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被称为中国“史上最严”高考。之所以被称为“最严”,是因为这是2015年11月中国《刑法》确定国家考试作弊“入刑”后的第一次高考。当然,为了防止作弊,每年的高考管理都非常严格。
其实,自从有了考试,也就有了作弊。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开创于隋朝,发展于唐代,完善于北宋,强化于明清,历时一千三百余年。科举考试作为我国古代一种最重要的考试制度,其重要性相当于今天的高考。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科举考试的成功,意味着拿到了通往官场的门票。为了拿到这张门票,有的人寒窗苦读,期望以真才实学取得功名;有的人则另辟蹊径,处心积虑修炼作弊之法,作弊便应运而生。
面对考生作弊,古代的科举考试也是如临大敌。为了保证科举考试功能的正常发挥,使朝廷得到有实才的人,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也无所不用其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范科举考场作弊。
试卷糊名、誊录
唐代时,就已经制定了各种考场规则以防止作弊。比如,武则天时期,采取了试卷糊名办法,由考生自糊姓名,不让批卷者知道。到了北宋,“糊名”更进一步。宋太宗淳化年间,为“革考官窝私之弊”,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即科考时在试卷上将考生姓名、年龄、籍贯等都用专门的纸条密封,决定录取卷后再开拆弥封,防止被人拆开偷看或偷梁换柱,此法其后一直沿用。宋朝称此法为“糊名”,元明清称“弥封”,很像现在的试卷密封。
由于糊名后仍可辨认笔迹,北宋中期便创用“别加誊录”之法,即考生上交试卷“糊名”后,送交誊录院,由专人誊卷、专人校对,依誊卷评选,选中后再检出原卷,此方法获后世沿用不废。然而,试卷虽经誊录,但考生仍可与考官约定在某处句子内暗藏关节。比如,事先约好在文章开头或是结尾第几个字写上什么字,约上好几处。第一个字可能碰巧,其它人也用这个字,但第二个、第三个字总不会都这么巧。全部符合的,就是约定人的试卷了,此招屡试不爽。所以事实上,糊名、誊录等法只能防范一定的作弊。
考官锁院 搜身考生
为防止考试中权贵干扰、考官徇私、师生结党,历史上曾采取了许多措施,锁院制度就是其一。锁院制度创立于北宋宋太宗时期,淳化三年(公元992年),苏易简知贡举,“既受诏,径赴贡院,以避请求”。锁院制度规定,每次考试的考官分正副多人,俱为临时委派,以便互相监察。当考官接到任命后,便要同日入住贡院,放榜之日前一直锁于考场贡院内食宿。考场有官兵把守,断绝与外界联系,让请托者难以得逞。如果考官要从外地到境监考,在进入本省境后不得接见客人。贿买若然被揭发,行贿受贿者都可能被处死,而同场的考官亦可能被牵连受罚。此后“锁院”成为定制,延续到清朝末期。
除此之外,古代防止科举考试作弊最有效的,应该是搜身了。考生进入考场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搜身检查,甚至打开发结,脱去衣服进行检查。明清时,甚至要求“片纸只字皆不得带入考场”。后来,因这样的检查让读书人觉得有辱斯文,于是朝廷想出另一种绝妙的方法来:开考前,让考生脱去自己的衣服进入沐池沐浴,浴毕则让考生换上统一的考生礼服,然后有贡院差役带领进入考场,参加考试。如此一来,考生预先打好的小抄或做过暗记的微型小书,也就不能被夹带进考场作弊了。
宋朝就有“准考证”
为了防止“枪手”,宋朝就开始推行“准考证明”制度,类似于今天的准考证,上面注明了应试者的姓名,那时的准考证被称作“浮票”。到了清朝,“浮票”上除注明姓名外,还要标注考生的面形、身高、体型等特征。考生进入考场时,监考官拿着准考证一一看过、确认后才能放行,以此防止冒名替考。考场内,还出现了考试须知,明令禁止“枪手”入内。另外,考生还得找人证明你是考生本人。考生在考场中的座位号写在“浮票”上,当时贡院按照千字文的顺序给每个小考场命了名,“天地玄皇宇宙洪荒……秋收冬藏”。
此外,明清的科举“安检”十分严格,要求片纸只字皆不得带入考场,除了在进场前由卫兵仔细搜查外,清代乾隆时更曾下诏详细限定考生带入场的各式物品的规格。例如,砚台、木炭、糕点的大小厚度,水壶、烛台的用料,以至毛笔、篮子的款式都有明确限制。考生作弊一旦被发现,后果相当严重:轻则取消读书资格,发配边疆;重则有牢狱之灾,以致脑袋掉地。但是古代考场作弊仍然屡禁不止,有贿买主考官的,有夹带考试经文的,甚至还有请人代考的,尤其是夹带,简直是屡禁不止,层出不穷。常见的方法是,将经文藏在衣服鞋袜里,或密写在衣物、身体上,其他各式随身物品,包括文具、食品、蜡烛等等都曾被用作夹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