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6月20日 星期一

深圳地铁宣布联手万科

“轨道+物业”迎城市快发展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阿嫱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6月20日   第 13 版)

  香港地铁上盖物业已成为国际范本

  未来10年,中国预计将新增1.7亿城镇人口。但容纳城市新移民的主要地点,可能不再是特大型城市,而是位于发达城市带范围内的卫星城镇。

  基于这一判断,万科将牢牢把握中国城市经济圈形成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城市配套服务商”为定位,积极参与以轨道交通为先导的城市发展。

  ——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古语。

  如今,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车道,以轨道交通为导向引领城市发展的TOD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接受。

  深铁和万科联姻

  6月12日,深圳地铁和万科在深圳共同举办“2016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高端论坛”,宣布加强深圳地铁与万科在深圳地铁四期轨网上的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城市轨道建设PPP新模式,并就在更多城市推广“轨道+物业”模式达成共识。

  深圳地铁集团总经理肖民表示,深圳地铁与万科达成战略协同,可以充分发挥双方各自专业优势。一方面地铁集团可以更加专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服务社会,有效提升地铁地产品牌。另一方面有助于万科进一步提升核心业务经营业绩,加快向城市配套服务商转型。

  此次签约,标志着深圳地铁与万科在对外复制输出“轨道+物业”模式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双方表示,未来的合作,将不仅限于深圳。

  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指出,未来10年,中国预计将新增1.7亿城镇人口。但容纳城市新移民的主要地点,可能不再是特大型城市,而是位于发达城市带范围内的卫星城镇。

  “基于这一判断,万科将牢牢把握中国城市经济圈形成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城市配套服务商’为定位,积极参与以轨道交通为先导的城市发展。”这位地产界的领军人物表示,围绕地铁为城市提供配套服务,将是万科未来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言下之意,对于万科,通过和深圳地铁合作,将助其有机会在地铁沿线获得源源不断的开发资源。而“轨道+物业”的开发模式,也为万科参与新一轮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契机。

  “轨道+物业”模式兴起

  那么,究竟何为“轨道+物业”?

  记者了解到,这是一种将轨道交通和房地产市场紧密协作起来的产物。用在城市地铁层面,也叫“地铁上盖物业”,即依托地铁轨道系统而建立的一种物业类型。在地铁沿线等建住宅和商用物业,通过住宅的销售和商用物业的租赁等方式获得利润。

  作为集约化用地的典范,这种物业类型因为可以通过统一开发高效利用土地,将居住、交通、购物、就业高度结合起来,在香港、东京、首尔等国际大都市很普遍。

  “以前是‘建筑’规划先行,现在要‘交通’规划先行。依据城市地铁修建物业,一方面可以实现职住平衡,另一方可以减少汽车使用,从而降低城市环境的污染。” 工程院院士、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王梦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轨道+物业”的模式表示看好。

  王梦恕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国内多数城市的地铁轨道,一般要求在30米以外才能建造地面房子,“这相当于两侧有共约60米的距离被白白浪费掉”。

  在他看来,“轨道+物业”的模式值得推广。在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的同时,可以使轨道公司获取一定利润。

  王梦恕表示,城市地铁是一种“福利”交通,其运营往往要通过当地政府以补贴形式“反哺”。据他透露,目前北京地铁的补贴每年高达40多亿元,若把靠近轨道的地上土地也拿出给地铁公司,通过开发获取部分利润,则至少可以减少部分财政补贴。

  根据统计,纽约、伦敦、东京、香港等城市成熟的“地铁上盖物业”价格平均高于同片区、同等类型物业30%以上,而内地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地铁沿线商铺出租率也基本都达到了100%。

  业内人士指出,在国际城市规划中,“地铁上盖物业”已经成为发展潜力最大、实用程度最高、交通出行能力最强的城市高效物业形式。

  港铁样本——世界第一个盈利的地铁公司

  “各国的地铁一般都在亏损,香港就是(轨道+物业)这么干的,用物业补贴运营,这算得上世界唯一不亏损的地铁。” 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郭小碚肯定了“港铁样本”。

  据了解,港铁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盈利的地铁,也是称作香港最大的地产开发商之一。

  数据显示,2011年,香港地铁资产总值达到1979亿港元,全年总收入334亿港元,实现基本业务利润104.7亿港元,企业净负债权益比仅为11.9%,运营状况良好。

  而其之所以能盈利,并不是来自客票收入,而是通过商业位的租赁,以及地铁上盖一些住宅的出售,包括商铺管理等带来的收益。

  以香港将军澳为例,位于香港西贡的将军澳原为一停靠维修船的港湾,香港政府在修建地铁线的同时兴建商场和住宅。

  随着地铁的开通,大量人流自动涌入,如今已形成一个50万人的小型商业区,其地价一路飙升,远超港湾之时的数倍。

  此外,香港九龙站高端住宅区的崛起成为港铁上盖物业发展的缩影。据了解,整个九龙站上盖物业涵盖5866户高端住宅、23万平方米的高级写字楼、8万多平方米的购物中心以及两家五星级酒店。不同类型物业的分布、配比,各种业态之间的无缝对接,对于海景的充分利用,借庞大的地下空间和市政交通设施组织最佳流线,使得区域价值显著上升。

  如今,香港已成为轨道交通综合开发非常成功的典范城市。全港公共交通的机动化分担率高达90%以上,位居全球之首,是世界闻名的公交都市。

  先有路 后有城

  其实,以轨道交通带动城市发展的理念,并不算新鲜。

  其模式简称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ment),如今已成为新兴国际大都市的一项城市战略。

  在轨道交通层面,TOD可以被视作“MOD”(Metro Oriented Develoment),即以车站为中心的城市规划;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就是“R+P”,地铁(Railway)加物业(Property)。

  可以说,地铁加物业,就是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在轨道交通方面的实践。

  香港地铁的实践证明,联合开发比单纯出售土地带来的收益高一倍。香港由地铁公司和开发商组成合作团队,进行整体开发。而香港地铁公司本身,并不实质介入二期开发。

  不过现实中,双方的合作落地还将接受一定考验。“能做好这件事当然是好事,从土地使用方面是提倡的,因为可以促进高效利用和集约开发。然而,企业和政府的合作是需要算账的。” 

  郭小碚指出,土地是公共性质,而企业往往要求利益最大化,因而这种市场性的开发,如何去平衡公共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冲突,保证政府的财产不外流,是此类PPP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

  此外,专家提出,统筹的前期规划也是保证“轨道+物业”能顺利结合的关键。地铁线路一旦建成,就无法再加盖物业,因为不能停驶地铁建物业。同时,地铁上面加盖的物业不是简单地建楼,而是需要统筹考虑防火、防水、通风等,这就需要具备超前的眼光,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施工。

  “交通先行,规划先行,再建城市。” 这是王梦恕给当今中国城市建设的一道良方。

  他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一些前期没有铁路规划的城市,后来的发展往往陷入困境。像郑州、石家庄、沈阳等城市,都是由于铁路的修建,才带来城市的扩张和兴盛。

“轨道+物业”迎城市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