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前段时间在瑞士达沃斯经济论坛上颠覆性地预言:互联网即将消失,物联网就此兴起。那么,互联网真会消失吗?互联网与物联网究竟有何关联?物联网对智慧城市建设有何作用?物联网尚有哪些问题亟须破解?近日,带着诸多疑惑,中国城市报记者走进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采访了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岚研究员。
互联网向物联网延展
中国城市报:日前,互联网巨头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在瑞士召开的达沃斯经济论坛上讲“互联网即将消失”,您对此有何看法?并介绍一下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关系。
陈岚:我认为,在很长的时间内互联网技术不会消失。互联网是信息虚拟空间的网络,物联网是涵盖人、物、机器等在内的信息虚拟空间和现实物理空间的融合。从技术角度来讲,互联网与无线宽带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融合,在互联网上可以便捷地传送语音、图片、文字及多媒体,缩短了人和人之间沟通交流的距离,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增加了末梢感知技术把现实世界的“物”接入到网络中,物联网所涵盖的范围将从原来的信息虚拟空间的边界拓展到了物理世界,并因此会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商业和经济的巨大变化和机遇。到目前尚未出现一个颠覆性的网络技术来替代基于IP技术为特征的互联网。互联网最大的优势是自我管理,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最大的困扰是信息安全问题。从经济和用户角度考量,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把现存于互联网上的所有数据和信息移到其他新型的网络上去。从商业角度分析,谷歌也不可能舍弃曾投入巨大资金和精力研发的互联网技术和设施专门去研究物联网。
埃里克·施密特讲“互联网即将消失”应该是指网络覆盖的功能以及今后人们的关注点会从过去的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信息空间逐步转移到现实的物理世界的万物互联上来。
物联网支撑智慧城市建设
中国城市报:物联网对智慧城市建设有哪些作用?
陈岚:物联网通过感知设备以及感知网络及时和客观地获取城市的各个方面的实时信息,为城市运维、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更为客观、及时和真实的信息。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如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医疗等等都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支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支撑技术,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效很大程度依赖于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中国城市报:那么,您认为物联网技术有待于进行怎样的改进和完善?
陈岚:在实践中真正卓有成效地支持智慧城市建设的物联网技术仍有待研发和改进,如新的传感器技术、感知网络、前端嵌入式软件、以及城市模型等大型信息处理软件技术等。
如在交通领域,尽管现在的电子地图可以有效地显示城市路况的疏堵信息,但还有误差、有时候也不及时,这是需要更加有效的交通流量预测分析模型来支持。如发生交通事故、逃逸事件等,往往由于对车辆和人等事故对象的分辨不清楚,影响处理的效率,这也是联网的摄像头清晰度、以及对视频数据处理技术不够先进的原因。这就要求物联网传感技术需要完善。
在智慧建筑领域,通过对环境感知能够有效节能,但是由于传感器的成本、传感器的感知精度以及传感器自身的功耗等问题,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节能效果,这就需要传感器技术更进一步的创新,有效解决成本、精度和功耗问题。
再如智能制造和智慧医疗中,对信息传输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为了保证生产控制不出现间断、病人情况及时传送到医院,需要网络是永远不间断的,而现在的无线通讯、互联网技术都还达不到。这就需要对物联网传输技术进行深入地研究。
诸如此类物联网领域的核心技术问题亟须破解,只有这样方能更好地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真正做到智慧化。
中国城市报:智慧城市在应用物联网过程中对物联网的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陈岚:物联网使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可能,智慧城市的建设对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起到极大的推动和检验作用,如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智能交通、佛山的四化融合、神州数码在扬州推广市民卡,推进政府服务后台的互联互通等,对现有的很多信息技术是很好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在应用中智慧城市对物联网技术存在的不足会提出现实的改进需求。比如,如何把城市的关键要素很准确、高效地采集到;物联网怎么能够提供一个无处不在的、非常可靠的、满足智慧城市应用的网络;对采集到的城市中各个要素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管理等平台的建设。
突破物联网发展瓶颈
中国城市报: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发展中遇到哪些瓶颈亟须突破?
陈岚:首先是制度革新和保障,由于物联网要求信息开放透明共享,这就对城市的管理者提出更高要求,如微信出现后,许多事件会在第一时间为公众所知,这就要求城市的管理者也要在第一时间予以应对恰当处理。智慧城市的建设对现有城市管理方式、部门设置的挑战,如交通、交警部门分管不同的交通领域,但整个城市交通管理是需各部门协同配合,在制度设计上提出新的要求;其次是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这方面现在还缺乏立法保障,个人信息如何得到有效保护,而不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商家利用,如何保障接入网络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比如在北京,像天安门、鸟巢等热点地区的安全等,都是物联网信息安全需要考虑的;再者是为了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需要建立物联网标准体系,包括感知数据的表达方式、传输协议、安全、物联网应用标准等亟须建立标准;此外,物联网发展的商业模式还不成熟、产业化程度比较低,当前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企业,目前大部分从事物联网领域的企业是停留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上,缺乏在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尚未给智慧城市建设带来革命性的技术解决方案。物联网技术仍处于发展期,未来需要颠覆性的技术去突破规模化的应用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