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4年底,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方案,义乌市成为首批62个试点城市(镇)之一。随后,大批利好政策向这座地处浙江中部的县级市涌来。作为全球小商品贸易中心和改革开放30年的十八个典型地区之一,内贸区试点的落地将对整个义乌市的发展开启新的篇章。
日前,义乌市政府印发了关于《义乌市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苏溪镇试点方案》的通知,这是国务院在2015年8月批复义乌与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成为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后首次将国家级试点“落子”镇域的一次突破性尝试。
以试点打通消费“最后一公里”
作为唯一入选的县级城市,也是唯一同时开展国内贸易改革试点和国际贸易改革试点的城市,义乌市委市政府对内贸改革试点的建设高度重视,结合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商贸特色,第一时间编制并细化试点方案,突出内外贸一体化主题,强化措施,攻坚突破,统筹推进。此次将试点建设落地苏溪,不仅其位于义北重镇的地理位置,更希望借试点为契机,结合苏溪镇实际,在镇、村两级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试点。
苏溪经过多年的发展,吸引了众多外来人口集聚,而本地人口也通过财富的积累,积蓄了非常雄厚的消费能力,内贸市场潜力巨大。
苏溪镇党委书记鲍荣建表示,在工业产品和农产品的产业基础方面,苏溪经过多年发展,形成和培育了一大批拿得出手,喊得响的消费品。比如一些电器、内衣、衬衫、针织等日用消费品,以及欧意、博尼、棒杰等知名品牌。苏溪还有150多家农业生产企业、种植大户,从事农业生产加工。
但是相对形成完善商贸体系的城市地区而言,苏溪不论是镇区还是农村,都面临着有市场却缺乏优质平台支撑的现状。苏溪要做的就是结合义乌市、苏溪镇的实际情况,重点破解集镇、农村方面面临的贸易流通体制的瓶颈,用改革试点这样的平台、载体来进行一些机制再造,梳理、打通老百姓消费的最后一公里,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品质。
四方面着手内贸流通改革
内贸流通体制改革是个系统的大工程,义乌全市层面上已经开展并完成了系列动作,而苏溪的试点,是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对集镇和社区、农村的延伸。
根据试点方案要求,苏溪镇开展的内贸流通体制改革试点将以坚持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市场化改革与法治化建设有机统一为原则,依托义乌小商品市场特有优势和内外贸一体、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流通新体系,结合苏溪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实际,改革突破、强化创新、推进转型。
具体落实在四个方面:一是构建城乡统筹的商品流通体系,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平台;二是建立健全商品质量提升机制,提高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三是构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体系,加快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四是创新优化内贸流通管理服务机制,营造诚信便利、法治规范的营商环境。
义乌市委书记盛秋平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对苏溪镇内贸改革试点寄予了厚望,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鲍荣建也希望苏溪镇能以这次试点为契机,通过一系列改革试点措施,使苏溪镇及区域内农村的购物环境、消费环境得到进一步的净化和提升,农村老百姓生活品质显著提高。通过顺畅贸易流通平台,使得优质的工业产品可以便捷地进入到农村,改善百姓的生活。绿色、安全的农产品也可以通过这个渠道进入到城里,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逐步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品牌,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改革要让百姓更有获得感
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受益,因此如何扭转农村现有的传统消费观念,改变农村消费市场的碎片化、竞争无序、维权渠道不畅等问题成为本次改革的重点。由于农村消费的基础设施等领域一直都没有非常完善地纳入建设范围,因此需要苏溪结合义乌集镇、农村的贸易流通市场,消除隔阂,共同解决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在鲍荣建看来,一个完善的贸易流通体制可以更好地实现农村的消费维权,建立一个法制化的营商环境,通过主渠道的畅通来倒逼农村消费市场的规范化。
鲍荣建对记者表示,苏溪将牢牢锁定主渠道建设,通过平台再造,探索推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商贸综合体,并通过整合金融服务功能、电商采购平台功能等来延伸服务,扩大效益。还要通过农村贸易流通平台的建设,畅通快递物流的最后一公里,从而降低终端投递成本。另外,苏溪镇将整合超市资源,在综合体平台下打造更多终端销售网络,把优质低价的工业产品、日用消费品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据了解,除了已经顺利开展的农产品检测工作,苏溪镇下一步将启动农村商业综合体建设,同时积极打造电商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