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6月20日 星期一

文化产业必须走入民间

——访华商国际联合会主席蔡彦威

■中国城市报记者 赵争铮 孟航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6月20日   第 09 版)

  编者按

  在6月15日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丝路文化论坛”上,华商国际联合会主席蔡彦威以“‘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大策略与供给侧改革”为题向论坛作主题报告,蔡彦威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经济策略的实施,将使亚非区域经济在这一进程中得到迅速的发展并逐步趋同于欧美,为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奠定基础。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文化是区域交流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本次论坛上,记者有幸采访到了蔡彦威,与其共同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一带一路”战略的相互融合与协同发展。

  中国城市报:作为中国首倡的宏伟战略,“一带一路”对于沿线国家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对于如何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制造相结合,走出一条有文化、有经济、有思想、有和平使命的丝绸之路、创新之路,您有何见解?

  蔡彦威:自明中期中国开始闭关锁国起,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已慢慢地被边缘化,给世界留下的印象就只有“东方神秘古国”。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才再次让世界慢慢的认识了自己本真的模样。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我中华的文化、观念让世界知之甚少,这就造成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间相互的不理解,甚至造成了很多错觉与矛盾。如今我国经济已经再次崛起,在国际舞台上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大国,因此我们必须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积极主动的行动,将我们的文化、理念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更加积极的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舞台上扮演好一个大国应有的角色,发挥一个大国应有的作用。

  中国城市报:华商联盟国际联合会近期有哪些举措,以促进国家文化的发扬和传播?

  蔡彦威:我们正在积极的筹备组织并启动当代“坤舆万国环球大航海”活动,举办一场世界级的文化外交、和平外交。我们将再现当年郑和船队百舸争流千帆渡的壮丽,将能够代表我中华5000年文明的文化、艺术、科技、工业、农业等所有领域最高成就带上船、带向全世界,向世界传达我中华民族爱好和平、愿与各国各民族友好相处共同繁荣的美好意愿,让世界了解中国。

  中国城市报:企业在同“一带一路”上其他国家对接时,或者国与国之间在民间进行交流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蔡彦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有很多中资、民营、国有企业走出去,在世界各地投资。然而我们也看到了,由于这些投资行为都是以个体形式出现的,由于文化、观念、法律差异等因素一些企业在投资国出了问题,如在当地恶性开发等造成了负面影响,还有些企业在投资国由于单打独斗势单力薄被当地政府恶意欺压。所有这些问题要解决,就必须采取有组织、有管理、集体化、实力背景强大的组织或团体,用制约与保护并存的办法来解决。

  中国城市报:对于文化产业,如何与城市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

  蔡彦威: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发展史的国家而言,文化积淀是国家与民族真正的灵魂,文化产业必须走入民间,而不是停留在殿堂里,如此才能真正的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使文化不至断代之忧,充分利用我们的行政体系和体制优势。将各种文化产业引入社区,丰富民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普遍提高国民文化修养,重建民族观念,使各门类的传统文化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如此,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观念才能根植人心。

  中国城市报:当前,在提升中国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方面,您有什么见解和想法?

  蔡彦威:说到文化软实力,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真正的骨髓和脊梁,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孩子抓起。如今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最缺乏的不是教书而是育人,我们从幼稚园到大学的课程设置中严重缺乏德育、传统文化、艺术、体育这几部分。要整体提高国民素质、保持民族特色、重建中华民族价值体系、使我中华优秀的文化艺术得以传承发扬,就必须从教育入手、从孩子入手。

文化产业必须走入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