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3月07日 星期一

不冷不热的北京地铁艺术

■中国城市报记者 王笛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3月07日   第 21 版)

  原始天然的斯德哥尔摩地铁

  被誉为“地下艺术殿堂”的莫斯科地铁

  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的伦敦地铁

  浪漫现实的巴黎地铁

  充满后工业气息的蒙特利尔地铁

  今日北京地铁日载客或达百万、千万人次,堪称交通盛况。观其行人,多青春年华,但因彼此匆匆而过,或曾数次相遇而不相识。人如此,公共艺术亦是如此。地铁中幅幅精巧壁画浮于眼前,而罕有人驻足赏之。今日之众,苦于生计,勤于奔波,疲于穿梭于城之四方,却少了几分远方的憧憬。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伴随审美渐入日常生活,将地铁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相融,在国际上已成大势。从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的伦敦地铁到清晰便捷、现代轻松的东京地铁,从宏伟厚重、被誉为“地下艺术殿堂”的莫斯科地铁到简练抽象、充满后工业气息的蒙特利尔地铁,从浪漫现实的巴黎地铁到原始天然的斯德哥尔摩地铁,皆在地铁公共艺术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北京地铁公共艺术,历经半百沉浮,探寻之路从未停歇。何况北京作为中国首位拥有地铁之城,任重道远,不敢怠慢。时至今日,北京地铁公共艺术虽未至完美之度,却也硕果累累。观其数量,百余站点遍布艺术作品;谈其形式,壁画、浮雕、雕塑、彩绘、剪纸等不断涌现;论其发展,正在经历从艺术装点空间向艺术营造空间的质的蜕变。

  近年来,北京地铁致力于“北京地下文化长廊”建设,努力于流动之空间,营造穿越之氛围,使地铁空间愈加人性化、艺术化。此乃文化、艺术一大幸事,各界当鼎力相助。但有一点仍需不懈努力,即透过件件艺术作品,其所达艺术效果不应局限于愉悦人们的感官,更重要的是,可窥探城市的前世今生,对话众人的所痴所苦,思考未来的何去何从。正所谓,艺中有城,艺中有人,艺中有思。或许,地铁艺术正是少了几分有穿透力的作品,才难以留住行人的脚步。

  尽管目前地铁公共艺术在诸多方面还略显单薄,甚至还不足以吸引众人之目光,但众人的关注与参与,或是地铁公共艺术发展的转机。于城中之人而言,你我皆艺术源泉。你的态度,我的个性,均有可能列于其中。期待一次次匆匆归去途中,有一朵朵绽放的地铁艺术之花出自君之手。

  朝来夕往,北京地铁不偷懒儿地忙碌着,但其给予行人的,将不仅仅是速度,还有直指心灵的公共艺术。这些静候的地铁公共艺术,将用其独特的形式,倾诉行人之心声,影响行人之选择,哪怕影响只是微微一抹。在喧哗的地铁站台,它们就犹如一位位智者,告诫万千行人,走走停停,磕磕绊绊,莫忘起步初衷。毕竟,为了心中那片海而不顾一切的勇气,着实可贵。

不冷不热的北京地铁艺术
巴尔的摩BUS字形公交站
美国自行车公共停放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