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6月06日 星期一

制造业的未来在于平台

■李广乾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6月06日   第 02 版)

  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使得信息化建设由“重装”向“轻装”转变。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信息化不仅涵盖劳动人事、后勤事务、企业内外部资源管理等信息化轻应用,而且开始深入企业的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完整过程。可见,轻装信息化在加快制造过程分解分化的同时,也在加快制造服务化进程。更为重要的是,轻装信息化使得制造业的垄断竞争出现新的表现形式:制造业传统的基础主要指传输通道、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而制造业新兴的基础设施主要指物联网操作系统、云计算中心、大数据分析系统、电商平台、“工业4.0”平台。可以说,平台化日益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趋势,成为国际战略竞争的核心内容。

  尽管知识产权和标准仍然是当前工业竞争的核心,但是互联网平台则在此基础之上构建起更加宏大的竞争局面,将各行各业的技术和标准裹挟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之上。平台企业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得以整合各个产品的各个制造环节,并通过大数据技术,监控各企业的产品生产及其生产要素与市场动态。所以,平台化带来的首先是去中心化,不仅包括不同产业的众多企业,也包括生产同一产品的众多企业;不仅包括生产制造企业,也包括产业链的其他相关企业;不仅包括企业,也包括产品和服务的最终需求者以及各类服务型机构。总体来看,制造业平台是一个超越标准的平台,是一个超越产业分工的平台,是一个生态化的平台。

  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在制造业战略方面的竞争可谓“你追我赶”,尤其是美国和德国。例如,2013年3月,美国提出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同年,德国“工业4.0”工作组发布《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的报告。

  除了战略方面的竞争,美国和德国在制造业平台方面的竞争也相当火爆。例如,2014年7月,美国官方资助建立“数字化制造与创新设计研究中心”(DMDII)。DMDII 启动了“数字制造公共平台”,即数字化制造的开源软件平台,旨在鼓励全社会的中小创新机构、创业家和技术狂人等开发面向不同制造业领域的软件解决方案;2015年3月16日,德国经济和能源部、德国教育和研究部共同启动升级版“工业4.0”平台建设。

  纵观美国和德国在制造业方面的竞争,二者各有优劣。在行业技术方面,美国传统制造技术优势不再,“去工业化”影响深远,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发展方面,美国处于领先地位,拥有IT行业的众多优秀跨国企业,且全球10大云计算数据中心都由美国企业建设、控制。相比之下,德国在行业技术方面占据优势,没有受到其他发达国家“去工业化”的影响,行业“隐性冠军”较多,一些产品和企业在国际市场独领风骚。但是,在跨行业技术即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发展方面,德国显著落后于美国,成为德国“工业4.0”战略的最大短板。据统计,全世界15个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中,11个是美国的,4个是中国的,欧洲和日本一个都没有。

  在战略部署方面,德国率先提出“工业4.0”,是一种被动应对,因为它发现自己的不足,想在战略上先发制人,但是该战略却抢得先机、发立足、影响大;美国看似没有战略,但是依靠自身固有的创新发展能力,潜力不可限量。

  相对于美国和德国的制造业发展情况,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一方面,我国在技术上落后于德国和美国,只处于中端水平;另一方面,我国在传统制造业和互联网结合上,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此外,有关制造业平台的建设,在中央的文件中还没有专门的部署。

  基于制造业平台发展的趋势,我国应该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克服不利局面,在未来国际制造业平台的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不能成为他人平台的用户,否则经济发展就没有前途。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处长李广乾2016年5月31日在“国际经济论坛:新一代工业革命与欧美制造业战略竞争”上的发言

  (本报记者 王笛/整理)

社会治理要把好人才关
绿色发展正当时
制造业的未来在于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