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4月04日 星期一

2016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创新大会召开

建设智慧城市要惠民

■中国城市报记者 康克佳 张兴旺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4月04日   第 18 版)

  记者观察

  编者按

  智慧化已是未来城市建设的趋势之一。日前,由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与中国智慧城市产业发展联盟联合举办的2016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创新大会在济南市召开。参会国内外城市管理者、专家、企业家等重点围绕智慧城市发展之路、智慧城市市场机遇、智慧园区、智慧城市规划、智慧医疗、智慧能源、智慧家庭、智慧城市发展基金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一个重点。过去政府主导的模式应转变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方式,进而发挥企业的积极性,以先进的技术、高效的服务,从而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如今,互联网的兴起从多个角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活智能化、城市建设智慧化已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转型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对此,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中小城市还是大城市,智慧城市已经开始不断应用到未来发展的空间中,并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城市发展必然是以智能化发展为基础,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将成为最终的建设目标。

  智慧城市到底建什么?

  “智慧城市”这一城市建设理念由美国IBM公司于2008年提出至今已逾6个年头,2009年以来,中国已有300多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城市建设“智慧化”已成大势所趋。

  如此炙手可热的“智慧城市”究竟是什么?从最初的概念看来,智慧城市就是通过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表示,“智慧城市”可以看作是“科技型智慧城市”和“管理型智慧城市”的混合体。

  但李铁认为,要从两个层面来理解智慧城市,他说:“第一个层面是广义上的,其范畴涵盖个体人脑的智慧、决策系统的智慧和公众共智的智慧。这些能否有机融合在一起,为城市管理和治理提供高效的服务手段,让我们的城市生活更美好?第二个层面则是互联网科技掀起的智慧浪潮。随着科技进步、互联网发展、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城市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让老百姓享受到便利、高效、满意的生活服务。”

  城市建设的最高目的,是既要有物质与技术的便利,有制度和秩序的保障,还要有人的幸福和梦想。与之相应,智能城市发展的最高理想也应是科技、管理和人文的有机结合和包容发展,全面满足城市化的物质基础、制度文明和人文精神需求。以“人文型智慧城市”为理念,是强调以城市的宜居度和人文关怀来引领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和智能化服务管理平台,把科技这种“不可缺少的手段”和人文这种“不能抛弃的目的”充分结合起来。

  资源整合有望治理城市病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然而,智慧城市建设能否治理当前的“城市病”?

  普华永道全球有限公司主席戴瑞礼认为,智慧城市的设计与建设可以解决目前城市建设过程中引发的“城市病”、城镇化带来的污染、自然资源消耗等多种问题,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他指出,大数据是智慧城市发展引擎,下一代的信息技术会让智慧城市的发展进入新时代。传感器、摄像头、物联网等技术能够让城市里面每个人实现连通,同时在连通过程产生的数据引入城市的各个行业中,能够更好的为城市居民提供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环境等服务。

  对此,李铁表示,如何利用智慧城市缓解城市病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他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解释说,由于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城市建设存在一定的“碎片化”,要想治理城市病必须将碎片化的资源进行系统的整合,通过整合让智慧城市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必然会对缓解城市病有一定的效果。

  他认为,智慧出行软件的出现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他还谈到拼车业务是智慧城市交通建设的又一创新发展,将闲置资源有机组合,低碳环保,智慧出行,在方便老百姓生活的同时,切实做到了低碳环保。

  新模式破解政企矛盾

  目前地方政府依靠土地财政资金进行城市建设难以为继,2015年,国家各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来促进房地产行业发展,但是三四线城市的库存量依旧是个“老大难”,所以政府提出是否可以采用民营资本和外资参与进行建设。

  要解决这一问题,李铁认为,政府管理和企业投资管理要想获得更高的效率,有一方必须让步,让步就必然会产生利益结构的调整,但在已经形成存量非常大的利益结构面前,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就比较麻烦了。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数据资源开放程度低是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李铁认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他指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不要过多的依赖政府的力量。如果政府大包大揽,完全由政府主导建设智慧城市,必然会带来社会资源严重的浪费。

