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5月23日 星期一

当精准扶贫遇上“互联网+”

电商吹响扶贫集结号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兴旺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5月23日   第 16 版)

  小时候我生活在苏北的农村里,曾深刻体会过贫困生活的艰辛。后来,我到过一些农村,发现越是贫穷的地方,空调洗衣机这些商品就卖的越贵,本地的农产品反而以很低的价格收购,农民花得多挣得少。

  ——刘强东 

  “我一直在想,自己能做些什么。前年京东开始将渠道下沉,在县里建站、村里设点:一方面把城市里的东西运到农村,利用电商渠道消除城乡之间的价格差异;另一方面将村里的农产品卖到城市,利用电商网络连接到更广阔的消费市场。”5月13日,在京东集团发布的《“互联网+”精准扶贫研究报告》序言中,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写道。

  用工扶贫见效快

  2015年1月,电商扶贫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推进实施精准扶贫的十大工程之一。“双12”那天,刘强东带领相关负责人专程拜会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希望发挥京东的的优势,加强与扶贫办的合作,帮助贫困地区把当地有机地、绿色的农特产品卖出去,卖出好价钱,让城里人享受到安全的食品,实现双赢,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今年1月22日,京东与国务院扶贫办在京签署《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双方将共同探索“产业扶贫、创业扶贫、用工扶贫”三大模式,发挥京东平台优势,以电子商务手段助力国家精准扶贫战略。

  在三大模式里,用工扶贫无疑是见效最快的。京东集团执行副总裁蓝烨说,招收一个贫困家庭的员工,短时间内能让这个家庭脱贫。“比如说四口之家,一个人来我们这儿,成为正式员工,一个月收入四五千,交五险一金,食宿各方面还提供很多便利。”蓝烨对中国城市报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个月节余一些寄回家,例如寄两千块钱,寄半年,家里就有一万二了,按照贫困户的标准就脱贫了,招一个人,工作不到一年的时间,实际上一个家庭就脱贫了。”

  记者从京东集团了解到,针对贫困农户缺乏农外就业能力,京东在年度招工计划中,拿出不低于2万名额定向招收贫困户劳动力,并精准开展就业培训,使其尽快实现农外就业,确保“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以国家级贫困县陕西省延川县为例,由于地理环境较差,沟壑纵横,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难度较大,目前该县共有贫困人口17882人。4月11日,京东集团和陕西省延川县人民政府签署《电子商务进农村战略合作协议》。

  当日,京东还组织了扶贫招聘会,面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提供用工职位,一经录用为正式员工即可签署劳动合同、享受五险一金员工待遇。实际到场应聘者约300人,其中99人通过面试,下一步将根据岗位规划逐步安排在京东配送、仓储等岗位入职。

  这意味着99个家庭将很快脱贫。不过,理想和现实还有些差距。最近,延川县共青团委副书记杨昊发了愁。他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由于京东还没有合适的岗位空缺,现在这些人还在等待通知,而且他们大部分没有出过山区,对到大城市工作仍有担忧,尤其是住宿方面,希望京东能够提供帮助。

  对此,蓝烨似乎有预知。“贫困家庭有很多人在山里没出来过,我们提供五险一金,收入平均有四五千块钱,他觉得钱挺多,但是让他离开家,到一个新的环境,他就有很多顾虑,这需要我们宣传。”蓝烨在采访中说。

  用工扶贫是不少企业正在走的一条道路。据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和社会扶贫司巡视员曲天军介绍,目前,恒大、万科、美团、大众点评网也在用工精准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返乡创业促脱贫

  在精准扶贫的各个主体当中,企业是一支主力军。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在“互联网+”精准扶贫高峰论坛上指出,电商扶贫是把电子商务延展,或者说拓展到贫困地区,作用到贫困群体,客观上起到帮助贫困主体脱贫致富的目的。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表示赞同。他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互联网企业参与扶贫有一定的公益性,但是还要遵循企业发展的规律,不能按照公益机构的方式要求企业。

  从长远来看,京东希望引导这些贫困人群返乡创业。蓝烨对本报记者解释道:“我们总体的想法,并不是招来就希望他在这儿干一辈子。两三年以后,等他们适应物流工作以及城市生活后,随着他们耳濡目染,了解整个电商、网络营销之后,我们会有意识给他们做一些培训,鼓励他们回乡创业。比如说在他老家开一个配送站。”

  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除了京东,阿里巴巴也迈出了步伐。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阿里巴巴集团在京正式签署结合返乡创业试点发展农村电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统筹规划、综合协调,不断改善试点地区创业环境,并组织试点地区对接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则提供农村电商项目落地支持,对接试点地区,实现项目落地生根。

  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副总裁孙利军介绍,未来三年,阿里巴巴每年都会在国家发展改革委选定的约100个返乡创业试点地区中,按照合作节奏设立约1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000个村级服务站,每个村级服务站视实际需要可承载“生态中心”“公益中心”等功能。

  扶贫模式需创新

  可见,电商巨头纷纷吹响了“互联网+”精准扶贫的集结号。

  2015年9月25日,苏宁集团与国务院扶贫办签署电商扶贫的战略合作协议,苏宁要在104个县开展电商扶贫,覆盖234万贫困家庭,而京东是200个县。

  据了解,苏宁将在100个适合发展农村电商的贫困县建设100家店,包含苏宁易购直营店、服务站;并在苏宁易购上线100家“地方特色馆”,促进农副产品、民族手工艺品、旅游产品等上网、进城。

  不过,扶贫工作困难不小。在曲天军看来,一是数量多,截止到2015年底,还有5575万贫困人口,832个县,12.8万个贫困村;二是难度大,经过多年扶贫后,能够解决的,容易解决的都解决了,剩下一批很难解决的硬骨头;三是时间紧,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要实现全部脱贫,从今年起平均每年要减少1000万人以上;四是易返贫,尽管今年解决了他的温饱问题,但一有风吹草动,天灾人祸就返贫。

  目前,一些贫困地区积极创新机制,探索电商扶贫模式,促进农产品上线。以甘肃省陇南市为例,该市国家级贫困县较多。2015年1月,陇南市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全国首个电商扶贫试点市。

  陇南市注重运用政府“有形的手”推动电商工作,成立电商扶贫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定《电商发展实施意见》,编制完成《电商扶贫实施规划》,在9县区1365个建档立卡村中选择确定450个贫困村进行试点,紧锣密鼓地开展人员培训、产业培育、网店建设、网货开发、网上营销等工作;此外,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采取借力国内营销平台和自建营销平台“两条腿”走路的办法,致力于建园区、搭平台、架光缆、通网络,修公路、畅物流。

  多次参与电商扶贫调研的甘肃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潘从银对“陇南模式”颇有研究。他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陇南做得好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当地领导干部思想和工作作风的转变,干群关系处理得好;二是农户的思想转变,想着自己努力脱贫,等要的思想逐渐淡化了。

  “经过一年的扶持后,全年销售额26.5亿元,开展培训6万多人,就业将近4万人,直接带动了建档立卡的64万贫困户人均增收了430块钱,整个陇南解决了卖农产品难的问题。”曲天军说。

  在孔祥智看来,推进“互联网+”精准扶贫,销售产品、传递信息、培养人才都很重要。

电商吹响扶贫集结号
电商扶贫要“有道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