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年02月22日 星期一

春风十里扬州路

■中国城市报记者 刘蕾/整理 《 中国城市报 》( 2016年02月22日   第 28 版)

  扬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是南京都市圈和上海经济圈的节点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三江口、江都水利枢纽)。向南接纳苏南、上海等地区经济辐射,向北作为开发苏北的前沿阵地和传导区域,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之称。扬州的建城历史可至公元前486年,是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文明城市、中国森林城市。

  扬州作为我国较早开展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的城市之一。早在唐代,扬州就享有“商贾如织”与“富甲天下”的美誉,当时居住在海外的扬州经商者就有5000多人,并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著名港口。扬州自古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休闲城市,古人赞美扬州的诗句都成为经典传世,如“十年一觉扬州梦”“春风十里扬州路”“二十四桥明月夜”等。

  历史沿革

  扬州,作为地域称谓,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淮海维扬州”,为华夏九州之一。

  西周时期,今日的扬州一带为邗国。公元前486年,吴灭邗。随后,吴国修筑邗城,开凿邗沟将淮河与长江连接起来,极大地促进了扬州的发展。后,越灭吴,邗地归越;而后,楚又灭越,地归楚。公元前319年,楚国在邗城原有基础上又修墙建城,并命名其为广陵。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广陵县,归属于九江郡。汉代时期,广陵一直就是王侯封地。吴王刘濞在此开盐河,通商运,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景观盛极一时,开创了扬州历史上的第一次繁华时期。

  两晋南北朝时期,扬州先后为广陵郡、广陵县、南兖州、东广州、吴州。由于扬州为江淮一带的军事要地,南北朝时期,屡经战乱,经济惨遭破坏。

  隋朝时期,公元589年,隋文帝改吴州为扬州。随后,其子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连接了黄河、淮河和长江,扬州遂成为了水运枢、中国南方的首府。

  唐代,中国国力鼎盛,扬州也达到了极盛的巅峰,成为了经济、文化中心以及对外贸易交换地,成为了江淮地带“富甲天下”的淮左名都,是大唐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对外交流的门户。一年四季,千帆竞会,万商云集。街市坊间,华灯初上,觥筹交错,吟咏唱和,其繁荣之盛,时人号为“扬一益二”。当时,这里居住了很多阿拉伯商人和波斯商人。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军阀割据混战,作为吴国都城的扬州遭到严重破坏。

  北宋时期,由于扬州地理位置优越,又是漕运要冲,所以很快就再度成为中国东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与都城开封相差无几。明朝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扬州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明朝灭亡后,为阻止清兵南进,南明督师史可法率军坚守孤城,宁死不降,表现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城陷后,清军屠城十日,死者数十万。

  清代,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多次南巡,使扬州再次出现空前的繁华。扬州成为了食盐、大米以及丝绸的贸易交换中心(该行业由官方调控),成为当时世界上10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大城市之一。

  1853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南京附近地区成为太平军和清军交战的主战场。清军的江北大营便屯建于扬州。扬州的主要商业区多子街、左卫街、辕门桥均被抢劫并烧毁。“广陵地当兵火劫余,沧桑变后,人民城郭市肆顿改荆榛,尚非繁盛二、三”。同时,受到战火影响,长江漕运中断,淮盐引地(扬子四岸)尽失。不久1855年黄河改道,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河道淤塞,为了避开战火,南方的粮盐改道上海经过海运运送到北京。因此上海取代扬州成为中国新的粮盐集散地。原有的扬州钱庄投资资本,在战火影响下,转向上海等比较有安全保障的通商口岸以及租界。

  太平天国运动结束以后,部分官员曾经打算重开漕运,无奈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河道淤塞严重,无法通航。

  1908年沪宁铁路和1912年津浦铁路修通,彻底结束了京杭运河的历史使命,也彻底结束了扬州经济在中国的优势地位,扬州因此而衰败下去,从全国性经济文化中心沦落为普通的地区性城市。

  1949年1月,始称扬州市(县级),另置江都县。新中国成立后,1983年3月,扬州市改为省辖市。古城扬州焕发新的青春。

  文化基因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扬州城,素来是人文荟萃之地,风物繁华之城,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基因。

  【传统建筑】扬州园林自古就闻名远播,《扬州画舫录》中有“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分轩轾”之句,因此早在乾隆嘉庆年间,甲天下的是扬州园林,并不是苏州园林。在当时,由于扬州的盐商富甲天下,使他们有大量的财富来建造园林,非常奢华,仅扬州城内私家园林最盛时就达200多处。扬州园林不但具有皇家园林的金碧辉煌与高大壮丽,且具有大量江南园林中的建筑小品,风格自成一派。扬州园林中目前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是坐落在扬州古城北隅的“个园”,现在是扬州著名的旅游景点。

  【传统戏曲】扬州清曲作为中国江苏历史悠久并具有影响力的曲艺之一,其早在清代康、乾年间就曾鼎盛一时,并流传于全国的很多地区。扬州清曲大部分音乐是由本地小调发展而来,其音乐具有民间性和地域特性,曲词题材的选择极其广泛,曲目非常丰富。演唱者分为“阔口”以及“窄口”,都是“以字行腔”,注重腔韵和发声。每个曲目的演唱由一人到数人参加,现今仍保持着传统的坐唱形式,除演唱者本人以外,其他人均操一件乐器,同时还有人员不等的小型乐队伴奏,乐器以丝竹管弦和打击乐为主。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饮食文化】扬州菜肴闻名海内外,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的“四大菜系”。扬州菜也称为淮扬菜,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淮扬菜非常讲究刀工,刀功向以精细著名,尤以瓜雕享誉四方。扬州菜形态精致,滋味醇和,并在烹饪上善用火候,讲究火功。非常有名的菜品有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三套鸭、水晶肴肉等。扬州满汉全席是在康乾满汉席的基础上推出的,堪称中华第一满汉全席,其具有南北兼容的饮食文化底蕴。淮扬菜的发展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具有深厚的饮食文化,因此很早以前就确立了中华第一大风味菜系的地位。

  【传统工艺】在印刷史上,雕版印刷被称作为“活化石”。雕版印刷的印刷形式最早出现在中国。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在扬州,并成为中国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这种工艺也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的第一步是制作原稿,然后将原稿反转过来摊在平整的大木板上并固定好。最后在刻好的木板上刷上墨,在印刷机中加压形成原稿的复制品。

  【传统艺术】扬州作为中国剪纸流传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唐宋时代就有“剪纸报春”的传统。扬州人会在立春之日制作剪纸,剪成春蝶、春线、春胜等样式,“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十分美观。此外也会剪制纸钱、纸马等,专门作为祭奠之用。发展到清朝时期,随着扬州商业的兴盛,剪纸艺人的数量大增,嘉、道年间的著名剪纸艺人以包钧为代表,其技艺超群,有“神剪”的美誉。扬州剪纸的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简洁,技法变中求新,形成了现在所特有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南方民间剪纸艺术的代表之一。

春风十里扬州路
声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