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5年09月28日 星期一

普惠金融的商业模式探讨

■中国城市报记者 刘草心 《 中国城市报 》( 2015年09月28日   第 23 版)

  编者按

  普惠金融已被政府列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面对风起云涌、变化莫测的市场,如何做好小微金融服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是发展普惠金融事业的关键一环。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小微金融研究中心承办的“2015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以“好金融与好社会”为主题,探讨了普惠金融与社会责任、普惠金融与商业创新等问题,现摘取会议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普惠金融的涵义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首先对普惠金融的定义做出全面丰富的阐释。她表示,普惠金融应该有三层涵义:

  第一,以合理的价格提供金融服务,维持金融服务机构在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关于为低收入人群提供金融服务,各国其实已做了多年的努力。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不少实践逐渐让大家意识到,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是做这个工作的机构本身在财务上是可持续发展的,完全靠捐赠和施舍是难以持续下去的。

  第二,公平地对待所有的客户。普惠金融不仅仅是面对低收入人群的金融服务,而是当每一个人有金融需求时,能够以合适的价格享受到及时的、有尊严的、方便的、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因此,这项服务针对每一个人,而不仅是对生活贫困、低收入人群。

  第三,客户的金融需求不限于贷款,还应该包括存款、支付结算、保险、投资等各类需求。

  普惠金融面临五大挑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三期叠加”效应突显。在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小微企业群体将加速分化,融资难、融资贵呈现出新的特征,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将面临许多新挑战。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结合其在银监会的实战经验,从整个大局的角度出发,总结了五个挑战:

  第一,小微企业市场复杂多变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小微企业新陈代谢加剧。如何从雨后春笋般的小微企业中挖掘客户资源?如何识别竞争力不足的落后产能企业,及时做好贷后管理?这是银行发现、培育、管理客户能力的全方位挑战。

  第二,兼顾商业可持续和社会责任的挑战。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多元化的社会融资渠道对银行存款的分流,银行资金价格普遍上涨,贷款利润空间压缩。在这样的客观压力下,对派生存款少、议价能力弱的小微企业,既要坚持收益覆盖风险的商业可持续原则,又要积极践行社会责任,这是银行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良心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此基础上,如何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战略,合理制定定价机制,是对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经营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

  第三,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挑战。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环境波动的影响,加上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限制,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都呈现出上升趋势。在一系列违约事件中,银行业也暴露出在风险管理理念、制度、技术上的问题。对此,银行业只有夯实内控的基础,严守风险底线,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才能根深叶茂。

  第四,持续强化监管激励的挑战。自2005年下发首个小微金融服务的监管指导意见以来,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一直是银监会的重要使命。面对新常态下的新情况,如何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同时创新监管手段、把控好防风险与促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升监管激励的力度和准确度、更有的放矢地引导银行业向小微企业倾斜,则是银行监管部门需要解决的难题。

  第五,优化政策协调机制的挑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财税、司法、监管和相关产业部门共同制定有效的政策手段,持续改善金融生态。尽管现有的各类扶持政策已成体系,但从客观上来看,政策的协同性和衔接度还有待提高。

  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会长闵路浩也从自身行业出发,聚焦小额贷款行业,总结了以下问题。他认为,尽管服务于小微企业的小额贷款势头正热,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遇到不少困难。比如说,小贷行业缺少法律的支撑,在中国缺少优质的征信系统,尤其是没有适合小贷行业的征信产品。举个例子,不少小贷公司常以房产作抵押贷款,但实际操作起来,存在程序麻烦、成本过高的问题。再加上来自消费金融公司、P2P的竞争,小贷公司该如何更有效地支持小微企业,是个比较急迫的问题。

  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方略

  虽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在国家普惠金融的宏观战略下,这项事业是大有可为的。周慕冰认为,从银监会的角度来看,当继续担负起监管使命,进一步加强对银行业的引导和支持,在新形势下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取得新进展。对此,他总结了以下四个举措:

  第一,进一步发挥扶持政策的作用。如要发挥政策“指挥棒”在市场行为中“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那么政策目标要精准聚焦,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例如国家关于企业划型的标准要尽快修订完善,尽可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生态。小微企业是个比较特殊的概念,明确划分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利于真正锁定“身小力弱”的小微企业,避免政策覆盖范围过大而削弱支持效力。政策手段也要科学有效,以求事半功倍。比如,在财政资金投放上,要通过创新驱动、贷款贴息等杠杆手段,带动金融资源、社会资本投向小微企业。相比直接补贴以资助企业,反而更有利于提高扶持效率。

  第二,进一步创新产品和服务。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降低了成本,从根本上改变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这一“长尾产品”的面貌。不少银行在此方面已成功作出相关实践,但要从根本上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加深银行业务与“互联网+”的融合,将“高大上”的前沿技术转化为“接地气”的产品与服务。在银行内部,要完善业务信息系统建设,整合分析以往通过传统手工作业所积累的个体信贷客户数据,深度挖掘客户资源;在外部,要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征信系统以及其它各类信用信息平台,批量获取小微企业客户信息,及时捕捉有效的融资需求,扩大服务覆盖面。

  第三,进一步统筹整合服务模式。在融资渠道方面,要着力发展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互补的模式。对于小微企业,特别是创新型的企业,投资基金、私募投资基金、风险投资以及银行信贷是有分工的。一般而言,天使基金是在企业的初始阶段投入,银行是在企业比较成熟的中后期才投入。目前,银监会也在推动制度创新,试图通过银行的投贷联动,让银行在开始阶段、中间阶段、后程阶段全程参与。同时,鼓励银行在集团内部与外部创业投资机构,共同探索投贷联动模式,向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给予有针对性的股权和债权融资支持,培育创业的环境和条件。在风险分担和补偿方面,要推广企业、政府、银行、保险、担保和其它金融服务机构,共同参与创建命运共同体模式,实现企业积累、财政投入、金融信贷,共同推动小微企业发展的连锁效应。

  第四,进一步延伸社会责任的理念。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小微企业自身发展的诉求,也是中国银行业实现战略转型的必然选择,更是政府、媒体、学界、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共同目标。对于小微企业,要有诚信经营、行稳致远的企业家精神,制定长远规划,努力提升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协会、商会等组织则要发挥行业自律和协调沟通的作用,增进银企互动,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商业银行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统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服务力度;各级政府则是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定位,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产业规划和企业培育,全面实行依法行政,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造公平、开放、良性竞争的制度环境。

  那么,小贷公司如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呢?闵路浩将金融市场形象地比作一座正金字塔:处于塔尖的是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中间层则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如P2P民间金融,这都是小贷行业难以进入的;处于最底层的虽然面积最大,但恰恰是金融供给最为缺乏、服务最不足的区域,而小贷行业就要在这片“蓝海”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他认为,小贷公司未来的出路之一,即是做小额信贷。具体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比如依托小贷公司股东的上下游产业,做供应链金融等等。从机构的角度来分析,第二种出路是向东方资产这种集团化运作的模式转型,或者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此外,在闵路浩看来,未来拥抱互联网、铺设网点也是小贷公司发展的一条可行性路径。

  他还对未来行业的发展做了一个简单的展望,认为经过一定的分化、兼并收购、扩张后,少数小贷公司可能会发展成控股集团。市场也会不断细分,产生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农村小贷、科技小贷、微贷、公益小贷、互联网小贷等。

普惠金融的商业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