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4月04日 星期一

地方国企改革提速

东北是否跟得上?

■中国城市报记者 孟航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4月04日   第 09 版)

  央企是东北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主要制约,也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希望所在。

  3月29日,《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正式公布。文件指出,要着力化解过剩产能以及降本增效,同时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的国有企业改革任务,资本市场也将通过兼并重组等举措来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

  随着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的相继公布,地方层面的国企改革正在提速。

  在去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一顶层设计公布之后,上海、广东、山东、江西、四川、重庆等多省市纷纷公布了各自国企改革的细化方案和试点计划,而此前,包括辽宁省在内的23个省市已经发布了各自的国企改革方案。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之前公布的各地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意见是“设计图”;而现在各地公布的实施方案更类似“施工图”。“设计图”重在确定原则和方向,“施工图”则侧重于具体操作方法和流程。

  专家表示,近期已经有多个地方针对国企改革发布具体细则,说明地方国企改革步伐正在提速。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促进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重要方式,其中通过试点员工持股,还可以在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和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多地尝试员工持股试点

  出台国企改革方案的多个省份均在方案中明确提出将探索实行员工持股,一些地区还明确了员工持股试点的时间表。如甘肃提出,选择部分符合条件的省属国有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员工持股主要采取增资扩股、出资新设等方式,员工有“真金白银”投入,企业增加资本金规模。而河北则提出,按照“试点先行、优选对象、严格规范”的要求,选择若干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较高的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型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2015年底前,完成试点方案制定工作,2016年基本完成试点工作。

  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耿洪臣在今年两会上表示,国企改革最根本的落脚点是提高国有企业内生动力,调动企业员工、经营者的积极性。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扶植和行业监管外,国有企业应建立起董事会、监事会等现代企业制度。耿洪臣说:“要根据不同的行业、国家、财税制度、产品、区域及文化,选择不同的经营管理方式。目前我们国家的国有企业比较合理、科学、规范的经营模式,就是骨干员工持股的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

  一打“喷嚏”就“发烧”

  近期,中央出台了《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其中国企改革内容单独列为一章。东北三省国有企业比重很大,在新一轮东北振兴中,国企改革是必须攻下的一块高地。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改革的中心环节,如今国企改革的命题再一次摆在东北面前, 任务更为沉重。甚至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东北国企改革“只闻其声,未见其人。”

  某种程度上说,东北地区的国企改革要异于其他省份。

  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梁启东表示:“目前辽宁的地方国企经过多年的改革,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了,你能够在辽宁地面看到的,大多数是央企。所以准确的说,辽宁是‘央企大省’。”

  辽宁是东北的缩影。

  据统计,截至2013年,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在东北地区共有3183户企业,资产总额4.5万亿元,职工人数174.8万人,在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吉林,2013年央企销售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收入的90%多;在黑龙江,央企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也在60%以上。

  目前,在辽宁的中央企业及所属企业有1751户,资产达2万亿元,占辽宁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的47%,在岗职工约70万人。2013年营业收入为1.7万亿元。

  家大业大,甚至一座城市就是一个企业,因此一个形象的说法广为流传——“大庆‘打喷嚏’,黑龙江就‘感冒’;一汽‘打喷嚏’,吉林就‘发烧’。”

  在各省工业主营收入中,央企的销售收入占比过大,“这就直接导致,越上马这些大项目,产业的重型化程度就越高,地方经济结构就越畸形化。所以,一旦央企出现问题,地方经济会马上受累。” 梁启东说道。因此,央企是东北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主要制约,也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希望所在。

  “挤出效应”

  2015年8月25日,全国工商联发布了201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其中,辽宁省有6家企业上榜,黑龙江有3家上榜,吉林则无上榜企业。相比之下,浙江的上榜企业为138家,江苏为91家。

  这种数量上的差异有些尴尬。因为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让那些能够带来稳定就业、加大基础税收的中小微民营企业,因为资源和要素被挤占而只能被边缘化。导致东北民营企业发展滞后,营商环境的恶劣。

  直到今天,“东三省仍存在三个不相信:不相信市场的力量,不相信民营的力量,不相信中小微的力量。政府仍青睐于大项目,大投资,大央企。民营企业根本不入法眼。”梁启东尖锐指出。相关数据显示,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东北地区至今市场化程度不够,民营经济发展不足。

  “痛”也许会带来重生

  东北的问题时时刻刻牵动中央。对于东北地区国企国资的改革,政策层面思路越来越清晰。

  2015年4月,李克强在东北三省经济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积极推进国企国资改革,支持总部设在东北的中央企业先行试点,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开展民营经济发展改革试点。要做好开放大文章,利用好沿海经济带,完善开放合作平台,提升开放水平。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也要求,东北地区要对不同企业分别制定改革方案,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对于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要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或各类非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并着力推进整体上市。对于主业处于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要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此外,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对此,辽宁省省长陈求发指出,要对辽宁26家省属国有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剥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对确实不可救的僵尸企业要进行处置。国有企业经过整合、瘦身、形成利润以后,要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革,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另外,要对全省经营性事业单位进行改组,让它们成为市场主体,以这部分优良资产吸引社会资本,把蛋糕做大。2016年全省争取吸纳社会资本500亿元,在整个“十三五”期间,实现吸纳社会资本2500亿元的目标。

  针对央企改革的问题,梁启东则认为,国企改革的重点是央企改革,央企改革要加大“三供一业”下放和厂办大集体改革力度。问题是“三供一业”怎样加快下放,厂办大集体改革怎样加快?央企改革东北三省不能主导,但却要承接企业原有的一些社会职能。长春市专门为一汽成立了汽车产业开发区,专门承接一汽剥离出来的一些社会职能。像居民供电、供暖现在还是由一汽负责,但下一步就要进行完全剥离。这个问题要考虑到地方的承担能力,实际上靠地方是不可能解决的。中央要与地方协调,下大决心,合理分摊改革成本,共同完成这一东北振兴的核心问题。

  随着如今地方国企改革提速,东北地区的国企改革不能止步于雷声大雨点小的状态,更要有一种刮骨疗伤的勇气和魄力。

  痛也许会带来重生。

东北是否跟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