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逢雨必涝逐渐演变为我国很多大中城市的痼疾,究其原因就在于城市雨水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雨水成为城市的一种“包袱”。为使我国城市在防涝减灾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在城市中实现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在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出了要大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理念。
水质性缺水困扰着多数试点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能及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可以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迁安、武汉等海绵城市试点名单的公布,海绵城市建设正在为城市的回归自然做足准备。
资料显示,海绵城市试点的城市并非像人们想象得是水资源良好且自然生态和谐的城市。适得其反,这些城市大部分属于缺水型城市,并且属于水质性缺水城市,而水质性缺水指的是城市污染导致的水资源无法正常利用。这些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正是要作为前期“开拓者”,为未来我国的其他城市建设自己的“海绵体”上一堂彻彻底底的“课”。
这些城市中,河北省迁安市位于燕山—太行山600毫米降雨线一带,人均水资源量仅436立方米,同时,雨热同期、降雨集中,一方面常年极度缺水,另一方面汛期大量降水白白流失。
此外,受上游拦蓄和调水工程的影响,本地水资源量锐减,生产生活用水主要依赖地下采水。但由于迁安工业用水所占比例持续攀高,地下水占供应水源的比例超过80%,城市自来水厂已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预计到2030年迁安的水资源缺口将更大,水资源供需矛盾已成为制约迁安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在湖南常德,城市拥有430多条大小河流,湖泊335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达到15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是全国平均的4倍多,是典型的“水乡泽国”。 然而,常德市的丰水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这些年,常德水资源在被开发利用的同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珍惜和保护,工业污染、水面养殖、农业非点源污染、生活污水等几大污染源造成了常德整体水质水平逐年下降,水质性缺水严重。
此外,如江城武汉,表面上好似不缺水,其实并非如此。武汉有时也会发生局部的水质性缺水问题,水质污染、水生物死亡。在武汉,由于工业排放,城市河湖污染严重,无法取水现象也时有发生。而由于生活、工业污水的大量增加,也给武汉带来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久负盛名的江城面临水质性缺水难题。
海绵城市建设困难重重
各种严峻问题考验着我国的决策者和城市建设者,但由于我国许多城市在前期建设中,并没有将很多基础问题考虑其中,导致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还面临着很多难点。
据了解,我国的海绵城市试点将进行为期三年的建设,这期间相关的细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等工作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中。海绵城市不仅考验着城市政策、资金的支持,还考验着规划设计、建设施工、验收考核等一系列发展环节,打造适用且经济的城市“海绵体”,切实让城市做到防涝、雨水调蓄和利用,考验着每一名建设者。
要打造好海绵城市首先需要对城市降雨量、地面径流、雨水下渗速度、管网情况等进行精细测量。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构建数据模型。作为打造“海绵体”基础工作的管网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我国城市管网的现状是‘不堵不清’,由于长时间缺乏维护和清理,普查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
此外,据了解我国的市政设计院和建筑设计院,基本上都没有接触过海绵城市的设计工作,对此缺乏了解和实践。海绵城市的构建离不开规划设计的支撑。但目前我国几乎没有具备完整海绵城市设计能力的机构。
在资金方面,海绵城市由于缺乏相应的收费支持,市场主体直接得到的收益很少,因此在采用PPP模式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企业积极性不高,即使有启动资金,后续的配套资金筹集也较为困难。
德国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值得借鉴
现今世界,德国是目前海绵城市开展最好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其城市地下管网的发达程度与排污能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在行业标准制定、地表明沟和“洼地——渗渠系统”建设上优势明显。
在德国,如果一段管网出现了问题,德国工程师会立马随手找到适用的产品进行抢修,因为在德国城市中,地下管网许多配件都符合行业标准。在海绵城市建设契机的鼓舞下,德国地下管网的产品一般都有统一的参考标准。
此外,德国所有城市如今都有现代化的排水设施,排水系统不仅高效还兼具平衡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堪称海绵城市建设的楷模。在德国,有代表性的地表明沟不仅作为下水道之外的重要雨水传输途径,还模拟了天然河道建设,并将其融入城市景观,既实用又美观。
近年来,德国开始广泛推广“洼地——渗渠系统”,使各个就地设置的洼地、渗渠等设施与带有孔洞的排水管道相连,形成了一个个分散的雨水处理系统。低洼的草地能短期储存下渗的雨水,渗渠则能长期储存雨水,进一步减轻了城市排水管道的负担。
从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我国的现状来看,要想让我国在大规模改造城市管网的基础上,完成海绵城市建设,同时全面提升人们的水资源保护意识,依然任重道远,需励精图治。