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5年08月24日 星期一

智能交通能治堵吗?

■中国城市报记者 叶中华 《 中国城市报 》( 2015年08月24日   第 14 版)

  近日上海首次开放十大领域的交通大数据,旨在面向全球征集改善城市交通、便利市民出行的智能交通的应用程序和解决方案。的确,长期困扰一线特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顽症,不仅尚未得到有效破解而且正向二三线城市蔓延,那么,智能交通究竟能在此发挥怎样的作用?就此,中国城市报记者约请四位中外嘉宾现场作答,以飨读者。

  嘉宾: 

  美国智慧城市理事会主席 Jesse Berst

  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正雄

  新奥能源研究院院长 朱振旗

  神州数码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 路琨

  Jesse Berst:智能交通只能减少20%- 30%的拥堵

  解决交通拥堵需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一是智能交通可以减少20%-30%的拥堵;二是智能的停车系统,现在之所以那么拥堵是车主找不到停车位,不停地绕圈就产生拥堵了,智能停车可以减少20%-30%的拥堵;三是要改善大众出行方式的便利性,比如说推出一种卡,你去坐公交车和地铁都可以刷这张卡,不需要付钱。还有手机上有软件,你可以选择最便宜的方式或是最快捷的方式出行。

  王正雄:拼车上快车道

  Jesse Berst说的都是非常中肯的。我想补充一点,在美国波士顿、纽约上下班也很堵,开自己私家车要选择快速道,但快速道要求是两个人以上才能上道,这两个人可能是陌生人,是通过交流软件在某一个地方两人拼一车。而中国人的车是越买越大,从小车变成了SUV,从SUV变成了越野车,这个观念要改变;欧洲人、美国人是把自己的车变得越来越小,买混合气体的车,变得更加的实际,既省钱又环保。拼车和小车自然减少了交通拥堵。

  朱振旗:最终靠智能化公交系统

  日本东京关东地区,人口密度非常大,跟中国情况差不多,但是公共交通系统非常好,很少拥堵,关键是大家出行大多选择公交系统。而中国人大多热衷于人手一车,这样再好的公交系统也会堵。所以最后还是要靠公共交通系统,再加上智能化,包括未来的智能驾驶,对缓解交通压力都是有帮助的。

  路琨:智能交通在二三线城市有效

  关于智能交通,我的观点是智能交通在大城市、一线城市基本不会起到什么作用,但在二三线城市作用更大一些。因为一线城市像北京有几百万辆车,连在一起有几千公里,没有办法疏堵,周末出行比平时还要堵,因为周末的时候车都出来了,通过技术手段也很难对这个局面有所改变。而小城市、三线城市的拥堵问题,大多是由于某些驾驶员不文明的驾驶习惯和不合理的行车路线造成的,这完全可以通过智能化引导来解决,况且三四线城市都有充足的道路选择空间。因此,我认为在不同规模的城市,智慧交通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通往智慧交通的智能驿站
智能交通能治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