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3月28日 星期一

智慧城市要向“人性化”回归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3月28日   第 02 版)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占据着人类文明的主导地位,城市运转被视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城市每个角落的发展变化或多或少都对城市产生着影响。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催动下,智慧城市作为一种全方位、全领域的新模式,重塑了城市优化中最为关键的城市治理的整体性思维。

  “智慧城市”被提到我国国家政策层面,早从2012年就开始了。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建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将智慧城市列为新兴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截至目前,我国已有超过373个试点市、县(区)纳入住建部、科技部批复的试点名单。在“十二五”试点的基础上,“十三五”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更加理性务实,真正让智慧城市的建设给市民提供更舒适、便捷和流畅的生活空间。

  所谓“智慧城市”,其核心在于运用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力量,搭建能对城市居民之需求做出实时回应的城市生活体系。这个被构建出来的“城市”,应该能善解人意地了解市民的需求,体谅市民的不便,一切回归人性化。从管理者角度讲,就是促使城市“不得病”“少得病”或者得了病之后“快治病”,保障城市健康和谐发展;从企业角度讲,就是利用智慧城市技术手段,提升企业自身运营效力,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竞争力;从百姓角度讲,就是让民众感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便民”“利民”“惠民”,同时也对政府进行有效监督。

  凝聚了高科技的智慧城市,也给不少城市管理者带来了新希望。智慧城市在经历了以电子政务为中心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后,进入到系统融合、数据开放、以及如何与社会互动的第二阶段。此后的第三阶段,将会是真正通过科学技术,使政府和老百姓更深入地融合在一起,这便是城市建设中最具价值的部分。毕竟,技术再先进,硬件再完善,若没有“人”这个关键环节,一切将无从谈起。

  说到底,智慧城市建设问题,不只是技术问题,而是主事者是否贴近一般市民生活层面来思考的问题。智慧城市的居民,是否有以科技便利其生活的自觉?智慧城市的管理者,是否有开阔的心胸、明亮的双眼,真正用科技力量解决民生难题?城市是为了让人的生活更美好,所谓的智慧城市建设,如果离开了这个本义,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决不能玩概念,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切实实从改善民生入手,照顾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唯有这样,智慧城市才能深入人心,得到百姓支持,才能推广开来。

  城市优化与现代城市治理有着共同的价值理念——人的管理与服务。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应时刻追问“以人为本”,不能离开“以人为本”和“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智慧城市建设也当有哲学思维来引领,万万不可缺了人文精神。“人”的智慧,才是城市能不能“智慧”起来的核心。不论何情何景,秉承智慧城市回归人性化的理念,才不会让精心打造的智慧城市建设误入歧途。

智慧城市要向“人性化”回归
谈“指”间
指数型企业为啥牛
优客工厂会成为“独角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