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6月27日 星期一

经济效益可观 建设热情高涨

二线城市CBD应避免无序发展

■中国城市报记者 孟航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6月27日   第 01 版)

  纽约曼哈顿,巴黎拉德芳斯,日本新宿,香港中环……高端昂贵、寸土寸金是人们对这些财富地标、金融心脏的最深刻印象,作为世界城市的CBD,其一举一动不仅影响着整个城市发展的大动脉,更牵动着各个世界级城市群的荣辱兴衰。

  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中央商务区)的发展水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城市的等级,这也使得我国各级城市建设CBD的热情高涨。近日,《重庆江北嘴中央商务区2015发展白皮书》发布,已有12年建设历程的江北嘴,其发展脉络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入驻也越发清晰——着力打造国内重要的功能性金融中心极核区,担当重庆未来金融发展的新“引擎”。

  如今,江北嘴CBD已聚集了全国性金融总部9家、区域性金融总部近50家,“下有陆家嘴,上有江北嘴”的口号在重庆甚至西部的金融圈里被多次口耳相传。而这只是我国众多二线城市全力追赶一线城市中央商务区的一个缩影。

  一栋楼效益等于一座城

  我国的CBD规划建设最早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目前我国的三个国家级CBD皆分布于一线城市,分别为上海陆家嘴CBD、北京CBD、广州天河CBD。但可以达到世界级标准的CBD仅有香港中环一个。其余绝大多数的CBD都位于我国的二线城市,虽然发展水平良莠不齐,但各地的积极性高涨。

  CBD能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中国社科院城环所副研究员单菁菁给出了令人震撼的数字,截止到2015年,广州、北京、武汉、上海、天津CBD的GDP,都超过了600亿元,其中广州天河CBD已经超过了2000亿元。北京CBD也超过了1000亿元,虽然占地仅有1.99平方公里,北京CBD却以北京市万分之四的面积,创造了全市5.3%的GDP,这种反差更令人瞠目。

  CBD研究专家、北京哲学社会科学CBD发展研究基地秘书长蒋三庚的表达更为形象,CBD是一座城市的经济增长极,楼宇作为CBD发展总部经济的载体,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开发区,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CBD,仅是一座楼所创造出来的税收甚至可高达70到80亿元,这相当于某些城市一年的税收收入。

  除了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城市CBD因为楼宇的紧密度与特色性,也在扮演城市名片的角色,北京国贸、天津小白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地标性建筑物,更带动了旅游、休闲娱乐等城市周边产业的发展。

  大公司布局二线城市CBD

  如今我国一线城市CBD的发展情况趋于成熟,而有一定经济基础、商业活跃度相对较强、发展潜力巨大的二线城市则大有赶超之势。

  国内如南京、杭州、重庆、武汉等二线城市的规划建设与服务水平都可以与一线城市相媲美,但发展成本却比一线城市相对较低。这类城市也正在或者即将成为未来几年大公司布局的重点,这为二线城市CBD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二线城市CBD表现突出,首先就体现在其定位比较高端,往往是总部经济最密集的区域,也因此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高地,对周边区域都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在过去的三年中,荷兰飞利浦、韩国LG、日本日产,中国海尔等国际、国内知名大企业都与河南省郑东新区CBD结下了不解之缘。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管委会主任周军营在近日举行的第五届全国中央商务区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郑东新区CBD的总部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吸引了荷兰壳牌等14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此设立区域性总部或分支机构,并有69家各类上市企业在此入驻。这充分显现了郑东新区CBD的企业总部中心地位,有力地发挥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调节中枢与指挥中心功能。

  CBD存在盲目建设

  CBD是块香甜的蛋糕,它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与辐射作用充满着令人神往的诱惑力。

  全国有多少个CBD?当记者向蒋三庚教授抛出这一问题时,他表示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各个城市建设CBD无需向国家申报,很多是区一级的行为,除了部分省市认可的以外,还有更多自发形成的集聚区,因此全国范围内,CBD呈现出大大小小遍地开花之势,也并没有明确的官方统计数据。

  一座城市打造若干个CBD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如通州在北京市政府明确给予“城市副中心”的战略发展目标后,提出了打造运河核心商务区的发展目标,以此对接朝阳区的国贸CBD;杭州有两大CBD——钱江新城与武林广场,双方对于未来市中心的争夺战从未停止;而重庆中央商务区则是由“解放碑——江北嘴——弹子石”三个CBD构成,组成了带动成渝城市群,乃至整个长江上游发展的“金三角”。

  对于一线城市或者某些发展程度达到一线城市水平的二线城市,商务需求强烈,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发展若干个CBD是必然趋势。“但对于一些规模不是很大的城市,集聚则不需要搞太多,以免造成资源的分散。”赵弘这样指出。

  当城市面临僧多粥少的境遇,最终会导致城市内部的同质竞争,蒋三庚对记者说:“所谓CBD间的竞争,更多的时候是拼优惠政策,然而这是一种变相的恶性竞争,虽难以避免,但要尽量减少。”

  除此之外,单菁菁在各地实地调研过程中还发现,各地的CBD存在着大量的盲目建设,甚至在没有搞清楚CBD概念的情况下就着手动工,这无疑会导致城市无序发展和资源浪费等现象出现。

  二线城市CBD如何建?

  在CBD持续升温的背景之下,二线城市该如何理性发展自己的CBD?接受采访的专家们纷纷表示了定位的重要性,“我国CBD缺少辨别力,大多数的CBD都以发展金融业以及高端商务为主要定位,导致好多CBD都差不多。” 蒋三庚这样说道,“市政府应该在定位的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每个区的情况不同,产业基础有区别,因此各个CBD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并最终用市场说话。”

  赵弘则从选址的角度来考虑这一问题:“应该在城市的成熟区建设CBD,这样的城市价值高地会让CBD的价值更高,企业会更愿意在此集聚,一旦形成CBD的品牌以后,会具有更强的集聚能力;相反,如果建在城市外,在短期内很难获得资源和发展,很多CBD一建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也很难见成效。”

  CBD持续升温,甚至有城市无序发展CBD,从国家和区域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和分类指导显得十分必要。单菁菁表示,在制定区域发展总体规划时,应从战略角度对CBD的空间布局以及它所承担的一些职责,及其在经济网络中的一些核心骨干的支撑作用,予以充分的考虑,避免各地在探索CBD建设中所出现的盲目无序和浪费的现象。

二线城市CBD应避免无序发展
图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