  如何解决现有的矛盾?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伍皓认为,当前,立足于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实际,要用新方式、新手段、新思路来推动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打造新型智慧城市要聚焦两大目标,一是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坚持惠民为核心;二是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此背景和要求下,李铁提出,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应由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加强企业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反推的形式改进政府的管理。他解释说,新型的智慧城市建设将从过去的“政府主导”转变为“以人为本,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在建设过程中会更加注重效率,降低成本,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同时,要打破市场垄断,实现竞争,才能实现更好的创新,才能在创新中满足老百姓新型的需求。

  由市场通过技术变革来推动社会的变化,利用企业自有的追求利益最大化机制,敏锐捕捉所有用户的需求和所有可能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充分利用起来,进而形成庞大的创新推动力。

  “如果我们在建设智慧城市时,能把主要目标、主战场面向社会需求,那么我们能收获最大好处,一方面能及时跟踪社会需求,并调整技术变革和应用的空间,另一方面能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李铁表示。

  顶层设计是未来工作重点

  在过去的2015年,智慧城市建设收获大量利好。继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被列入顶层规划的智慧城市建设,借助于“互联网+”的东风迎来黄金时代。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IT投资规模达到2480亿元,年投资增长率为20.4%。然而,智慧城市建设在高速推进的同时,却将参照的标准落在了身后。部门各自为战,企业多头并进等问题频出,信息孤岛、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现象也逐步显现。

  对此,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崔功豪认为,当下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缺乏明确的顶层设计和通盘的考虑,在相关内涵、重点还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一哄而起,另外也没有形成全民共建的热情和氛围。

  具体到城市建设和管理上,由于此前的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较多,要将规划、市政、建设、城管、环保、交通、水务等多个部门整合成统一的平台有很大难度,由此难以避免出现城市管理基础数据重复采集和建设的问题。

  缺少顶层设计,忽视建设和体制与机制,奢谈政策和决策,都是不可持续的。因此,通过对智慧城市的社会价值重新考虑来完善顶层设计的思路,对智慧城市进行科学规划、建设与运营进行探索。

  对此,崔功豪认为,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整体统筹规划和战略设计,通过更好地鉴定智慧城市的内涵、目标、重点、步骤等,才有可能把智慧城市引向健康的道路。与此同时,智慧城市建设应该以人为中心,以人的需求为中心,以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和提高整体的生活环境、质量作为重点。“智慧城市和智能城市是不同的,智能城市主要是技术,智慧城市不是这样的”崔功豪说。

  嘉宾声音

  山东省济南市市委常委、副市长 苏树伟 

  处理好政府与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关系

  济南市尽管做了智慧城市方面的探索,但目前还没有做到一个整体的规划布局。我们想着先从智慧社区像高新区这样的区域先做起,逐步靠站。未来我们将尽快地在政府引导下和大型企业、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联合,相信在十三五期间,济南城市智能化应该有一个打理突破和进展。

  如何处理政府和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涉及到符合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这个也是改变的关键所在。智慧城市涉及面非常广,这个必须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

  从政府角度讲,应该重点抓好三方面,第一,要做好宣传,把政府的职责和市场梳理清楚。需要政府管理的一定要管理到位,不需要政府管理的一定要放开市场。放开市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像行政办公自动化,人力、财力都有更新。前两年做了一个探讨,就是把政府的信息化包给浪潮集团,这个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实现了节省人力成本,节省物力成本的效果。目前像政府主导的模式在全国有很多。第二,要加强政府引导,因为市场具有盲目性,虽然能够自我修理,但是有盲目性,必须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引导。要克服畏难不前,为促进城市的建设,我们出台了济南市互联网+的体系,这对引导市场主题具有很好的导向,也就是指挥棒的作用。

  第三,一定要优化环境。首先,未来济南市要完善全市政府数据,建立空间法人、宏观经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数据,有效解决信息碎片化的问题。其次要开放市场。我们将在市场基础建设和公众服务引入市场机制,把政府信息服务外包给浪潮集团,在智慧城市方面也能够行得通。

