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5年09月28日 星期一

京津冀将设文化产业发展联盟

朝阳任重道远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亚欣 《 中国城市报 》( 2015年09月28日   第 20 版)

  “朝阳区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未来它将联合京津冀三地重点文化产业科研机构、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企业,发起成立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联盟,成为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着力点。”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管委会主任丰春秋9月19日对媒体公开发言。

  “文化产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是近年来被人们讨论较多的两大议题,如今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协同发展联盟成立在即,这将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朝阳实验区肩负重任

  朝阳路上,中国传媒大学向西500米处原本有个上世纪60年代的老工厂——北京齿轮总厂。如今,占地6万多平方米的老厂区已全部腾退,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正在筹备中的文化园——齿轮场品牌创业文化园。

  为了改变文化园区单一业态的格局,齿轮园区不但有办公区,还将有创客公寓、时尚秀场、新媒体空间、自媒体创业者工作室等,更加多元化。为了改变以往园区管理者大都只是收租金的工作状态,齿轮园区还将为企业提供税务、法务等相对完整的服务链条,帮助企业品牌创业。

  从主动腾退工业到选择文化产业,并从众多文化产业类型中选择更加“高精尖”的品牌创业,北京齿轮总厂的这种“蜕变”正是朝阳区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朝阳区实验区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首都国际资源最丰富、商务氛围最浓厚、高端人才最聚集、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最突出的区域之一,成为北京市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4年底,实验区共汇集了包括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阿里巴巴、亚马逊、乐视、奇虎360、万达院线、恒大文 化、蓝色光标、掌中浩阅、蓝海电视、洛可可等1.8万家文化企业,规模以上文创企业收入就达到了1800亿元,占北京市的1/7。

  在实验区辐射带动下,朝阳区已经成为首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承载区。截至2014年底,规模以上文创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600亿元,约占北京市的 1/4,预计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近3000亿元;2014年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区级财政收入95.1亿元,是2009年的近2.5倍,占全区区级财政的22.86%,预计2015年实现区级财政收入超过100亿元。

  据悉,创新实验区的物理空间虽在朝阳,但作为国家级实验区,承担着国家文化产业改革探索的职责,因此其在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公共服务等方面,有着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

  对于京津冀文创产业的协同发展,丰春秋表示,创新实验区还将搭建一个公共服务平台,方便天津、河北等地文化产品的展示、推介、交流,同时联合专家研究三地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实施错位发展。

  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面向“高精尖”

  起初,就朝阳区的现状而言,有近一半的行政区域“涉农”,而农村和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显然有一定差异,那么,农村地区的文化产业该如何发展?

  “朝阳区绝大部分的‘涉农’办事处其实已经做了重大的转型。这一部分的转型,在整个北京的功能化当中,是受到严格控制的,原来朝阳区发展得很好的大市场、大物流,现在进行了有效的疏解。疏解控制、腾退之后的土地如何利用,现在北京市正在做规划,实验区也正在做规划。实验区内有6个乡涉农,我们要让优质的土地资源转型为实验区的高端产业服务。”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针对此问做出了解答。他还表示,目前,有关部门正与规划委在做梳理工作。

  对于实验区的未来发展,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伟希望,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在加快建设现有78平方公里核心承载区的基础上,适时拓展辐射到其他区域,形成一区多园的空间布局,提升全市各区县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水平,推动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体化发展。

  文化部部长助理刘玉珠表示,文化部和北京市将出台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并在实验区落地,将实验区打造成文化政策高地,推动全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这10年的发展,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内部也存在着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未来,创新实验区的发展将往高精尖方向聚拢。”丰春秋介绍,朝阳正在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及《北京市新增产业项目限制和禁止目录(2015)》要求,研究制定《创新实验区新增文化创意产业(行业)发展指导目录》,将按鼓励、限制、禁止三类进行编制,严格做好实验区文化产业准入,内容原创、科技研发、版权交易、文化会展等产业都将集聚在实验区。

  据范周介绍,未来准入的文化产业要严格筛选。“一些下游产业加工文化衍生产品,可能涉及到手工制造业,进来了会影响首都生态,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有中上游企业进入实验区发展。”

朝阳任重道远
中秋习俗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