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5月02日 星期一

轨道交通是百年事业

访香港地铁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易珉

■中国城市报记者 孟航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5月02日   第 09 版)

  编者按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简政放权逐渐进入“快车道”,这也让国内各地方发展轨道交通的热情高涨。地铁建设是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解决城市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城市地铁由于受前期建设投入多、运营成本高、票价收入有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处于亏损状态。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城市地铁都在亏损,香港地铁就是个例外,其“轨道交通+物业”的模式更被业内作为范例广为流传。

  如何看待各地掀起的地铁热潮?城市建设地铁需具备何种条件?地铁资金难题如何破解?香港地铁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易珉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谈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建设易运营难需谨慎

  中国城市报:如今全国各大城市掀起建设地铁热潮,您认为各个城市为何会出现盲目攀比的现象?您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易珉:中国目前正处于巨大城市转型的前端。轨道交通以其快捷、环保等诸多优势逐渐成为增强大城市容纳承载能力、优化城市布局、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途径。各大城市的“地铁”建设热潮说明,国家以及各地政府充分意识到轨道交通对支持地方经济以及推动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与一般的投资不同的是,轨道交通所需投资巨大,除了前期建设的较高成本之外,后期的营运费用也非常可观,需不断地投入对轨道系统进行维修、更新。据统计,地铁每公里造价已从5亿元上升到7亿、8亿元,在部分城市甚至超过10亿元(加上拆迁费用)。如果按照30年折旧车辆报废计算,地铁的运营费用也可达到2~6倍的建设费用。按照一条线路20公里、建设费用200亿元计算,30年运营费用最少约为400亿元。因此,港铁建议各地对其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投资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建议其根据自身经济、财政实力和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需要来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

  期待与内地广泛合作

  中国城市报:适合建设地铁的城市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港铁在参与内地城市地铁建设前有什么选择标准?

  易珉:根据2003年国务院的81号文件,国家对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的门槛要求是“城市的GDP要超过1000亿元,财政收入要超过100亿元,市区主城区人口超过300万人以上,预测的客流强度每公里要3万人以上”。

  基于在轨道交通领域具有先进成熟的经验,港铁希望能够以各种形式参与内地轨道交通建设,将港铁公司成熟的地铁建造及运营经验、融资优势、丰富的人才储备,以及将行之有效的“轨道交通+物业”综合发展模式带至内地,为内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港铁在参与内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选择合作伙伴时会审慎地考虑所在城市当地的经济水平、管理水平和规划水平。我们期待合作城市能够符合国家对于建设轨道交通城市的要求,例如在城市GDP、财政收入及人口规模有达标表现,并具有稳定的客流。目前,港铁在北京,深圳,杭州三个城市建有合资或独资公司,我们希望与现有城市展开更广泛的合作,合理配置资源,达到更好的经营效果。

  建议票价与市场挂钩

  中国城市报:内地城市的地铁承载社会公益,某种程度上说,地铁不赚钱,那么针对计划建设地铁的城市,如何保持财务的可持续性,比如地铁建设中如何控制成本,建后如何保证营收?

  易珉:港铁建议内地城市将轨道建设规划上升到城市整体布局、设计的层面。由于轨道交通所需的投资量巨大,各个城市应在地铁建设、运营的过程中进行科学的管理、尽量节约成本;但值得指出的是,各地在规划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未来城市居民出行的便利性以及地铁运营的便捷性,港铁并不建议为了一时的节约成本而作权宜之计。港铁始终认为轨道交通是一项百年事业,以港铁线路中同台换乘的设计为例,尽管在实施过程中所需投入较大,但这样的设计能在未来大大减少乘客换乘的不便,提升乘客的用户体验,并能为运营者节约可观的管理成本。港铁认为,从更长远的角度出发,这样的投入是值得的。

  港铁以其多样化的经营、持续稳定的票务收入,为城市居民贡献了高效、优质、票价合理的轨道交通系统,所运营的铁路网络在世界众多同行中稳居前列。港铁相信具透明度和客观的票价调整机制,对城市铁路等投资密集业务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港铁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将票价与市场因素结合,在轨道交通使用者付费与政府购买服务之间选取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一方面维持了轨道交通服务的公益性,另一方面为轨道交通的良好运营提供了财务基础,也为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参照世界其他城市的案例,部分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因并没有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而陷入了运营的恶性循环。相比之下,港铁处在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良性循环,他的可持续性除了依托于其客观、具透明度的票价调整机制外,也与其“轨道交通+物业”模式及高效的运营机制等因素密不可分。

  “轨道交通+物业”是指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地铁因提供出行方便提升了沿线地价,提升后土地价值的一部分通过物业开发回收用来补贴地铁建设运营的资金缺口,并为地铁增加客流。港铁相信“轨道交通+物业”的模式有利于解决轨道交通运营成本回报的问题,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极大便利。目前,该模式已在内地拥有成功实践,将有力地促进内地轨道交通和物业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

轨道交通是百年事业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