%的时间是停滞的,而且一辆车需要两个停车位,家中一个,单位一个。现在,城市15%的土地是用来停车的,因此,房价的“军功章”上也有车的一半。

  那么,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可以摇号,可以限号,甚至可以收取拥堵费,但是所有这些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实,我们需要一种系统性的思路,而这种思路就来源于无人驾驶。十年前,当我们第一次听说无人驾驶时,第一反应可能觉得这是科幻。然而,正是由于过去十年的技术和产业进步,使得我们今天可以用一种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无人驾驶。

  1997年曾流传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段子:

  比尔盖茨在参加一个计算机大会的时候,他“黑”了一把汽车。他说,如果汽车像计算机一样发展的话,今天一辆车只需要25美元,一加仑的汽油可以跑1000公里。他的意思是说,计算机是以指数型的速度发展,而汽车的发展太慢。汽车行业的人马上反唇相讥,如果汽车像计算机那样的话,它一天要崩溃两次,而崩溃之后,重启还不行,必须要重装发动机。最有趣的是,当安全气囊弹出来的时候,还有一个对话框——Are you sure?

  这个段子反应了当时汽车产业和计算机产业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是,在过去十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而这些变化来源于四个大趋势。第一个趋势是新能源化,电动车整体地简化了汽车的车型——传统汽车需要三万多个零件,而电动车只需要一万多个零件。第二个趋势是汽车共享化,滴滴、优步等大大改变了我们出行的生态。第三个趋势是智能化,第四个趋势是网联化——这两个趋势使得我们的汽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带着电脑的汽车,它变成了有四个轮子的电脑,或者是变成了有四个轮子的、带有电脑智能的新空间。这标着汽车产业和计算机产业有了深度的融合。那么,这些趋势意味什么呢?

  当前,北京有接近600万辆机动车,其中绝大多数是私家车。此外,还有一二百万人在排队摇号。为什么人们都要买车?因为出租车太不发达,北京只有7万辆出租车,加上滴滴和优步的临时车辆,也多不出几万辆车。另外,我们每天打车,费用还是太高了,所以人们宁愿选择买车。如果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十年之后,北京可能只有300万辆车,减少一半。而最值得一提的是,这300万辆车当中,有200万辆是出租车,而且是无人驾驶出租车。未来,如果我们用手机或者AI、VR设备呼叫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车几分钟之后就会达到,而且打车的费用只需要今天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我们还需要买车吗?

  无人驾驶赋予城市无限可能

  有人可能会质疑,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费用何以如此便宜?事实上,今天一辆出租车的成本结构中,30%是司机的人工费用,30%是保险、税和份子钱,还有30%是油费。对于无人驾驶出租车来说,30%的人工费用可以省掉,份子钱也可以省掉。再看油钱,今天,很多出租车大部分时间是在空驶,油都浪费在路上;未来,如果根据大数据来了解全城人的居住分布和出行规律的话,无人驾驶出租车就能够实现最小化空驶,同时,新能源车每公里的能源成本要比今天的化石燃料低很多。因此,未来的人们可以安全地去享用相当于今天打车费用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这对我们的生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北京的车辆从600万辆减到300万辆,并不能完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有“杀手锏”。未来的无人驾驶车型可以向糖葫芦一样紧密地“合”在一起,这样可以最大化地利用道路空间,同时还可以实现最小化的能源消耗。而且,这些车“合”很容易,“分”也很容易。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未来200万辆车租车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跑,即使停下来,需要的停车空间也很少,这样就可以把现在15%的城市空间大量释放出来,变成我们的公共空间。此外,因为有大量红绿灯存在,现在的城市出行速度是非常慢的,北京目前的出行时速只有20公里;未来,如果车和车之间可以协调的话,完全可以把红绿灯省掉,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城市的通行速度。

  再从舒适、便捷、安全的角度来看,未来的无人驾驶车可以变成各种各样的形态,可以说,未来的无人驾驶车已经变成一个除了家和单位之外的智能第三空间。这个空间可能是一个移动的咖啡厅,可能是一个移动的万达影院,也可能是一个移动的工作空间。今天,我们有了驾照,才可以开车,而未来,无论是老人、小孩还是残疾人,每一个人都可以驾驭无人车,不需要驾照。而且,由于这些车之间是可以相互沟通和协调的,可以自动保持车距,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可以预见,无人驾驶很有可能是未来所有人工智能应用当中,对社会影响最大的一个应用,它甚至会催生一个大格局的形成。摩根斯丹利报告显示,如果无人驾驶在未来能够大量普及的话,一年将会给美国带来1.3万亿美元的收益,相当于美国GDP的8%。

  站在历史的角度看,我们正处于人工智能时代的前20年,唯有不断创新,方可与未来共舞。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现代化
无人驾驶与未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