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5年12月07日 星期一

协同发展 后勤先行

■中国城市报记者 何玲 郑新钰 张兴旺 《 中国城市报 》( 2015年12月07日   第 16 版)

  编者按

  近日,由京津冀三地高校后勤协会、研究会联合举办的2015京津冀高校后勤协同发展论坛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举行。来自京津冀三地105所高校、后勤部门、企业等各方代表着眼于京津冀一体化和高等教育协同视角,从高校后勤方面思考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下辖260多所高校,几百万师生员工群体。高校后勤是一个庞大、稳定、成熟的消费市场。如何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历史机遇,实现京津冀高校后勤领域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京津冀三地建设一个更加开放和共享的高校后勤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王稼琼:

  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开展后勤工作

  后勤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学、科研等一切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障,直接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功能的质量和成效。实践证明,只有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后勤工作,才能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王稼琼在会上说,在当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要充分认识到三地高校后勤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三地高校后勤要进一步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一是始终坚持“三服务、二育人”的宗旨,把为教育、科研服务,以及为师生服务放在后勤的首要位置,不断增强后勤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

  二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系统性、整体性、前瞻性的顶层设计和改革举措,突破区域观念的束缚,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推动京津冀地区高校后勤取得新进展。

  三是要开展更为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互惠互利、协同发展,深度融合,为三地高校的事业发展和后勤改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 葛华:

  “互联网 ”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今年以来,京津冀地区高校在务实合作、协同创新方面频频推出新举措和新模式。在后勤领域,三地高校一直保持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沟通和协作。

  葛华指出,当前,面对新形势、适应新常态,结合高校后勤工作的实际,加强三地后勤务实合作、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对支持三地高等教育的发展,乃至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推进京津冀三地高校后勤协同创新和发展,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要加强领导。加强三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担负起领导和协调的责任。

  第二,要突破并加快顶层设计。深入研究谋划设计协同发展的合作框架、模式和有效举措。

  第三,要实施重点突破。抓住影响三地高校后勤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在关键环节、组织公关,力争取得切实有效的突破性成果。关键是要找到各方利益的会合点,通过政府出台导向型政策,学校分类寻求协作伙伴以及广泛吸引与高校服务领域相关联的社会行业、企业等各方力量参与,以多种形式推进。

  在高校后勤领域,努力实现后勤服务管理,跨地区的资源共享和管理质量的整体优化,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搭建三地高校后勤互联互通的交流合作平台。

  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 陆军恒:

  农产品供应要适应高校消费特点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在三地高校食堂农产品供应上,建立一套产供需协同、质量可控、价格合理,适应高校师生消费特点的农产品供应模式,是高校后勤同仁的期盼。 陆军恒说,基本构想是在河北省三个农业县各选择10万亩土地作为种植基地,直供京津冀高校食堂。

  通过建设三个平台实现高校农产品供应改革的总体设想。第一步搭建京津冀高校食堂农产品供应市场协同平台。第二步联手河北省供销社、扶贫办、金融办、农业部门共同组建采购、生产、监管和消费这样一个服务平台。第三步组建以高校为主体的服务支撑平台。具体实施步骤是:确立直供京津冀高校食堂农产品合理区域,立足于地方的资源禀赋,在合适的土地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主打产品,形成初步规模,形成产业集群。建议在衡水的安平县、唐山的滦县和张家口的万全县各选择一块10万亩左右的土地作为种植基地。

  京津冀三地高校食堂农产品供应改革应发挥运作企业在资本、开拓市场和关系协调方面的功能,运作企业负责三块种植基地的具体业务,完善农产品供应的基础设施,打造出更加贴近消费者,更加个性化和人格化的新型物联网品牌。

  初步构想这个品牌,是JJJN。这个品牌标准要站在国际的标准来制定。同时,生产出在世界农产品市场上具有竞争力、高附加值的商品。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员 王定东:

  探索跨区后勤管办新模式

  王定东对京津冀高校后勤协调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他认为,第一,必须要从政策的高度充分认识和把握高校后勤工作。要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好安全性、公益性的底线不动摇。学校后勤工作事关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不仅是院校的中心任务和工作,还涉及到广大教职员工及后勤职工的切身利益。对首都来讲,更关乎首都和高校环境安全稳定问题,所以它的政治性非常重大。

  第二,必须进一步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打破过去传统、固守的区域观念,破除长期以来在机制体制上存在的制约和障碍。在后勤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建立行业服务标准方面,要探索跨地区的后勤管办新模式,在领导机制、管理机制、思想观念、相互融合、共享成果、内涵发展、优势互补等方面,需要创新和改革。

  第三,必须针对京津冀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尤其那些老大难问题,进一步加大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快速协调、持久发展上,取得新的更大成果。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 高国力:

  打造人文后勤、科技后勤、绿色后勤

  京津冀协同发展涉及部门和环节多、领域广泛,需要选择典型的行业先行试点。

  高国力认为,一、高校的后勤协同发展要先行。协同发展是一个战略工程、系统工程,具体到高校来看,虽然需要协同的领域很多,但是后勤确实需要先行。

  二、高校后勤系统是支撑和保障。第一,不论是高校系统、教育系统、科研系统都离不开后勤体系有力、坚实的支撑和保障;第二,高校后勤系统发展潜力巨大。会议前,与天津、河北的高校领导交流,地方的热情很高,发展很多的创意、设想。

  三、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时,提出了三个奥运,这与高校后勤系统也非常贴切。

  首先,人文后勤。后勤就是为高校的师生、员工、科研人员提供人性化、人本化的服务,所以人文后勤非常贴切、非常到位。

  其次,科技后勤。现在再谈高校后勤的协同发展,不是五年前,甚至十年前的这种后勤协同,我们要充分借鉴、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科技系统,促进高校后勤的协同发展。

  最后,绿色后勤。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绿色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命题,高校的后勤系统应该在诸多领域和环节坚持绿色的后勤理念。

  天津财经大学后勤服务集团总经理 郑利:

  高校后勤要加强网络协同治理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行了15年,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郑利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产权的问题。后勤集团很难成立独立的法人实体,要做到自主经营和盈亏独立核算有一定障碍。二是经营性和服务性难以取舍的问题。外包给校外企业,实现有偿服务,必须要研究如何保证安全性。三是后勤成本很难降低。四是考核机制在执行上存在着一定问题。

  如何在协同背景下进行治理?第一,要搭建京津冀高校网络平台,也就是借助政府的力量,积极搭建一种协同创新的平台。在落实上,要提高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核心是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第二,要发挥大学城的聚集效应,促进各高校的文化融合和硬件资源的共享。由政府协调各高校和企业共同投资,进行共用基础设施的建设;由政府、高校和企业协商共同组建管理机构,实行统筹的规划管理;要实现校企间横向合作的模式,打破单一的高校部门所有、条块分割的纵向模式。

  第三,信息资源共享。将各高校的校园网连接起来,建成大学城的信息资源网络,可以实现园区内信息资源共享的效益最大化。

  第四,各高校应该建立后勤组织内部指令系统、后勤业务应用平台系统、数字化校园技术平台以及培育后勤文化等;同时,要加强自身的后勤服务体系的建设。

协同发展 后勤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