  最后,是鼓励创新。要鼓励创新的认证,智慧城市相关的企业,我们支持他们在为济南走出去做大做强。

  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白山

  智慧城市要让群众受益

  在发展智慧城市方面,我们想以培育智慧动能、建设智慧城市、服务智慧生活为目标,大力发展智慧城市新业态、新模式,让我们的城市更有动力、更有活力、更具魅力。另外,要结合产业的发展,智能改变制造,在产业上转型。

  第一,树立产业的观点,用智慧服务好产业。在发展智慧产业时,必须打造产业发展的生态权,获得产业发展的新功能和新引擎。第二,注重平台的支撑,搭建公共平台。第三,强化基础先行,打造互联互通的数据库。一方面既要向物件打上数据的标签,推进基础设施的改造,另一方面还要把数据集中起来,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有效的协调联动。第四,推动城市管理,特别是对城市网格化管理,推动数据有效地集成。

  最后,突出惠民导向,让群众受益。建设智慧城市不是技术的简单堆砌,真正的智慧不是技术上的更新换代,也不仅是效率上的提升,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核心的全面服务。

  贵州省荔波县县长 叶霖

  以智慧旅游促进荔波发展

  智慧城市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为了有效地避免智慧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割裂问题,贵州省成立了大数据建设管理局,并分别设立了数据资源中心和网络管理中心机构,保障智慧荔波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与软通动力深入合作,设计荔波的顶层设计和主体规划,包含旅游、交通、物流、教育、政务、社区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通过全面透彻地感知、智能融合利用,逐步将荔波建设成绿色、智慧的旅游城市。智慧城市有些数据,特别是党政的数据必须要实现安全有效的运营,所以这一块是我们大数据管理局在掌握。

  大数据是引领社会发展的高级心态,政府如果既抓管理,又抓运营,极易导致效能低下诸多问题,为此我们秉承政府搭建平台、企业创新的协同原则,借助民间资本的力量,将市场机制和经营理念引入大数据发展,我们建设了总投入25个亿的荔波旅游中心等项目建设。我们还将投资10亿元用于搭建公共系统平台,我们正在与淘宝、阿里巴巴等企业的深入发展。以智慧旅游为突破口,推进智慧荔波的全面发展。

  韩国土地住宅公社智慧城市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朴信远

  智能让城市居民生活更加便利

  在韩国,我们把韩国智能化城市叫做UCT,UCT就是无所不在的意思,市民不管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都可以非常便利的看到各个地区的空间信息和行为信息。

  从2000年开始,韩国政府投入了2000亿韩币建构了UCT相关的一个平台。UCT在所有城市方面的行为或者在空间方面结合ICT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让城市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同时,通过UCT来给市民提供各方面的一些服务,UCT方面我们有十个领域的内容,比如说教育、医疗服务、交通、文化经济、环境等。韩国目前有70多个智能城市,也就是70多个UCT。

  如何用UCT政策或者用大数据来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我想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些具体的案例。韩国有一个政府部门叫做科学技术部,这个部门是总管未来技术或者各个技术方面的问题,科学技术部统筹公共领域和民间领域的大数据来提供社会方面的一些服务。比如在社会行为领域,我们对夜间公交车或者医药品的安全性、警报提供一些服务;在公共领域,我们给市民在气象、疾病、空间信息等方面提供一些数据;在民间领域,在商品推荐、物流系统等方面给市民提供一些服务。

  华为企业BG中国区智慧城市总工程师 姚健奎 

  技术促进城市智慧化

  华为是一个做技术的公司,我想从智慧城市规划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关系这样一个角度来分享三个观点。

  第一,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智慧城市规划的迭代更新。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不管是城市规划,还是智慧城市发展的规划,都会不断更新。

  第二,技术的创新是智慧城市规划落地的助推器。如果你在一张白纸上做智慧城市的规划,可能阻力会少一点,但是现实是基于这种行业细分、各个部委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也有自己的信息化队伍。他们一方面觉得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化是一个潮流,知道这个技术很好,另一方面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他们生怕这种新的技术会影响既有的利益或者格局。怎么说技术的创新会推动智慧城市规划的落地呢?其实我们在这方面也是结合客户的实际需求,在具体的业务场景上做了一些创新。

  第三,未来的智慧城市规划应该是智慧化的,我们的愿景应该是可视的、动态的、可预测的、可迭代更新的。

建设智慧城市要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